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念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顺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对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有助益。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外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开放式调查问卷和访谈数据,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念和学习时的批判性思维使用策略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便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学习策略;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151-03
  批判性思维是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是“学生智能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介入,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1]。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生如何看待批判性思维、他们具有哪些批判性思维特点,以便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
  一、批判性思维
  美国哲学协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APA)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2]。在此基础上提出的APA思维结构模型确定了批判性思维的双维性,即批判性思维包括阐释、分析等核心技能和求真、思想开放等情感特质。这一定义和模型后来被学界广泛接受并应用。APA思维模型基本涵盖了任意思维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性任务步骤。批判性思考者既能剖析、评估外部信息,也可以形成、呈现自身的思考结果并调控思考行为(推断、解释、自我调控),同时,情感特质还能辅助认知技能完成整个思考过程。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现有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总体上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外语专业的特点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对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状况,早在20世纪末就已引起学界的关注。黄源深指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辩论说理时、写文章论述观点时和听完讲座向专家提问时,常常会感到大脑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当他们稍有想法时,却不能够组织语言很好地表达。”[3]对学生这种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的现状,我国外语教育界称之为“思辨缺席症”。
  整体而言,学者认为大学生尤其是外语类学生需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涉及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具体特点以及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状况方面的。作为我国高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压力的地方本科院校不应把这项研究置于视野之外,因为改善外语类学生批判性思维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地方本科院校外语学生如何看待批判性思维?(2)地方本科院校外语学生对待批判性思维持有什么样的观点?(3)地方本科院校外语学生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策略进行英语学习的?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笔者所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3年级的学生,笔者教授他们高级英语课程。3年级学生已经学过1、2年级的知识,储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各项基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同时,作为大半年后就要进入就业市场和未来职场的群体,3年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相对较强,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所持观点、应用策略等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可用信息。同时,以3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更具代表性和可信度,有助于学校和老师对以后的教育做出调整,帮助大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和单独访谈等作为研究工具。开放式问卷由4个问题组成:(1)你认为什么是批判性思维?(2)你觉得英语学习中有无必要使用批判性思维,为什么?(3)你通常是怎样在英语学习中使用批判性思维的?你认为哪些批判性阅读比较有效?可以用阅读实例来说明。发放问卷64份,收回有效问卷62份。抽样8名有代表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单独访谈基于但不局限于以上问题,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观念和策略进行进一步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浓缩,通过标注、分类、编码的方式,提取信息,最终归类整合,形成调查研究结果。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一些理解误区。
  第一,学生能对批判性思维中的分析、评价、推理、解释等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阐释和自我调控能力认识不足。大多数同学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理解、思考基础上的独立想法,是“阅读时,自己的理解与文字体现的思想发生的碰撞”,是“写作中运用合理逻辑和有说服力的语言证明自己的结论”。少数同学能对批判性思维技能有一定的认识,认为批判性思维“包含推理、分析、判断等各种思维活动”,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综合、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结合批判性思维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学生能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分析、评价、推断、解释等技能要素,但是忽视了基础性的阐释这一要素。另外,学生对批判性思维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也认识不足。文秋芳将这种自我调控能力阐释为元认知能力,即“对自己的思辨进行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能力”[5]。思考者需要有策略地運用具体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忽视这一能力,可能意味着学习者会疏于思维监控习惯的主动养成,忽视学习过程中自主监控和调整,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第二,除了对批判性思维技能有一定认识外,也有同学对批判性思维情感倾向中的自信性、寻求真理性和分析性有一定的认识。提到批判性思维的一些情感特质,他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勇敢地说出自己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是“让我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更客观更公平地思考问题”。这里的“勇敢”可归纳为APA模型中批判性思维情感特质中的“自信心”,即“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敢于挑战权威”。而“更客观更公平”的客观性与情感特质中追求真理、主张正义的“寻求真理性”有一定关联,即便结论不支持自己的判断也愿探其究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是情感特质中“分析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多角度思考,才可能善于运用依据合乎逻辑地推理形成结论。   第三,调查发现,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存在某些误解。有同学表示:“批判性思维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强思维能力,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的思维已经定型,很难做到自主地探析问题,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批判性思维的思维技能要素决定了這是一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指导和培养来提高的,正因如此,我国外语教育界才积极推动带有批判性思维元素的教育教学改革。孙有中指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所追求的共同目标[6]。他还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测试方法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问题。
  (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位研究对象中有54位肯定英语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方面肯定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第一,批判性思维能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学生认为合理运用思维是“推动英语学习,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成绩的强大动力”。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使英语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并且学习方法更恰当。他们还从具体英语学习内容方面阐释了这一观点。首先,有利于加深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因为:“批判性思维能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让我们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产生化学反应,收获更多。”“分析一篇文章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其次,有利于掌握英语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水平。他们认为:“批判性思维使我们对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写出更为严谨的文章。”再次,有助于中英翻译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生表示批判性思维“对于翻译也有作用,不管是四六级还是专八考试;有助于理解中西文化不同之处”。最后,有利于单词记忆和理解。“没有批判性思维,背诵单词时,就是简单重复,是没有有意义的学习,下次遇到还是不认识”。“更好理解学习材料和内容,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主动学习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而且,“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所学知识,会产生不同想法,使学习更加有趣。”英语中有一些枯燥但又必须学习的内容,如单词、语法等。作为每天大量接触英语学习内容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并看重批判性思维这种优化学习体验的作用。
  第三,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发展其创新能力。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认为批判性思维能拓展其基础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访谈中,学生表示,批判性思考有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摆脱遇到问题就求助网络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以后个人发展很有帮助。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创新和个人思维发展,应该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是学生从大学教育中能带走的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可以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在多种多样的环境和工作中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三)批判性思维应用策略
  在开放式问卷和个人访谈中,学生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英语阅读中的。对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学生关于批判性阅读的描述分属13种具体策略。Carter按照阅读目的的不同,将批判性阅读思维策略进行分类,主要有理解文章结构的策略、理解观点的策略、理解论证的策略和评价论证的策略[7],这13种阅读策略可归入这4类。
  首先,就理解文章结构而言,学生会借助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预测文章结构和内容。以过渡词汇等策略来划分段落,理解文章结构是批判性思维技能中“理解文章结构的策略”的应用。这类推测和归类有助于学生主动并持续参与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过程,为进一步批判性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理解观点时学生使用的策略与诸多批判性思维技能相吻合。理解观点时,学生主要使用确定主题句、概述、推理、联想等批判性阅读策略,运用了阐释、推理等批判性思维技能。阅读过程中诸多推理策略的应用正是通过探寻证据、预见可能性方案、得出自己的结论等步骤进行的。可见,理解观点时,学生主要使用确定主题句、概述、推理、联想等批判性阅读策略,运用了阐释、推理等批判性思维技能。这些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观点,这是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做出合理判断和评价的基本前提。
  最后,在理解和评价论证过程方面,学生使用了分析、评价、解释等批判性思维策略。比如,绘制论证图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推理、陈述结果的能力,而看论证是否客观、是否存在逻辑性错误,是通过识别、呈现、解释推理的方式进行的,使用的都是积极的批判性思维应用策略。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使用了很多批判性阅读策略,但却忽视了一些批判性思维应用策略。比如,学生不会主动使用翻译、释义等多种方法理解文本中的难句。另外,学生也缺乏自我审视、自我修正等自我调节能力,策略描述中缺少对自我调控等元认知思维应用的说明。在阅读文本时,没有对自己的阅读行为和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反思,阅读后不善于评价阅读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说明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价等技能有一定的理解,但对于阐释、自我调控等认知技能和情感特征缺乏认识。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承认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推动思维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0,(05):69-74.
  〔2〕Facione, Peter. A.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Executive Summary / “The Delphi Report” [M]. Millbrae, CA: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
  〔3〕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07):2.
  〔4〕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05):76-80.
  〔5〕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03):49-58.
  〔7〕Carter, C. E. Mindscapes: critical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J]. Wadswoth: Cengage Learning,201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