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奕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追求开放大气的语文课堂,执着践行“多元”“融合”的教学理念。
  (注:以下学生均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808班,文中不再标注)
  一 随感一则
  守拙
  ——读《愚公移山》有感
  ◎周陈然
  一个“年且九十”的愚公因“出入之迂也”召集全家“毕力平险”毫不退缩,纵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也无法阻挡他移山的脚步。他身上似乎散发着一种光芒,最终感动了天神。这种光芒究竟是什么,是智者的远见还是愚者的执着?
  我想大概是两者皆有吧。智者的远见,让他想到要造福后代去移山;愚者的执着,让他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读完此文,我想到了两个字——守拙。渐渐地,我开始像愚公一样,以智者的远见去看待事物,以愚者的执着去做好事情。在背书的时候,我不再偷工减料,而是一字一句地认真背诵;练习引体向上的时候,我一学期如一日,做到极限时,咬牙坚持,想想今后的体育中考,也就忍过去,继续做——因为我明白守拙的最终成果是成功!
  [【朱老师评】]
  文言短篇如何写好读后感,周陈然同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人物的理解与评价、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浸润在周同学的感受中,他从看似矛盾的“智”与“愚”两个角度出发,富于思辨,辩证统一。愚公的形象在他的比较、探究中更加立体、深入。
  读后感写作,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深入对作品的认识。周同学结合愚公反观自我,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也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正能量。这样的阅读与写作也起到了经典作品給学生奠定精神底子的作用。
  二 读后感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孙宇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叛逆地在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也曾经是战场上最敢于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他曾经凭借着自己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守在充满泥泞的筑路岗位上,也曾经以“牛虻”精神断绝了与志同道合的女人相爱的道路……
  他有着崇高的品格,在四次死里逃生和感情的纠葛中,坚定地选择继续在为革命奉献的道路上奔跑;他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绝境中,熬过了想自杀的低谷,以笔为戎,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他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同时也是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此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缩影。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的生命被种种困难磨砺,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在漫天飞雪的筑路工地上,在一片白茫茫的病床上,他从未倒下,希望在他的生活中从未缺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他的身上,我能看到现实生活的残酷无情,更能看到人的生命里迸发出的潜能和对抗现实的钢铁般的意志。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无数个晚上,妈妈在我的耳边轻声呢喃着,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
  “孩子,你千万不要被眼前的生活小困难打倒哦!”我抬头,看见她有些昏黄发黑的眼袋垂在眼睑下,但灯光映在她的眼睛里熠熠生辉,折射出一点星火,肆意地在黑夜里燃烧。“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去学会计,在这之前,妈妈尝试了好多工作,做收银员、端盘子。那时候的生活昏暗啊,仿佛被一个巨大的幕布盖着,透不过一丝光来……”妈妈的声音低沉下来,继续说道,“后来啊,妈妈做会计,又考了好几年的中级和注册会计师。现在女儿都这么大了,还得继续努力学习啊!”
  我的脑海好像哗啦啦地炸开了,浮现出她第一次带着我去图书馆的情景:她不好意思地在我的书包里装下几大本字典一般厚重的大书,中午就枕着书小憩,下午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学习。我想起父亲带着我去亲戚家拜访时,他们总问我母亲去哪儿了。当他们得知她还在加班、还要继续考证的时候,也总会叹息一声:“你妈妈真是上进啊!三十多岁了还在考。”我心里清楚,妈妈不仅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还要顶住一些舆论的无声讨伐。
  妈妈是一个平凡的人,她也许不会像保尔那样最后能守得云开见日出,著成《暴风雨所诞生的》一书,但她一样顶住了种种困难,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在那泛着惨白亮光的电脑前,在那一本本如字典般的大书上,有她奋斗拼搏的身影。她没有放弃,她也不会放弃,她将同保尔一起教会我如钢铁般地同生活战斗,同自己战斗!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一生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但幸好他拥有生命的坚韧。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老师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家喻户晓,人人都会为保尔·柯察金的信仰和钢铁般的意志所感动,但要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有提炼,有个性,也并非易事。孙宇灿同学这篇文章突出体现了“读后感”的“感”,对名著人物的感受不停留在故事梗概或内容提要的浅表陈述上,聚焦对人物的评价、体验和思考,结合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把母亲的经历与文本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借保尔读懂母亲、理解母亲。这种主动与作品建立联系的过程,让名著在读者心中成长开花。
  “感”的内容要丰富、多层次,需要在写作时寻找关联点,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小作者的母亲和保尔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她的笔下,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母亲形象熠熠生辉,与保尔不相上下。这就是阅读名著的收获吧。
  三 观后感
  向太阳的方向走去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观后感
  ◎杨嘉奕
  有一个老人,他五十九岁,被辞了工作。他曾有过一位深爱着的妻子。他现在正诅咒一只掉了毛的流浪猫。他每天一大早便起来巡视,带着坚不可摧的原则和古怪的脾性。他好像只理解精确的数字世界。但种种迹象却又表明他深爱他的妻子。他固执但又心软。他恨白衬衫。   他叫欧维,一个五十九岁、现在决定去死的老人。
  欧维是个嘴硬心软的老爷子。他每天一大早就四处巡视,搬动没停进格线的脚踏车,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抱怨谁家的草坪还不修剪,制止机动车开进居民区;他被人在背地里称为“地狱来的恶邻”。可是他却又那么深爱索雅,索雅截肢后,为了能让她的轮椅进出便利,他连夜冒雨造好了上下台阶的斜坡;为了摆下索雅的书,他把房子里的一大面墙都做成了书架;为了方便索雅坐在轮椅上做饭,他把厨房的料理台和架子改低;索雅去世后,他常常坐在索雅的墓边倾诉自己的心事。
  他对其他人也同样善良正直,为了逗邻居帕尔瓦娜的两个小女儿开心,他学着熊的声音给他们讲故事,在夜里隔着街道互做鬼脸;邻居家起火,他冲入火场救人,自己却被烧伤……
  在这些细节里,我看到了一个表面“毒舌”、内心柔软的正义老人。他不善言辞,也因为嘴硬别扭不承认自己的善意,但是他会倾尽他全部的能力认真生活,用他真挚的行动使他人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在欧维的世界里,只需做,不必说。他不想要别人记住他,也不想要别人感谢他。他只想在自己的岁月里不辜负人生,不愧对自我,以沉默包容深情。
  其实这部电影讲的不只是欧维。在欧维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人用他们的热情与温暖感化着欧维,让欧维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比如他的妻子索雅,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可爱女人,她是这个世界上最理解欧维的人。比如他的邻居帕尔瓦娜,每次都会用不留痕迹的手段打断他的自杀企图,让欧维对生活重拾希望……影片虽然讲述的是沉重的死亡话题,但是零碎的生活细节与平凡生活中的小幽默却处处体现灰色人生中的温暖与深情,让人忍不住在微笑中流泪。
  如果說欧维的父亲、妻子和邻居是他生活中的阳光,那么白衬衫就是遮挡阳光的阴霾。他们代表的是永远正义的政府机关人员,他们强拆欧维的房屋,试图把鲁尼带到福利院,他们冷酷无情。影片中白衬衫被邻居们的团结赶走了,这也许也代表着一种期待,一种尚未成形的殷切的希望,希望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看罢全片,我对影片中的那些糅碎的微小细节深有共鸣。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平凡中造就伟岸,影片中人物的那些喜怒哀乐、嬉闹工作,都留有现实中我们的影子。就像我一样,会为家人团聚而快乐,为家人生病而不安,为生活琐事而苦恼。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正是一个个普通人,成就了这个世界的不普通。
  在生活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像欧维那样的人。他们表面严肃内心柔软,不是因为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浑浑噩噩才拥抱世界,而是在知道这个世界的黑暗之后,依然毫不畏惧地大步向前,依然关怀他人,认真生活,拥抱世界。
  影片的最后,欧维走了。但没有关系,因为当每天晨光熹微之时,就有欧维的一个个邻居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在社区里四处巡逻。搬动没停进格线的脚踏车,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抱怨谁家的草坪还不修剪,制止机动车开进居民区……他们在初升的太阳里,向太阳的方向走去。
  [【朱老师评】]
  观后感往往容易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而忽视了“感”的表达。其实观后感和读后感一样,都需要将印象最深的人物、情节、细节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贴上属于自己独特的标签。杨嘉奕同学挣脱了先介绍电影情节再表达感受的桎梏,把主人公欧维老人的年龄、外貌、生活状况、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等都融化在自己独到的见解中,脉络清晰,表达准确,不拖泥带水。从欧维老人本人的生存状态到他对周遭世界的态度和周围人们的温暖与深情,杨嘉奕同学已经从电影表层情节整理走向了对人物、主题的感受、理解和评价中,用小人物的平凡反照自己的生活,汲取前进的力量与勇气。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自我观影的倾诉与表达,也是对未观影者极好的推荐,杨同学做到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6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