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错误”放飞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要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变换题中的条件或问题,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等方法,打破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紧箍咒”,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关键词:开放性;问题;放飞思维
  在学习了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问题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甲乙两地相距10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小红每分钟行80米,小明每分钟行90米,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做法?(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
  生1:我的是算式1000-(80×5+90×5)
  生2:我的做法是1000-80×5-90×5
  师: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3:我的解法是1000-(80+90)×5
  师:这几种做法,同意的同学请放手。(同学们大都放下了手)
  我刚想继续下一道习题,忽然发现聪明但却不善言辞的丛××(生4)把手举了起来,又放下了,似乎有话想说。
  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4:我……我觉得这道题的题意不大清楚。(同学们大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
  师:(微笑地)哪里不清楚?说说你的看法。
  生4:我觉得,这几种做法只有当两人从两地相对而行时才对,可这道题中没有说两人是从两地向哪个方向行的……(他将“相对”一词进行了重读)
  師:(我对着黑板仔细一看,哎呀!出题时我本想写“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出发”,结果把“相对”这个重要条件漏写了。我犹豫了片刻,刚想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又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道非常好的开放题吗?何不将错就错,一题多用,我不禁心中暗喜。)
  师:这位同学特别善于思考!他独特的想法,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请大家再想想看,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除了“相对而行”外,还可能有怎样的情况呢?又该如何解答呢?先独立想一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时激起千层浪。顿时,同学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投入到探究中。一段时间过后,我们进入了热烈的辩论之中。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大家一定有很多新的想法。下面我们召开“交流会”,大家当小记者,认真倾听,如果有疑问,可以随时举手提问。
  生5:我认为小红和小明两个人还可能是背对背地行走,这时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应该是1000+80×5+90×5。
  师:你能和同桌上来演示一下吗?(我把他俩请到了前面,经他俩这么一演示,同学们在笑声中很快就理解了这种解法。)
  生6:(迫不及待地)小红和小明除了相对而行、相背而行以外,还可能是向同一个方向行走的,这时列式应该是1000+80×5-90×5。
  还没等我说话,又一个同学站了起来。
  生7:他(指生6)说的是小红在前、小明在后时的算式,还可能是小明在前、小红在后,这时的列式应是1000+90×5-80×5。
  师:说得真是太精彩了!来,你们俩(指生6和生7)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两种情形。(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二人高兴地走上了讲台。)
  本以为争论该结束了,没想到生4又一次站了起来。
  生4:我觉得当他俩所走的路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我的感悟】
  我为学生精彩的回答所感动,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而感叹。同时,也庆幸自己及时地抓住了这个“错误”资源,才有了这意料之外的精彩。可见,在练习课中,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是何等重要!试想,课堂中如果我将题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学生的个性怎会得到张扬?思维又怎能得以激活?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多数学生都习惯于按题型套老路去做题,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度思考。这种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瓶颈”,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引导、提升、突破。
  我认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练,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不只满足于一种方法。当有的解法老师没有想到或不确定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要在课下听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变条件或变问题、变叙述形式等方式,将进一步题变成两步题、三步题,向深度、广度发展,这样可以孕育后续知识,培养学生的潜能,而且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的灵活性都会得以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条件型、策略型、结论型、综合型等不同形式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打破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紧箍咒”,提升学生思维的选择性、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习知识的发现者、问题解决的研究者,让他们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