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埃航遇难女生遭人身攻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157人、飞往肯尼亚的波音737 MAX 8飞机失事,机上无人生还,其中包括8名中国公民。在遇难者当中,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大四女学生,此次是和朋友相约前往非洲旅行,观看长颈鹿。她还有两个月年满22岁,生命之花尚未绽放便无声凋落,引发了不少人的无限哀思。
  但事情的走向让人始料未及,先是遇难女生的微博账号、学校、照片被曝光,之后还有部分网民涌入死者微博恶语相向:“当我看你住着几千块钱一晚的酒店,每天锦衣玉食,看个长颈鹿要去、而且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亚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同情不起来。”“家里有钱,你满世界地炫耀啥啊,这下好了,下辈子注意点吧。”3月12日凌晨,微博管理员发布社区公告,称已关闭了12个发布人身攻击内容且情节恶劣的账号。
  死者何时能安息
  围观罹难者微博的事情总是伴随着争议。社交平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人社交领地,像微博这样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平台,用户发布的信息所有人都可见。社会学理论认为,凝视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但当网友一窝蜂涌入死者微博主页,手指上下滑动浏览其所有微博时,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其个人隐私的侵犯——遇难者的素人身份不再,却也绝不是公众人物,但隐私内容卻被大众用对待明星八卦的方式对待。而且网友经此围观后还难免评判死者生前的生活,包括样貌身材、家境甚至个人感情。一来二去,对死者的悼念就变了味,也不乏心怀恶意之人说出对死者不敬之语。
  记得之前的某次事故发生后,遇难者家属就要求微博注销遇难者生前的微博账号,这不失为一种保护死者隐私的方式。意外发生,最难过的莫过于遇难者的亲属,任何有关遇难者的网络言论都可能异化成能戳他们心的刀子。微博平台方面掌握着所有用户数据,要想找到某位遇难者的微博账号易如反掌,如果平台能在第一时间与遇难者亲属取得沟通,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及时注销账号,或许能更好地保护死者及其亲属。而对于广大吃瓜群众,要明白好奇心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该被满足的,如果对死者进行人身攻击同样会遭到处罚。尊重遇难者,管住窥私欲,用理性的方式哀悼,让逝者安息,如此才不枉为生者。
  人身攻击埃航遇难女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吃“人血馒头”的故事在舆论场上不知上演了多少轮,有人痛失至亲,有人却能借此在社交场上掀起一次又一次邪恶的集体狂欢。这里的“恶”有两层,一层是曝光隐私,将逝者过去的生活一一展露人前,毫无半点对生命与死亡的敬畏。如果逝者“不幸”是个妙龄少女,有点私生活的“花边”,则更容易被嗅觉“灵敏”之人捕捉,推上道德的审判台反复吊打。另一层则是对遇难者生活方式的仇视。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你年轻、漂亮、住得起几千块一晚的酒店,就意味着你的人生充满原罪。那些“喷子”的愤愤不平,究其根本,还在于人性中的仇富心理。
  生命皆可贵,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但生而为人,我们要葆有对同类的起码的尊重。同情,源于人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复杂社会的基础。仰赖于同情,我们才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形成最起码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形成最基本的法律和规则。但道德原则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痛骂那些毫无同情心的网友,表面上很解气,却也于事无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人性中的同情心蒙尘,只留下了嫉妒、仇视、冷眼旁观,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但无论如何,那些深陷困顿、心有不忿,便转而向遇难者“开炮”的人,都只是个懦夫。而打着“绝对公平”的旗号,罔顾人性人伦底线的行为,也令人不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3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