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盖斯凯尔道德小说中的唯一神教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研究对象为英国女作家盖斯凯尔的作品《露丝》,探讨了维多利亚时代堕落女性的救赎历程,分析了唯一神教对于主人公的救赎作用,展现了工业革命背景下女性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盖斯凯尔;露丝;维多利亚时代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Cleghorn Gaskell,1810-1865)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小说家,她关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命运,其作品从不同层面勾画出工业革命背景之下女性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她的社会道德小说有三部,分别是《玛丽巴顿》,反映了当时激烈的劳资矛盾;第二部为《露丝》,主人公露丝为失足女性,是一部以失足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其出版另当时的整个英国社会为之哗然;第三部为《南与北》,主人公为南方女孩玛格丽特,该小说不仅反映了地域上的差异,当时的南方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北方则主要依靠工业经济,小说也展现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冲突。
   一、唯一神教思想对盖斯凯尔的影响
   唯一神教思想深刻的影响了盖斯凯尔的小说,这与盖斯凯尔的家庭氛围息息相关。盖斯凯尔的家人都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他的父亲是唯一神教的一名律师,母亲也是虔诚的唯一神教徒。虽然在盖斯凯尔一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但她还是在姨母家度过了幸福的时光。她的丈夫也是唯一神教的牧师。
   唯一神教的家庭氛围深深的影响了盖斯凯尔的文学创作。她深刻的理解唯一神教的基本精神,即人是可以被改变的,也是可以被救赎的。尽管盖斯凯尔并没有明确的表明唯一神教主张,但唯一神教思想体现在盖斯凯尔的小说中,尤其是其道德小说。唯一神教思想是她小说创作的基础,给予她不可替代的启示作用,也是更好的理解盖斯凯尔的基础。与英国国教不同,唯一神教没有具体的教义的,唯一神教强调要坚守理性和宽容,并且始终相信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
   二、露丝的救赎之路
   在社会小说《露丝》中,盖斯凯尔展示了中产阶级女性露丝(Ruth)失足的内因和外因,并描写了她艰难的救赎过程。维多利亚时代,对于失足女性非常残忍,社会没有给与这一人群以应有的同情和帮助,盖斯凯尔对这种社会体制非常不满。《露丝》中本森一家人帮助露丝走上了救赎之路,为了使露丝重新融入新的社区--埃克莱斯顿,本森一家帮助她假扮寡妇,取名为“旦拜夫人”,并且幫她准备了寡妇的服饰,包括旧的婚戒、黑色的丧袍,以及两顶寡妇帽,这一切成功的帮助露丝建立了寡妇的身份,使露丝重新融入了该社区,也为露丝能够走上自我救赎之路打下了基础。假扮寡妇的谎言反映了盖斯凯尔的宗教观,盖斯凯尔相信出于善意的谎言一定会得到上帝的原谅。本森一家人的善良是露丝寻求幸福的基石,而且本森一家的善良也一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给予露丝最初的温暖呵护。但本森一家的善意并没有使露丝获得真正的幸福。说真话是一种责任,谎言总有被戳穿的时候,当谎言被戳穿的时候,露丝不得不面对其带来的尴尬和痛苦。只有通过自我救赎,露丝才能完成这个救赎的过程。
   三、露丝的成长之路
   由于失去贞洁,露丝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折磨,但是在本森一家的帮助下,不断融入新的社会,使得露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并不断忏悔、不断觉醒,开始追求自我价值,并且不断成熟。在本森的指导下,露丝开始接受和学习知识,布莱德肖非常欣赏露丝,并且雇佣露丝为自己家的家庭教师,实现了经济的独立,同时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重新拥有了自信,所以即便后来假扮寡妇的谎言被戳穿之后,露丝也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同时,与当年受到诱拐失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当年诱拐她的贝林汉再次出现,并向她求婚时,露丝理性的分析了贝林汉的目的,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她没有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俗,嫁给诱拐他的贝林汉,而是毅然拒绝了他。露丝在这两件事情中的抉择足以证明她的自我救赎和不断成长。虽然身世被揭穿之后,露丝受到了人们的唾弃,但露丝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后来成为了一名护士,小镇瘟疫爆发之后,露丝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小镇人民的谅解和尊敬,从而真正实现了自我救赎。
   《露丝》这部小说向人们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失身女性的刻板和无情的态度。在唯一神教的影响之下,主人公露丝获得了外部的帮助和个人的成长,最终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但受时代的限制,露丝最终的命运依然是死亡,作家对露丝是同情的,对于她的自我救赎是支持的,但盖斯凯尔也无法完全脱离她所生活的时代,最终露丝的命运依然是死亡,小说也完成了教化社会和净化社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胡慧.个人成长和道德救赎:盖斯凯尔小说《露丝》中失身女性的心路历程,英语广场.2017年4月
  [2]甄艳华.博士论文:《道德困境与个人成长:盖斯凯尔社会小说中女主人公心路历程》,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6月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5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6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