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课生活化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已慢慢被广泛认可与应用,不仅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而且还把科学教学同日常生活知识与现象充分融合,既促进了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究,还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知识内容与实践应用,同时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展开了相关探讨与分析。
  科学学科属于与生活存在紧密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及实践性。但是,因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中,科学教师比较重视科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对科学与社会及生活间的关系有所忽略,由此学生便不能清晰地了解和掌握科学同生活的关系,在思想中形成一种学习科学只为了考试的错误思想,这样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科学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接触科学以前,已通过自身的一些生活经验形成一定的科学知识框架,所以,为了提升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成效,科学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现象来合理地创建课堂情境,由此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强烈兴趣与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这样操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事件的观察力,同时还能够透过生活实践来不断丰富科学教学资源。例如,在讲“水和水蒸气”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口头访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水蒸气了吗?”“你们知道水可以变为水蒸气吗?”等等问题,这种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学生前概念的大致水平,比较方便。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科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脱离,会明显降低教学成效和质量,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来选择与其相贴近的生活情境及生活常识,由此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水溶解物质”时,对于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小学生们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必须建立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慢慢消失的过程,再让学生用吸管品尝一下水的味道,这样可以充分证明盐已经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了。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有趣的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教师同时可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评价,针对错误给予及时引导及纠正,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用生活的常识来进行科学学习,同时,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清楚,科学不但源自生活,同时还为生活服务。
  三、科学实验的生活化
  科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科学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真实的实验现象,总结和分析科学规律,同时还可加深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在科学实验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如:在进行“沉浮”实验之前,教师不仅要准备材料,在课堂上演示浮沉的原理,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浮沉”这一科学概念,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进行实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各种科学知识。
  四、科学实践的生活化
  实践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属于一项比较核心的教学事项。在实际科学课的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中的一些实践活动,领着学生走进生活,这是科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经过亲身经历和实践以后,能够直观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及科学学习同生活生产间的密切联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食品安全意识。由此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非常有帮助,把所学的死板知识利用生活实践,将其变得更具活力和生动直观,让学生喜欢上科学,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如:教师可领着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水體取样进行分析,由此可以清楚了解到水体污染的情况,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和在生活中的积累来对水体污染的因素进行了解,同时提出预防整治的合理措施。由此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环保,同时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综上所述,科学知识属于一门与生活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综合型学科。对于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既加强了与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由此强化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促进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浙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