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对高等教育影响巨大,本文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互联网对创新意识培养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51-02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教育也要进行改革。“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不断完善。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1   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培养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尽管各个高校培养体系略有差异,总体上差异不大。
  1.1 人才培养方案对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力度较小
   大学生的培养主要依据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南。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不突出、不明显。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创新创业课程,高校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多还是从专业知识角度进行设置。强调的是专业学习能力而不是创新意识。有的高校在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开设专业课程,对大学生通识教育不够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科学。
   在课程设置中一般会有10多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大多数学生为了完成学分任务,选择学分高的课程,草草结课,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1.2 大学生第二课堂参差不齐
   高校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第二课堂。高校社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社团组织是学生的自发组织,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较少。学科竞赛是最近几年风靡全国高校的重要课堂,无独有偶,大学生对学科竞赛的热情也仅限于部分学生。
  1.3 实践教学质量下降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作为重要的课程部分。随着零零后大学生进入高校,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个性对实践教学带来了挑战。工科学生觉得实习工作辛苦,坚持不下来,文科学生觉得实习没意思,实习前先讲究有没有工资、有没有WiFi。高校本身为了学生的安全等等因素考虑,逐步降低实践教学的要求。有的毕业实习仅仅是随意找一家公司盖章签字,造假材料整了一堆。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
  1.4 科研训练不规范,缺乏制度约束
   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依赖实践的基础。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科研训练必不可少。有些高校对科研训练不够重视,仅仅通过几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来操作,数量少,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大学生科研制度。
  1.5 大学生阅读纸质版书籍数量减少
   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包括大学生阅读纸质版书籍的数量锐减,大家都在看的是电子书和网络资源。看纸质版书籍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电子版书籍和网络资源大多是碎片化信息,一目了然,速度快,没有思考的时间。
   总体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系统、不够规范,没有形成以创新培养为目标的规范制度。没有制度要求,出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整体质量不高。通俗地说,对大学生的创新要求太低。
  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思维方式。
  2.1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教育面临的机遇
  2.1.1 互联网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率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接受新知识,提升全民素质。互联网通过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打开互联网,我们很容易找到网络公开课、各种知识讲座、各种科技视频。只要会用搜索引擎,互联网上教育资源包罗万象,创新教育课程和讲座也在其中。
  2.1.2 互联网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教育是一种意识培养,而大学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千差万别。互联网时代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于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具有了便捷的资源。创新教育体现在课程的方方面面,除了MOOC,课堂翻转等新的教育形式,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实现网络化。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互联网时代的面授教育也离不开网络资源的支撑。
  2.2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教育面临的挑战
  2.2.1 网络资源良莠不齐,信息甄别有难度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优秀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有污浊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网络资源的信息甄别能力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创新教育资源同样良莠不齐,大学生的信息甄别水平较低,经常有学生上当受骗。
  2.2.2 大学生搭便车现象严重,缺乏独立思考
   网络资源的便利化,对大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了挑战。大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撰写研究报告、撰写毕业论文,甚至个人简历的撰写都参考网络资源,没有形成个人的独立思考意识。高校只能通过重复率来衡量一篇毕业论文的创作性。
  2.2.3 大学生“机”不离手,对其他事物缺乏兴趣
   目前大学生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除了手机什么都没有兴趣。这可能是互联网时代大家的通病,但对大学生来说,这是灾难。
   调查发现,大学生不仅对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降低,就连谈恋爱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除了手机,什么也不想!没有了兴趣,还谈什么创新呢!这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灾难。
  3   大學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建议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宝贝。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国家、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隐患,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3.1 高校应该提升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向北大等一流高校看齐,重视通识教育在大学生课程中的地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加大科研训练和实践教学在本科教育中的比例。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意义,制定相应制度,规范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课程学分。
   对于大学生机不离手的状态,引导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信息甄别,通过网络进行创新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毕业难度,大学生现在的生活太轻松,毫无压力感。制定科学的“创新意识”测验,提升创新意识培养水平。
  3.2 规范大学生阅读,提升纸质版书籍的阅读量
   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大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书籍阅读,教务部门列出必读书目,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使读书会成为一个必然参加的学习组织,有成绩要求。
   同时,建立相应的网络交流平台,让大学生在平台尽情交流。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实现多思考,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
  3.3 净化网络资源,过滤非法和污浊网络
   校园网络系统设置关卡,过滤不健康网站,提升大学生网络资源的健康度。创新意识培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国家应该加大对非法网站的查处力度,对于不健康和负面作用大的网站及早发现,及早处理。规范高校附近网吧的健康管理。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和00后新时代大学生的交融给高等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来了教育的难度。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又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不能躲避,只能应对。针对互联网时代创新意识培养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教育的力度,加大高校创新教育的难度,从制度角度规范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军红.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34):128-137.
  [2] 李存金,闫永晶,杨青.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32(03):29-35.
  [3] 王晶洋,徐俏琳.互聯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3):171-174.
  [4] 张巍.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6):98-99.
  [5] 吴丽,贺银娟,余婉燕.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抗风险能力培养模式[J].考试周刊,2018(06):195.
  [6] 马铭铭.“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市场,2018(01):130-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9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