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新课改以来,“对话”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早已为人们所认同、接受。但如何实施“对话”,如何探索实施“对话”的有效途径,好何营造“对话”的和谐氛围,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 隐性对话是显性对话的前提和准备
  
  如果说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显性对话”,那么课前师生的研读、预习、准备,就是“隐性对话”。“隐性对话”是“显性对话”的前提和准备,“显性对话”是“隐性对话”的印证和提升。因而培养“隐性对话”的习惯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说的“隐性对话”,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与作者对话
  作者创作文本,都是在特定时期的特定阶段,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艺术处理的方式传递给读者的创作冲动,然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把它凝定下来。因此,解读作品离不开对作者立场和观点的把握,使自己的理解不致于滑出作者所预设的轨道和所允许的伸展的空间。阅读者要真正设身处地,消除时代隔阂,去聆听作者的心曲,叩问写作意图,以感受作者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个人气质、审美心理及艺术才华,从而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如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写于上世纪30年代。解读这篇小说时,我们不仅要联系作者所处的上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和湘西地区的区域背景,而且要注意作者的写作动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这部小说是沈从文面对堕落的都市文明,寻求理想社会人生的一种表白。小说融入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有着美化和理想化的倾向。在他笔下,湘西的青山绿水和原始民风充满着善意和谐,体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所展示的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朴善良,才能品味到小说所富有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也可以明白沈从文唱出的不仅是少数民族的心声,而且是包括他在内的旧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
  
  2.与编者对话
  教材的编写者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文本所提供的可能性的认识,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理念或训练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要对作者创作的文本或作节选或作修改,或放在不同的框架体系中。语文新教材中,单元的排列大都自成一个体系。一般说来,每一个单元,前面有单元提示,重在说明单元学习重点,后有单元小结,重在指导相应的阅读方法。每篇课文,前有阅读提示,课下有题注和重要词语解释,文后配有反馈练习和相应文学常识资料。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助读内容,全面了解编者意图,通过条分缕析、细致揣摩、质疑探源、旁征博引、查漏补缺、拨乱勘误等过程,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坚定地构建阅读的认知结构。
  
  3.与文本对话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这也是“对话式”阅读要落实的中心。这一个中心环节,往往需要经过阅读、感知、领会三个过程来完成。通过阅读,走进文本世界,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感觉、初步的印象和大概的了解,即感知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领会文章主旨、理路脉络以及富有特色的表现手法,获得情感共鸣。
  对大多数作品,我们可以采用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即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的感知。感知尽管只是初步的印象,但往往“先入为主”,感知是否准确,对于进一步研读文本有重要影响。而领会通常表现为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也,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渔《闲情偶寄》)“作者立言之本意”即文章的主旨,它是文章的灵魂。领会文章的主旨要顾及文章内容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肤浅化。
  例如《荷塘月色》,阅读时注意几处关键的文字,“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从而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试图在理想和现实相碰撞的矛盾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和寄托,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独处”,“独处的妙处”就在于可以和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保持某种距离,从而避开干扰,冷静地思索,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想毫无拘束地自由驰骋,可以享受回忆和遐想的愉悦,感受到宁静高洁的心灵美,在自己营造的“另一世界”求得精神的超脱与解放。
  而《邓稼先》一文,则要重点理解“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和“我不能走”这两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部分里体现了冷静的分析,对这两位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功臣,作者不是作简单的褒贬,而是相辅相成,既充分肯定了奥本海默,更由衷表达了对邓稼先的敬仰。“我不能走”这部分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杰出代表人物邓稼先的那种深埋心底、撕解不开的情绪,从而知道作者是怎样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和评价邓稼先的。
  隐性对话,需要时间,需要习惯,需要兴趣,需要方法,更需要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主动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显性对话”的层次和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 实施显性对话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科学设计课的结构和教法,实现“民主平等的对话”
  (1)课的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文本的教材既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范本和示例,又是教师组织教学、传道授业的凭借和依据;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欲在这场对话中牵线搭桥,游刃有余,必须立足于文本,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要充分理解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原文本语言作为这种思想和情感的载体的作用。文本千差万别,课的结构也应富有变化。教师应因文而异,课前精心与文本对话,科学地设计课的结构与教法,而不应该简单地采用“师问生答”“强问惧答”式的“对话”。以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抹杀阅读主体的审美个性,制约学生审美潜能的开发。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辐射式”,抓住全文的中心词或中心句,并以之为内核,逐层辐射至文章的各个环节。
  还可以采用“串珠式”,拎出一篇课文的主动脉,牵一动百,进而串起一个个鲜活的“图景”。如《项链》,我们可以抓住“激动惊喜地借项链惊惶之中丢项链东凑西借地赔项链意外得知是假项链”这一脉络。而《荷花淀》一文,则可抓住“夫妻对话”“寻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片断进行教学。
  (2)课的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授课的方法应不拘一格,有的课文可以由老师主讲,传授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如《故都的秋》;有的可以由学生小组备课,让一学生主讲,其余辅讲,全班评析,教师点拨和补充,如一些课内自读课文《悼念玛丽•居里》、《读海》等。而课外自读课文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课外阅读,然后带着结论和问题进入课堂展开全方位的对话交流。
  
  2.抓好“小组讨论”,体现合作探究精神,精心设计讨论题
  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小范围的“对话”形式,其优势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为不使其流于形式,教师应有充分的预见性,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师生应关注“目标”,聚焦“问题”,让“问题”成为讨论的原动力,使之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问题的设计应符合“发散以求活,变换以求新、探幽以求深”的原则,使所设论题成为解决文章的关键、点燃文本的亮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动探求者和精神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是居课堂学习中“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他虽不是权威,但他却有责任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是合作者、引导者、调度者、点评者、小结者,而不是简单的观望者、旁听者,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评说者。
  
  3.积极思考、努力实践,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对话”方式
  小组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话”方式,却并非是唯一的方式。教师应该努力研究教材、教法,科学设计课堂结构,思考形式多样的“对话”方式。学生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融入课堂,实行“对话”。
  只要因教材而设,行之有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对话”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总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只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行动起来,按着这一要求积极探索,那么“对话”的实施是完全可能做得越来越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取得显著成效的。
   (责任编辑 关燕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73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