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拒绝假合作,假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教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核心、目的,到手段、策略,都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其中最明显的当属教育的核心由应对应试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上来。而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重视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下成果仅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 政治教育 核心素养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渗入培育综合素养观念的背景
  1.从国际社会环境来看
  1980年前后,将问题作为导向,开展合作、探究型学习活动的教育观念已于国外教育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观念兴起,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其模式、设计日渐完善,也日渐传播开来,收到了世界各地学生、教师的普遍欢迎。实施这一模式之后,学生在课堂设计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和保障。而这一观念也对国内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国内对于课堂模式和教学设计的探究、应用、改革的进行[1]。顺应这一潮流,我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引入并逐步应用了“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合作,深入探究”的观念。而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也得到了许多感想和经验。但在课堂改革获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这一新兴的课堂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有更大的应用空间,我们作为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的完善、改进这一制度,将之更好的渗入、应用在课堂模式设计和教学实践中[2]。
  2.从核心素养培育来看
  在如今的国际社会,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愈发激烈,同时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在这些因素中,国民素质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毋庸置疑的重要因素。其高低深刻的影响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
  而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的总体素质和关键岗位人才的素养,各大发达国家和OECD、UNESC等国际组织相继进行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并纷纷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需要编制人才核心素养模型。在各个国家、国际组织的教育改革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成為了一个纲领性、统率性的概念和课题,对于教育改革在教材编制、课程安排和设计、教师队伍培养与选拔、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成果质量评价和考核方面的开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带领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对于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探索浪潮,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改革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紧密联系。这一探索迎合了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是全球范围内教育变革、进步的必然要求,我国自然不能免俗。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际竞争的日渐白热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对于综合素养的需求更高,这无疑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回头反思国内的基础教育领域,我们的教育观念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学生应当具备的、有利于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投入的目光、精力不足。在课堂设计中仍然存在着“知识学习大于三观建设、分数提升大于能力培育、经验积累大于思想总结”的问题,教育策略上也存在着“知识教授大于道德培育、升学率大于一切”的问题。因而学生主人翁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低下、实践应用能力差等问题也时有出现。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当结合客观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入到各学科的教学策略、课堂设计、教学实践中。而作为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当以核心素养培育作为导向,将知识传授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新时代四有公民。
  二、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1.贯彻德育观念,增强自身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定贯彻德育观念,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一大策略。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人的道德修养无疑居于一个人能力框架的核心位置。这其中包括了家国情怀、主人翁意识等等,这也正是中华5000年传承的文明的精神内核和本质体现。以学生道德修养提升为导向的教育模式鲜明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的要求。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教师无疑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责任。正所谓言传身教,在这一过程中,“身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的引导作用无疑大大的超过“言传”。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并贯彻“核心素养”这一观念,教师就必须要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不停学习,不断进步,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之前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中,教师首先应当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发挥“以身作则”的楷模作用,引导学生积极锻炼、提升自己,加强自己的核心素养。
  2.建设教学环境,主动构建平台
   学习应当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的活动,而非经由他人的传授进行被动的接受。而对于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设教学环境无疑是首当其冲的重要工作。只有有了合理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教授、指引,同学的交流共享中真正的进行学习,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这一程序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楷模作用,指引学生在具体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最终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育。例如,对于网络热门话题“该不该扶老人”,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情景剧。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加以分析,探究这些做法可能会产生的实际结果。这样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真正深刻的启示而在这以深入浅出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得以形成和纠正,法制观念得到的强化,核心素养得以培育。
  3.确立合理教学目标,建立科学教学策略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习效果得以加强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它指导了教学计划的提出、教学策略的选择、课堂模式的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终点,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并重、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取、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始终处在正轨。目标的确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教育改革的方向,学科的总体纲要、学生的客观情况,细化到每一个部分。例如在《绿色上网》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应当做出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整理课内的知识点,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设定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建立起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科学体系,才能真正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觉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从小处着手,从而加深对于教材知识及内容的理解,从而真正的提升自身的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4.把握课堂设计要义,积极开发核心素养提升新途径
  政治这一学科鲜明的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具体实践。在课堂模式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引领者的作用,带领学生真正地、主动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切实地感受道德约束、法律限制的力量。促进学生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深刻的把握课堂模式设计的要义。核心素养的培育不能是无计划的,盲目的。而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策略,高效的组织。只有真正的把握课堂模式设计的要义,让课堂教学多与实际生活挂钩,发挥社会生活中万事万物的影响、感化作用,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学习。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积极地参与、主动的应用,才能真正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这一章节时,我便引导学生到法庭现场去观看庭审,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法律的应用。政治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讲台之上,必须将教学的范围延伸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最具有活力的一类人,我们应当在培育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宋颖.打造“站在灵魂高处”的高中政治课堂——浅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知与行[J].基础教育论坛,2016(4Z):33-35.
  [2]郭亚萍.在高三复习课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为例[J].考试周刊,2017(94):153.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发区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4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