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可以使教学各方面工作得以高效运行。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的客观要求。本文在我国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学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高校
  一、我国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缺陷
  (一)教学管理应试化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把学生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以及应付考试的机器,并没有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都只是重视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谓的考试只能够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检验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管理机械化
  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理念中,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外在的物质报酬而不是因为对教育管理工作的热爱。他们认为教学管理工作就是简单地对学生成绩考核、查询、学籍管理、课程安排等一些常规机械的工作,并不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只需要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正常运行就可以了。所以,可以看出,目前的多数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还局限在传统的教学体制当中,严重缺乏现代教学管理的思想,导致教学管理模式趋于局限化、机械化。
  (三)教学管理决策的集权化
  教学管理者在做出教学制度的决策或变更时,往往都是内部几位领导讨论决定,并没有向下面的每个教学部门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类似问题都是教学管理决策集权化所带来的结果,自上而下的决策,整个过程具有严格的等级性,下级反映的情况往往很少被采纳或是传到最高决策层已经失真。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内涵及特征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它强调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最高的价值目标,个体的价值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主要指一切的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体现人性、尊重人权、满足个体的需求。充分保证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情感价值观念、知识技能等层面上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师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条件以及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的特征
  1.文化性。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不管是教学管理制度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都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不仅在制度上依靠“服务”来约束管理对象的行为,而且还必须依靠精神文化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借助管理者良好的形象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被管理者的思想、行为。
  2.激励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认知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物质满足为最低层次激励因素,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尊重则属于高层次的激励因素。“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就是要满足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得到尊重的社会需求。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途径
  (一)树立开放的教学管理理念
  树立开放的教学管理理念,指的是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实践机会,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激励机制。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及优良的学习风气。开放的教学管理理念重点在于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以及基础服务,增强学校管理体制的服务意识。树立开放的教学管理理念,根据学生个性的发展制定弹性的学习制度,建立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具体表现。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除了我们通常指的外界生态物理环境外,还包括个体内在的心理环境。除了为师生提供环境优美的外在物理环境外,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放松心态,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友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宽松的教学管理环境是推动师生主动适应环境的需要,是体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制度是“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机制得以实现的基础。有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与制度的可操作性、可行性以及是否体现人的主体地位。高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效率上的最大化。
  (四)建立柔性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柔性的教学管理体系是相对于硬性的教学管理体系而言,指通过研究个体的心理行为的规律,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把组织的思想意识观念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意识。柔性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是建立“以人为本”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途径,而数字化校园服务功能的不断普及,为实现柔性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创造了条件。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可以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辅助管理,通过信息化平台为师生解决问题更为方便,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而言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强调个体发展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教育改革及发展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章立新.略论高等学校“以人为本”办学思想的内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韩海燕.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理念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3]熊湘敏,季靖.浅析以人为本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教学管理理念[J].
  (责编 张景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544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