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多种语言文化环境下广西壮族大学生英语习得的迁移状况及教学策略研究

多种语言文化环境下广西壮族大学生英语习得的迁移状况及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习得和迁移理论,从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深入分析壮语、汉语、英语之间的迁移状况,并提出以迁移规律指导壮族地区英语教学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壮族;英语习得;迁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8-0093-02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种语言文化交融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全球化时代的特色,更是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内涵深化和自我发展、更新能力提高的驱动力。多语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在语种关涉上表现为民语、汉语、外语的生态分布格局,这三种语言间的相互迁移影响和作用成为影响多语者三语习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外学者们通常从语言的迁移、推论、转换等角度对此进行研究。
  二、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三语习得与语言迁移
  迁移是语际间母语对目标语或原有语言对后来的语言的影响作用。从类型上看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是指目标语和母语由于具有相似之处而促进目标语的学习,反之则为负迁移。零迁移是指母语和目标语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而对目标语的习得没有任何影响。语言迁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的研究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其对比分析太过于简单,忽视了学习者自身因素的作用。中介语时期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强调认知心理学的习得观。当前的语言迁移研究则在认知科学观的基础上,结合了社会、心理等因素全面深入地探讨迁移对习得的影响。以此为基础,Pienemann提出了语言可加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语言加工能力对迁移和习得的作用[1]。
  在多元语言文化环境中,迁移在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当目标语处于弱势,多语者的背景语言就会处于被激活并相互竞争的状态。选择一种语言会使其他语言被激活或潜伏,多语者会从目标语或激活语中寻求语言信息,最后阶段会转向依靠潜伏语言。对壮母语学生而言,壮语、汉语都对英语习得产生巨大的影响和迁移作用,而且多年来在壮、汉族语言文化的环境中已经形成自己的壮语和汉语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和习得过程中不仅存在壮语、汉语、英语三者间的双语正向迁移、双语逆向迁移,也存在三语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研究表明其语言迁移对语言的各个次系统会产生显著影响,例如语义、语法、语音、修辞、句法等。因此,壮族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迁移状况和影响更为复杂。正确促成其正向迁移,避免负迁移,掌握迁移规律对提高壮族地区英语教学能效和水平有极大现实意义和作用。
  三、壮、汉、英三语迁移研究
  1.语音迁移。从语系归属看,壮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为印欧语系,两者在音素上有巨大差别,如清浊音、尾音等。壮语对汉语和英语都有较为显著的语音迁移,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壮语音系中送气音的缺乏。例如送氣辅音,壮母语者很难区分b和p,t和d,k和g等等,这是壮语的入声30在阳入调时韵尾的变化,因此壮语有108个韵母、九个声调[2]。风靡一时的“蓝瘦、香菇”这一“梗”就是壮语音迁移的典型例子。例如“k”在汉语和英语中是送气和爆破音,而壮语中则为不送气和塞音,造成了壮语者“like”发成“lie”。相对而言“g”在英语中是不送气的浊音,而汉、壮语中没有用清浊音区分“k”和“g”,造成“g”音在壮、汉语的双重迁移作用下,发成了清音和塞音。
  2.词汇迁移。壮、汉、英三语的词汇体系和用法都较为复杂,三者间差异巨大。产出三语词汇的时候,一语、二语处于激活状态,多语者就会从激活语或目标语中寻找相关词汇,最后阶段会转向依靠潜伏语言。根据语言可加工理论,在语言习得的初始阶段,提取词条时词汇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而通过加工程序形态的变化就产生了,引起词汇迁移。笔者的课题小组在对本校壮母语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倾向于借助壮语、其次是汉语的语言知识来习得英语词汇,不仅造成语义、语用知识的词汇负迁移,更造成已有的思维方式的负迁移。最常见的错误有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使用、动宾搭配、动词和副词搭配、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词性混淆和误用等等。在学生的写作中常出现类似“book interesting”、“teacher kind”、“read book is my hobby”这样的错误表达。其次,过度使用在壮母语者英语学习中也很常见。受壮语和汉语思维影响,壮母语者往往将动词的使用扩大化,覆盖了英语中名词的使用范畴,例如“He sings quite well(He is a good singer)”、“He is like the movie(He likes the movie)”等。
  3.句式迁移。壮、汉、英三语的句法结构相差巨大,迁移错误也较为严重。(1)如前文所述,壮语的修饰语后置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与英语的后置定语和状语的用法一致,造成学习者在主观意识上缩小了语言距离并引起负迁移。(2)英语中的复合句、独立主格结构、虚拟语气和非谓语的用法等都是壮母语者最难掌握的部分。壮语和汉语中单一句型用法较为常见,相对作为目标语的英语而言,壮汉语就属于无标记类型。也就是说,此时英语的标记性比壮语和汉语强,壮母语者往往对有标记的句法规则存在认知困难,阻碍了英语知识的习得。笔者的课题小组观察到壮母语者在写作时无法驾驭长句和复合句,就按照母语和汉语语言习惯任意排列堆砌词语,造成句式结构顺序混乱的情况。(3)英语强调主语,壮、汉语突出主题,某些时候可以略去主语。
  四、基于三语习得和迁移研究的壮族地区英语教学策略
  根据本课题小组对广西民族大学等民族地区院校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壮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应探索多种语言文化环境中语言迁移的规律,以三语习得相关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策略研究。
  1.结合运用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进行语言文化间对比分析。首先,在从壮语、汉语到英语的中介语学习动态过程中,可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强化学生的多语间对比分析能力,找出三语共性、差异,避免负迁移。通过语际对比不仅使学生习得显性语言知识,更能引导学生反省自身的壮语和汉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增强语际语言意识,通过显性教学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和元认知策略,有效发掘少数民族学生对第三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及认知的优势。其次,为学生构建多元文化生态习得环境,强化多元文化的可理解性输入,在浸入式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其文化导入,以隐性教学强化学生文化交际能力。   2.以语言可加工原则指导教学。正如本文前文所指出的,Pienemann的语言可加工理论为我们明确了语言迁移与多语者的语言加工能力的密切关系。在本课题研究中,笔者发现,壮母语者在具备了一定语言能力的情况下,其迁移的语言次系统、迁移行为和现象特征变得更为显著,研究者才更容易找到其迁移规律,从而对迁移做出准确预见和判断。因此,在教学中,应按照壮母语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根据其语言认知和加工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步骤计划。
  3.构建符合壮母语学生英语习得特点的民族地区多元化课程教学体系。以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为例,本校利用背靠东盟各国的区域优势和发展契机,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需求,建立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壮族与很多东盟国家在地缘文化和语言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可以以语言正迁移促进多语能力发展。据此本课题组尝试开设了以多元语言文化对比为基础的人文通识课程教学版块,其中包括了壮族文化赏析、东盟社会文化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比等课程,以此建立起语言文化间的桥梁和纽带,形成民族文化、汉语文化、西方文化、东盟文化“四位一体”的文化教学模式和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4.跟据壮母语学生英语习得特点培养正确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壮母语学生词汇搭配及正确使用的意识,使学生在课内及课外自主学习中有意识地通过背诵、强记等方式在大腦中积累词汇和语言知识搭配形成的预设语块,以语言固有的构块为单位来学习。通过语块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模拟习得本族语的语言自动生成模式,强化英语语言生成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同语码间的转换及解码压力大为减轻,避免了语言规则提取运用这一过程,从而减少了语言间负迁移引起的错误。
  结语:多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广西壮族地区三语习得及教学具有独特性。尊重壮母语学生英语习得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研究其迁移规律,消除负迁移影响对提高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和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Pienemann,M.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Processability Theory [M].Amstern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98:138.
  [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委会壮文推行办公室.壮语文基础知识[M].南宁: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印刷厂,1994.
  Abstract:Based on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fer among Zhuang,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pronunciation,grammar and vocabulary,and then proposes the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Zhuang area.
  Key words:Zhuang nationality;English acquisition;transfer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7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