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片区教研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式。多年来,学校的教研实效一直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问题,老师们参与的意识不强,组织的形式单一,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活动的实效不大。教研现状令人担忧。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研共同体;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讨的队伍:天南地北“多”飞客--杂乱无章,缺乏稳定性
  近几年,城区几所小学都存在相同的问题,“跟班交流”与“代课”的教师过多,更换过于频繁,教师很难与学校有长久的关系,很难与身边的同事有深厚的感情,相当一部分的人员象“过山车”。
  (二)研讨的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随随便便,缺乏针对性
  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样的研讨主题才有针对性。反观我们的教研活动,有相当一部分的研讨是为了应付,典型的出力不用心。
  (三)研讨的时间:千里江陵一“瞬”还--匆匆忙忙,缺乏实效性
  准备不充分。轰轰烈烈开了个头,十几二十分钟后,因为主题发言准备不充分,内容准备不丰富、不充足,就开始跑偏或停止,在时间上,教研活动得不到保证。
  (四)研讨的方法:“合作”枝头春意闹--熙熙攘攘,缺乏目的性
  几个老师坐一块,说东家长,道西家短,天南地北,五湖四海,表面的“热烈”代替了教研应有的“热度”。典型的“形似神离。”典型的“出工不出力”。
  古语言: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汇集众人之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问:“一滴水怎么样才能不干枯?”答:“把它放入大海。”简短的对话提示了深刻的道理:个人与他人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只有得到团队或者别人的支持,才会有无穷的力量,才不会轻易干涸。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更加青涩,无论现实多么青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姿势。
  一个人,走得快;一伙人,走得远。
  二、建立“片区教研共同体”的指导思想
  秉持“合作包容、互学互鉴、共进共享”的精神,寻找问题的汇合点、理念的共鸣点、合作的互补点,为“片区教研共同体”建设寻求“最大公约数”。为城区小学各校“增强教研的意识,完善教研的机制,拓宽教研的空间,提高教研的实效,提升办学的品质”提供平台和尝试。
  三、“片区教研共同体”坚持的原则
  (一)把握“方向性”导向:
  战略聚焦--统一思想。
  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做教研。
  教研工作的落实,首先要关注的是态度问题,即要先“动”起来、“研”起来;其次是“研”得好不好,这是能力和水平问题,但是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状态。
  (二)落实“常态性”机制:
  执行原则--坚持不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三)提升“专业性”素质:
  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对教育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四)加强“规范性”管理:
  管理举措--遵纪守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执行力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四、"片区教研共同体"研究的目标
  兴读书之风,聚学习之精气;
  兴探疑之风,长研究之锐气;
  兴立论之风,增学术之生气;
  兴奉献之风,成育人之大气。
  1、寻找一条路--寻找一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追求的校本教研之路
  2、聚集一群人--聚集一群能“想点大事情、做点小事情”的有教育思考的人
  3、建立一个场--建立一个有“教育情怀”且能为我县贡献“教育智慧”的校本研究场
  4、成就一批人--成就一批有“教育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优秀教师
  积极创建“以说教为乐事、以研课为趣事、以论教为常事”的教研文化。
  五、“片区教研共同体”活动的措施与方法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一)、用三种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1、“名师”先“引领”
  名师长啥样?绝不是贴墙上的“奖状”。所谓的名师,就是“有名、出名”的老师,专业素养“名不虚传”,教学能力“名符其实”,教学业绩“名正言顺”,教育成果“实至名归”,这才是“名师”应有的模样。
  2、“學科带头人”先“带头”,带头做“榜样”
  何谓“学科带头人”?能在教育思想上“带路”,专业技术上“带领”,教学改革上“带动”,教学实践上“带头”的教师。走在前面,引领和带动一大批,这才是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3、“骨干教师”,“骨干”先“示范”
  何谓“骨干”?“骨”字的说文解字:肉之覆也, (下转第179页)
  (上接第123页)即肌肉所依附的坚硬组织。
  干字的现代人理解:“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是干”。
  骨干,比喻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只有真心愿干、公心敢干、用心实干、匠心巧干,才是真正的“骨干”。“骨干”应该是“精明强干”,而不是“外强中干”;应该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放手不干”。
  (二)、交五份材料
  每个参与活动的老师,要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来,带着任务来,带着一颗心来。每位老师每学期要上交五份材料。
  1、写一篇教学设计
  2、上一节研讨课
  3、写一份教学反思   4、写一份读书笔记
  5、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
  (三)、“三格”目标引领成长
  根据教师的学历、资历、教学能力的不同,确定“新教师合格,青年教师升格,骨干教师风格”三个递进层级的成长计划,分“合格培养”、“升格培养”、“风格培养”三个层次。每个层级确立不同的成长目标、具体要求和评价指标。
  1、“合格培养”
  参培范围:入编三年内的新教师。
  培养目标: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合格的教师、班主作。
  具体举措:配备导师;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实施“六个一”考核(在导师的带领下,新教师每人要“交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节研讨展示课、写一份教学反思、设计一个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公开班队活动、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
  2、“升格培养”
  参培范围:参加工作三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教师。
  培养目标: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成为学校(县)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获奖;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经验总结论文。
  具体举措:自我价值定向;组织“研究课论坛”、“外出培训”、“送教下乡”、“公开教学日”等教学教研活动。
  3、"风格培养"
  参培范围:十五年以上的教师。
  培养目标:对立终身发展的理念。成为学校新教师的导师、教研活动的主持人;申报县市学科带头人、名师;每年有论文获奖或发表。
  具体举措:构建文化空间;形成导师指导、教研工作坊等特色文化氛围。
  (四)、制度强化评价
  健全制度细则
  健全导师制、带教制、领导责任制、青年教师试讲制、结对成长责任制和师德演讲、教学设计、说课、片段教学与课后反思细则。
  严格考核评价
  成立教师培养专项考核小组,采取学校考核、同伴互评、学生评价三位一体的方式评价。对“合格”培养中结对双方实行“捆绑式”评价,定期督查,定期公開双方履行义务职责的情况;对“升格”培养的教师以骨干老师的标准及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对“风格”培养的教师以同伴互评为主要方式,对其指导新教师的情况进行评价。
  完善成长档案
  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全程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点滴。教师查阅自己的成长档案,可以纵向对比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然后有针对性改进;教师查阅同事的成长档案,可以从横向交流中学习别人的经验,在取长补短中完善和发展自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5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