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之浅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育工作者在各个岗位诠释着新教育理念的每一方面。在重效率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提倡教学最优化。为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创新”,建议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过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A,G642.1,N94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66-01
  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教师在各个岗位诠释着核心素养的每一方面。在重效率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提倡教学最优化。所谓教学最优化即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创新”,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拟定最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拟定最优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最优的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区分性。
  (一)全面性。指教学要完成教养、教育和发展三大任务。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要深挖教材中的潜在因素,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学生现状,定出具体教学目标,确定认识、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四级要求,区分出知识和方法、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建立初步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抽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多种要求要有计划地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使每节数学课尽可能地完成多项任务。
  (二)适度性。拟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片面追求全面性而牵强附会,不能因面面俱到而不分主次,不要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全面越好。应该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相适应。如: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目标,同一年段在不同阶段所培养的目标也不同。
  (三)区分性。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存在着层次性。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前后课时之间相互依存、发展、铺垫、延伸的关系,要体现出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和侧重点。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如果将教学目标比做骨骼的话,那么教学内容就是肌肉,教学目标要依附于教学内容,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省时”、“适用”、“高效”。教师手中的教科书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工具和媒介,还应该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取舍教材,合理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克服随意性、盲目性。教师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做到密度恰当、坡度适当、深度得当。对于学生刚接触到的新知识,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难点的,内容应适当少安排;有些知识虽然是学生刚接触到,但难度不大的,可以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另外可适当多安排些内容。这样,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要取得教学的“最好效果”,就要通过最佳教学方法来实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1)教法的优化。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办法。由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各种实际活动操作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要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突出教学内容中核心的基本概念,达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2)学法的优化。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改变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就应把学法的选择列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優化的方法中。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最本质、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毕竟是教师演、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动手去尝试,而不是用耳朵去听,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活动中来理解新知识。通过组织学生量一量、做一做,引导他们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促进知识理解和掌握过程的内化。
  四、尽量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除了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更需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必不可少的。6—12岁是学生勤奋心理与自卑心理互相矛盾的阶段。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外界(包括教师、同学)的认可,同时也害怕自己的努力不够不能实现认可或努力之后没有得到认可,这两种矛盾心理互相作用着。因此教师要把握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激励、鞭策方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作好组织教学工作。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有意注意时间,我们也可以称作学习有效注意时间。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考虑活动的全面性即面对全体学生保证所有学生的全面参与。可以用动手做、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等形式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保持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最重要的是有效利用这段时间。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将需要新理解掌握的内容在这段时间来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如何在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探讨中还需要每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