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心的预设和生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预设与动态生成是其核心理念之一。有效、实效、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作精心预设。预设和生成是相伴产生的,只有以预设促生成,才会让课堂更具有生命的动力,并且明智的预设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为此,教师应掌握好预设时机和预设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预设生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69
  预设和生成是有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课堂是不具有高效基础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准备,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把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没有用心的课前准备,一切精彩的生成就好像是海市蜃楼。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做好信息技术课的课前准备,从而为成就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打好基础。
  一、掌握预设的好时机
  1.在已学基础链接处预设
  新知识往往是在已学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取的。我们应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然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知识。于是,笔者每节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渴望。
  【案例1】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幻灯片设计》时,由于学生在Word中已学过自选图形的绘制、组合、旋转等知识,于是笔者预设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PowerPoint中用自选图形来修饰幻灯片。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他们不仅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来修饰幻灯片,还了解了用于底色填充的图片可以从很多地方来:来自系统自带的剪贴画、从互联网下载、Word里自己画,还可以是邮箱里的照片……
  2.在学生探究活动时预设
  学生在进行尝试操作或探究活动时,能够感受到失败所带来的痛苦,又能获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这种苦中作乐、忧中有喜的感受也是预设精彩的结果。
  【案例2】在教学《设计电子杂志封面》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笔者没有按教材上的步骤进行教学,而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纸质杂志的封面及电子杂志的封面,然后让学生根据插入表格及美化表格的方法,从网上搜索一些漂亮的图片或引用一些笔者为他们准备好的素材图片等资料,自行完成电子杂志封面的设计。这样的课堂预设不但能使学生从中享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3.在设计学生练习时预设
  精心设计有辨析性的问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突破机械化的思维模式。有效探究问题的预设,可从值得探究和可探究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因此练习内容的设计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提高题,还要有发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提供探究的问题应当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
  【案例3】教学七年级下册《文章的排版》后,笔者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以下问题:怎样设置可以使首页不出现页脚?比较在设置页眉页脚时的应用范围“整篇文档”与“本节”上有什么区别?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页眉页脚设置方法及“节”的理解。练习由易到难,并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一个又一个知识的高峰。
  4.在课程整合中预设
  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知识,拓展教学时空,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现阶段面临的一个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往往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并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案例4】社会课中的“地形”“地貌”,学生在课堂上不易理解,很难直观地让学生感受,但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就可以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如同一只雄鹰自由飞翔,足不出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观察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笔者还经常让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做成电子报刊或网页,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增长见识。这样一来,学生不再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是进行综合的多学科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深受学生欢迎。
  二、使预设精彩的方法
  1.创设情境法
  在教学中笔者主动寻找教材中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能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的亲切感,引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驱力。创设这种开放、和谐、愉快的学习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从而生成精彩课堂。
  【案例5】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搜索》一课时,笔者把教学内容换成“广西人游广西”。课前笔者先规划了自己的旅游路线,并按照该路线,保存了相关景点的图片及景点介绍。通过把教学内容带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保存图片的欲望,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意识。
  2.上机操作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生成精彩。
  【案例6】学生在制作文档时,经常会将制作好的文档随手保存在“我的文档”中。当重新启动电脑后,学生再打开刚才保存文档的文件夹,却发现刚保存的文件找不到了。此时,他们会提出很多猜测。当笔者告诉学生,其中的原因是“还原卡”使C盘受保护后,学生恍然大悟,不仅记住了文件应当保存的位置(文件要保存在系统盘之外的D盘或E盘),还明白了“还原卡”是怎么一回事。
  3.竞赛法
  基于学生好胜和乐于表现的心理特征,笔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师生、生生或小组之间的操作比赛。
  【案例7】学生学习完“修饰表格数据”后,笔者在学生掌握了修饰表格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个性课程表制作比赛。这样既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机械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在竞争中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4.奖励法
  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笔者也经常对一些肯动脑筋且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案例8】爱玩之心人皆有之,因此笔者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适当地玩一些他们喜欢的在线小游戏,只要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了这些奖励的办法,很多学生就能积极地操作起来,下定决心要尽快把任务完成。少部分对操作不太熟悉的学生也不再偷懒,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而想方设法,要么求助于老师,要么求助于同学。
  三、预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强调课堂预设的重要性,又不能迷信预设,不受预设约束,在科学的预设中体现教者的匠心。
  其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做好预设的同时,要估计并处理好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充分发挥教学机智,让精彩的预设与创新的生成相得益彰。
  再次,教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如学生遇阻时的指导者、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激发探究热情的鼓动者、学生侃侃而谈的倾听者。
  最后,教学预设要富有新意。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牵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及时抓住可能生成的精彩时刻,进行新颖别致的预设,从而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一生准备一节课。”足见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还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预想不到的后果,课堂才有了生命的活力,师生才有了智慧和创造,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才会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期而遇。因此,我们上课的教师要找准知识的基本点,看准教学的重难点,掌握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准备各种问题情境与操作练习。长此以往,我们肯定能培养出有个性、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一定能有声有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为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一起努力吧!
  (责任编辑袁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21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