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研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分析和思考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些问题,并在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地位的认识、增强政策执行力、加大投入和加快发展、突出“农村”特色与留住人才、加强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郭文富(1986-),男,山东临沂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和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9-0053-03
  
  十七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这一重要方针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是未来几年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协调农村职业教育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在当前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重要历史阶段,研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分析政策的利与弊,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力地支撑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项有益且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开始了从恢复地位到进一步加强的发展历程,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也注重继承性与创新性,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一)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1991年国务院的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燎原计划”,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注重发展面向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专科教育,积极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最近,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深入,农村职业教育在政策中的重视程度逐渐在加强。
  
  (二)逐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教育投入的“两个增长”原则。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多渠道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并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得到法律的确定。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重点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并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三)强调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的特色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1991年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重视办好直接为农林牧业服务的专业,专业设置要适应农村经济需要和农民生产经营体制。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行“绿色证书”教育,培养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要求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2008年10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强调要“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农村特色以及为农服务能力。
  
  (四)逐渐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城镇人口进行的,农民教育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技术而进行的。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农村要重视办好直接为农林牧业服务、特别是与发展粮棉油生产有关的专业,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其他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农村职业学校应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为主的办学思想,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可见,在职业教育中很少强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也在采取措施逐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问题。2001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要求各地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工作。由此,职业教育加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二、相关问题分析与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总的良性政策的指导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气象,但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政策中予以引导,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很多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仍然认识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够
  当前政府教育成败的评价标准往往是重点中 学、重点大学的升学率,并且已成为百姓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自然退居次席。尤其是在农村,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急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便跳出“农门”,因此会导致更加不重视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的价值观偏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不高
  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需要更好的执行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政策本身的效力问题,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没有强制性规定。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操作性不强,亦没有配套的执行性法规。其次是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者的价值观偏向问题,若政策执行主体出现价值观错位,执行可能就成为简单的应付和摆设。例如为了满足大部分农民子弟的升学愿望就着重发展普通教育而忽视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再次是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监督问题,监督的缺失或不力也会使政策执行失去约束的力量。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条件与优质资源相对不足
  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偏远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职业教育得到外来投资的机会较小,而农民自身又缺乏自我投入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是目前,扩大规模与办学条件不足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职业教育的教学公用经费比例逐年下降,如1996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232.77元,2000年下降为214.9元;职业教育总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也在下降,1996-2000年的5年时间内,二者比例由11.67%下降到10.59%。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相应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工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导致人员流失严重,优质师资队伍不愿到农村任教等。
  
  (四)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农村职业教育的“农村”特色不够
  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农民更愿意出去“闯省城”,很多人选择农村职业教育、选择涉农专业是因为他们看重优惠措施,以方便跳出“农门”。另一方面,很多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在萎缩,此类专业生源不足,学生大都不愿读,也就更加导致了“农村”特色不足。
  
  三、可供选择的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把农村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
  首先,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高度重新审视,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来支撑农村的发展。其次,在目前以农村职业教育建设为重点的重要历史时期,要鼓励职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尤其是示范院校,假如每个院校都有项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不仅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凸显出来,而且也将大大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另外,要完善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对农民的培训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用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
  
  (二)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
  要解决政策的执行效力不高的问题,首先制定政策时也要从实施的角度考虑,考虑政策的过程,使农村职业教育政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包含制定――实施――检查――评价的动态系统。在制定政策时,要综合分析影响政策的环境因素,与政策制定者的价值相关性等:在实施过程中,要增强政策透明度,加大宣传力度。考虑农村受众的接受水平,政策要简单容易理解,使政策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而得以完全贯彻:在检查过程中,要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对失职行为有强制性措施。另外管理机构要与检查机构分离,否则,检查可能流于形式;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正确认识政策执行情况,以指导今后发展的方向。
  
  (三)增加经费投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 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施免费的决定;加大专项投入,强化政策导向,例如用中央财政的投入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制定办学标准和经费投入标准,有效地下发和使用财政投入。
  2 加强农村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依托中小学,形成县、乡、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和推广网络。
  3 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计划,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四)进一步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农村”特色,加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增加涉农专业,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机制建设中融入“农业”要素,例如学校打破惯常的寒暑假制度,以农作物的时令安排教学工作;融入行业要素,例如,变革校园形态,使其更加具有农业文化气息,重视关注国内、国际上行业标准的新动向,及时反映农产品的新标准等。
  加强农村改革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宣传力度,在当前经济形势和扩大内需的情况下,农村是一片改革的乐土,号召青年人才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一展才华。农村职业教育在此环境中要有所作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在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撑、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增加优惠措施,对愿意“留下来”的和选择涉农专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措施。
  
  (五)加强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布局调整,逐步建立两类运作体系,一种是如上所述突出其“农村”特色,增加涉农专业:另一种是提高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这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城市职业院校的帮扶共建以及行业企业的参与等,建立以就业技能培训为主,包括个人素质、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及培养体系,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以及内容丰富的教育,从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93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