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类文对比 比出灵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类文比较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好重点,突出要点,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它以中心词“发现”为基点,兼顾众多学生,引领学生在课堂阅读中进行深层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重塑语文课堂的灵动和精彩。
  【关键词】类文 比较阅读 对比 学生 探究
  目前,群文阅读兴起,大语文观、大阅读观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关注。但由于课堂的容量大、内容广,很多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在课堂的海面上就会出现一些蜻蜓点水的现象,未来得及细细欣赏便已成海市蜃楼,不可触摸。渐渐地,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对阅读的探究兴趣不再浓烈,导致精彩步步缺失。
  如何点亮语文的阅读课堂?对此,我们不断琢磨,不断尝试。我们认为,类文比较阅读的探究新模式,能让课堂重新焕发蓬勃的生机,真正地实现“以每个学生为本”。类文比较阅读模式,是教师发展“让学”,让学生有大块时间自己读、自己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好重点,突出要点、突破难点,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它以中心词“发现”为基点,兼顾众多学生,引领学生在课堂阅读中进行深层思考。对类文进行比较阅读,大大激发了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重塑语文阅读课堂的精彩和灵动。
  一、对比类文,解析文章写作特色
  进入高年级,有些课文简单易懂,教学起来味同嚼蜡,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不浓。如五年级上册第12课的《伊索寓言》中的三则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乌鸦》。如何打破常规教学,在阅读课堂中教出精彩?笔者就放手尝试了类文对比教学。在解决课文生字词障碍后,让学生对这三篇寓言故事的文章结构进行探究性发现,同中求异:三则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细读课文,引发深层思考。他们很快发现,主人公、表达内容都不同,但都是以“說谎”为主线引发的一系列故事。那么,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谎?为什么要说谎?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故事内容进行概括训练,进一步琢磨故事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快发现了寓言故事的写作结构是故事加道理的模式。发现文章写作特色后,乘胜追击,再拓展一则寓言《蚂蚁与屎壳郎》,进行类文学习,并在解读故事内容后,巩固文章结构特点的仿写,给这则寓言加一条简单明了的道理,让学生创编寓言故事。这就让本来平淡的寓言故事课堂,增添了许多生趣。因为探究了一两个对比教学点,学生在课堂创作中兴趣盎然。
  二、巧借类文,探究人物精神品质
  写人记事类课文中,探究人物精神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人物精神品质的体悟,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扣住关键字词,进行细究,谈出自己的体悟,从而对人物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但在课堂中,能够有这样的领悟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这样的品析是无能为力的。如何提升这一部分学生的品析能力,同一主题类文的出示,将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一)古今文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年级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带领学生领悟禹治水的伟大壮举以及禹为大家舍小家的伟大精神。在教学时,仅仅抓住文中描写语句“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仔细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很多学生都只能领悟到禹治水的艰辛,令人敬佩,但还无法理解禹的伟大。教学时,巧妙运用同主题小古文《大禹治水》,联系当时的治水背景,抓住禹科学治水这一伟大创举,出示古文:“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ei,修筑河岸)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学生通过解读小古文的内容,了解当时禹与父亲鲧治水的不同,通过父子俩治水方式不同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治水这一概念的认识,从而提升禹的人物形象,理解了禹伟大的另一深层含义。让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浅尝辄止学习小古文,引发他们对古文学习的热情,点燃他们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探究之火。
  (二)课内外对比,人物品质了然于心
  进入高年级,很多学生在品析人物品质方面的难点并不是无法理解人物优秀的品质,而是找不准人物的中心品质。课堂上,我们教师常常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但在多元解读后如何教会学生提炼中心,这是一大教学难点。在课堂阅读中多进行类文对比阅读,就能对这一难点发挥拨云见日的助力作用。
  执教五年级上册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课堂上我们围绕一个“爱”字,让学生展开讨论,组织教学。很多学生都能从高尔基信中对儿子说的那段“‘给’永远比‘拿’愉快……”话语中体会到一位父亲对儿子语重心长的教育,但部分学生在阅读中还是稍有困惑,这份爱与众不同在哪儿?无法感受到文章的主旨——高尔基的“教子有方”,即一位父亲在教育上的智慧。
  在带领学生初步领悟课文后,教师引入类文——一篇课外阅读《拒绝洗衣服的母亲》。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同样是富有智慧的教育。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自立,半夜偷偷洗儿子洗过的衣服,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促使儿子逐渐学会自立的感人故事。两篇文章比较阅读,让学生体悟什么叫“教子有方”。那是一种智慧,那是一份用心,更是一种令人感动于心的情感教育。但两篇文章又有不同,母亲和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是有所区别的,父亲的心胸更宽广,希望儿子不要仅有小爱,更要有大爱。母亲的心思更细腻,希望儿子在独立和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有自信,温柔至极。在探究两篇文章异同点的同时,逐渐让学生领悟到什么叫人物最中心的品质。
  三、鉴赏类文,品味特色向读学写
  毋庸置疑,课文阅读课上积极向读学写,能够让学生收获阅读与写作的双赢。但如何有效利用向读学写的点,一直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度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模仿写作句式只是向读学写的表象,而真正需要我们学习的是作者独有的写作特色。这样的“依葫芦画瓢”才能画出“葫芦”的神韵,才能让学生的向读学写写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五年级下册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第13小节,萧红的语言表达是极其富有特色的。文中,作者连用三个“就像”,把“花开、鸟飞、虫鸣”写得有声有色;连用六个“愿意”把“倭瓜、黄瓜、玉米”等这些常见的植物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其实,在《呼兰河传》这本书中,还有好多这样“萧红式”的语言。“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提炼书中语言进行对比阅读,品出语言特色,推着学生从一篇课文走进了一本书,又让学生沿着语言特色这条道路去大胆创作,触摸领略写作精彩之道。
  叶圣陶说:“阅读要达到真正地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笼统看一两遍,绝不会真正地理解。”在课堂中多多尝试类文比较阅读,就是意图通过不同路径,让学生看了一遍又一遍,体会更深刻,感悟更浓郁。课堂中进行类文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领学生寻找到习作和阅读更佳的方法。初次探究类文比较阅读点,无法一一赘述,但只要我们教师大胆尝试,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强化训练点,学生必然会在对比阅读中学有所得,练就课堂的灵动和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2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