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具体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很重要又非常特殊的作用。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的集大成者。他对美育的性质、特点和目的都作了明确的说明。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主要特点是“毗于情感”。“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美育可以使人超脱利害,减少占有的冲动,获得精神的自由,激发创造的活力。
  关键词:美育;语文课堂;意义
  一、 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美育的意义
  语文课中,蕴藏着许多的审美因素,“可以说,一套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美的世界。”教师要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懂课文,鉴赏意境美,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而能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手段是使课文内容更富形象性、生动性,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达到提高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目的。
  二、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
  蔡元培先生在《美育实施方法》一文中所说:“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缘的。”如何使美育既有情感愉悦性,又能发挥更大的教育性,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美育的真正目的呢?下面,我将针对以下三点来论述美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 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
  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吸引受教者,感染受教者,使受教者亲临其境,亲闻其声,亲见其形,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美作品,传达着人类社会的各种美。《山中避雨》的语言清新生动,引人入胜;《春》语言优美形象;《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雄浑激昂,震撼人心。有来源于自然的文字美,如“月”字,会让人想到湛蓝的夜空中像镰刀或者像玉盘的月亮,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之美;有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人感受到雄伟壮观之美;还有《巴东三峡》的奇、秀、险的美……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我们祖国人民用智慧和劳动创造了许多美的事物,如《苏州园林》一课,作者用严密、概括的语言,从一个观赏者的角度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总特点,又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塘和俯仰生姿的花草树木,就连角落的装饰、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的功夫都是别具匠心,真是处处入画。课堂上可以用录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图像把学生一下子带到生动、具体的“山”和“水”的直观画面上来。学生就必然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真正感受到苏州园林确实处处给人“如在画图中”的感觉,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
  (二) 让学生品味、升华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课堂上实施美育就是要利用课文对自然景物描写的深邃意味,使学生成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体味审美对象的意味,从而陶冶其情感,净化其心灵。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描写大自然的,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描写了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景色,赞颂了大自然的美丽。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这些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如:读《天净沙·秋思》,作者在此描写的秋景,生动地突出了秋天的萧瑟、悲凉,特别是通过“枯”“老”“昏”“古”“瘦”等字的使用,既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色,同时也在这些景色的描写中,蕴含了一种凄凉、悲苦的情调。前面的18个字,没有一个动词,全是名词与形容词,却把深秋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鲜明生动。作者却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深秋晚景图:干枯的藤蔓,枝桠纵横的老树,几只黄昏归来的乌鸦静静地伫立枝头;一股溪水潺潺流过小桥,桥边有些人家;一条乡村小道蜿蜒伸向远方,深秋的西北寒风一阵阵吹来,瘦骨嶙峋的老马在小道上缓缓行进。在這幅景色中,有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每种事物都有其特点: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桥是小的,道是古老的,马是瘦的,风是西风等等。这些事物看似孤立的,但实际上却紧密相联,它们每三种组成一组,三组画面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天的图画,仅仅是由28个字组成的。诗中所写的事物的特点,无一不蕴含着意味,无一不渗透着深情:秋天的萧瑟映衬着人的“断肠”,表现出无家可归之人的悲苦。任何人读这首小令,都会为之感染。这首小令对秋天景色的描写不仅生动、鲜明、具体可感,而且是在对这种具体可感的景色的描绘中,深深地传达出一种需要慢慢品味的意蕴。
  (三) 让学生欣赏课文中塑造的形象美
  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形象:如伟岸的白杨树、为新中国的建设而献身的铁人王进喜……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感悟到了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勤劳勇敢、热爱祖国等美好品德。这就使语文课发挥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功能。
  如《美猴王》一课中对“猴哥”——孙悟空的塑造,本课是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这里叙述了孙悟空出世不凡,怎样从石猴成为美猴王的一段奇异的经历。作者吴承恩对石猴的动作、语言描写十分精彩、有趣,表现出石猴既有活泼、灵活的猴性,又有勇敢、热爱自由的人性。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顺序是:石猴出世——山间生活——发现洞天——携众搬家——被拥为王。本文通过刻画一个活泼灵巧,本领高强,有胆有识,热爱自由的猴王形象,歌颂了它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寄托了人民反对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作者塑造美猴王的形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它酷爱自由,不愿“受老天之气”,喜欢独立为王。老天,代表人间封建统治秩序。美猴王对上天的蔑视,实际上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蔑视。作者在此曲折地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对平等、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美猴王是作者塑造的一个集猴、人特点于一身的理想化的艺术形象。
  又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教师先指导学生听录音感受杨梅的可爱,随后播放杨梅录像,随着轻松欢快的江南名曲声,学生很快就会被吸引住,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头脑中形成美的表象。当让他们用一句话来谈及感受时,他们便说出:“杨梅可爱极了”,“故乡的杨梅树美极了”等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深刻地体会美、感受美。
  作者简介:
  郑朝霞,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溪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