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要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的中医药人才,必须改革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建议各中医药院校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更明确一些,并定期对学生开展就业导向、人生目标规划等辅导讲座,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专业学生以及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固时施教。使教学模式多样化;注重中医药人才情感道德培养,注重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关键词]中医药 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这将大大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使中医药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中医药人才,是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所关注的焦点。
  
  一、国内外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1.LBL培养模式
  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围绕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在课程上被动接受知识,这种知识灌输性学习,是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大量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一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来讲,是一种快速掌握知识的途径,在多年的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PBL培养模式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它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行为;倡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目前欧美国家以及澳洲等80%以上的医学院采用此模式。在我国,很多医学院校运用PBL进行教学改革。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其局限性为:学生缺乏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3.LAW模式
  LAW模式是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全面地考虑智商、情商、逆境商、创造商、道德商等商值在学习中的作用所制定的一套获得能力、素质、知识的培养模式。L为learner(学习者)的缩写;A为ability(能力)的缩写;W为way(方式)的缩写,包括学习与教学两个方面。LAW模式具体包括:(1)多层次、多角度学习潜力的调动;(2)启发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方法;(3)逻辑性、批判性及创造性思维在教与学中的应用;(4)重点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5)观察、思考、信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此外,国际上还流行个案学习、概念图形成、团队工作、网络学习等几种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模式。这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提出并得以初步探索和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灌输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中仍未有较大的改变,高校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仍不尽如人意。
  
  二、改革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定位要明确
  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中医药人才,实现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服务社会。高等中医药院校设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不同的教学层次,并设有药学、中药学、生化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很多不同专业。尽管各院校、各层次、各专业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很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有的学生甚至一直到毕业都没有弄清楚自己所学专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有什么特点,就业的方向、形势如何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很迷茫。因此,笔者建议各中医药院校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更明确一些,而且应定期对学生开展就业导向、人生目标规划等辅导讲座,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
  2.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定存在局限性,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专业学生以及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使教学模式多样化。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有机地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既不可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所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学以致用。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外,更需要不断地用丰富的现代学术理论、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对学生的培养、教育的发展起到引导、推进作用。学生如何适时地改变学习方法,适应多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来保持知识的衔接和拓展、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呢?最关键的是解决思想问题。思想决定行动。
  3.注重人才情感道德培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到《伤寒杂病论》,结合《易经》,强调用哲学的观点辩证地分析人身体的变化。千百年来,中医药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近代以来,由于西医的盛行,一些人对“中医科学性”提出怀疑、“否定中医”,影响人们包括中医药院校学生对中医药的信心。因此,我们应重新树立对中医药的信心。建议各院校开展宣传热爱中医药的各项活动,如请名家进行讲座,在校园各处增设体现中医药辉煌历史的展板等等。另外,中医药院校的教师首先要热爱中医药、相信中医药,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只有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才会不断地深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对中医药发自内心的关注和热爱,才能对中医药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
  中医药教育一向强调“欲为医,先做人”、“传道修身,悬壶济世”。教学中,可引用名人故事,与学生探讨人生价值,教育学生淡泊名利,格物致知,潜心向学,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4.注重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早期的老中医、中医药学者苦心研读经典古籍,出口成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代的中医药学生却对医学古籍了解甚少。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永恒主题。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源泉与基础。失去了古老文化蕴藏能量的支持,其发展和创新将无从谈起。在教学中应将“勤求古训”作为教育理念,强化对中医药古籍学术思想、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继承。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中医药事业,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创新,注重学科的交叉,跟踪学科的前沿发展。只有把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才能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7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