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同学成为真正的“同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同学”是直面教育现状,基于生情和师情进行的新解读,被赋予了新内涵,是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即同己立学,同伴互学,同师共学,同步泛学。从文化涵养、课程创生、课堂演绎三方面具体阐述“同学”理念践行策略,努力发现教育真谛,让学习真正发生,达到“同学”之理想追求:同而不一,依材而学;同中有疑,学途有伴;师生同行,学教共进;同享资源,学无止境。
  关键词:“同学”理念;课程建构;“同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6B-0027-04
  教育的眼睛要学会远眺,也要学会回望。每一次出发,我们习惯性地回望、叩问教育的本质。一次次沉静下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主张渐渐明晰——让同学成为真正的“同学”。“同学”理念的萌生,是基于生情和师情的必然选择。它直面真实的教育现状,更描绘着美好的教育未来。
  一、“同学”之理念萌生
  “同学”从关系学的角度而言,原指“同师受业的人”,后也扩展为“同伴”。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对“同学”这个词进行新的解读,赋予其新的内涵:同而不同,学而有学。我们追求的“同学”,是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一是“同己立学”。同学,是学生之通称。学生在学习越来越忙碌、课堂越来越热闹的今天,更需守住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同学”首先是“学生同自己学习”。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
  二是“同伴互学”。同学,古时即同伴。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有差异的,有的浅表,有的深入,“同学”又为“同伴相互学习”[2],发挥“同伴效应”的积极作用,打造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互助学习、项目学习等,优势互补,激发深度思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三是“同师共学”。同学,又指同师受业。这强调了师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师为主导。然而“学无常师”“生不必不如师”,“同学”还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在引领、陪伴的过程中,也经历着学习,享受着成长,教学同进,其乐融融。
  四是“同步泛学”。同学,还有“同步学”之义。泛在学习已经踏春而来,这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信息的方式[3]。在网络资源高度共享的大背景下,学习空间从有限走向无限,我们践行的“同学”,搭建宽广的学习平台,将学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真正回到学习生活的中央。
  二、“同学”之理想追求
  (一)同而不一,依材而学
  不追求统一才是教育教学的真谛,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形成。所以,我们认为的“同”,不是盲目追求目标与进度的完全一致,也不是一味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齐步发展,而是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教师以差异为资源,以差异为张力[4],最大限度实现个体与群体共同的最佳发展。
  (二)同中有疑,学途有伴
  学生自主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完成的任务,以同伴互助的形式来解决,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同学”过程中,关注组织形式的优化,关注同伴关系的转变,关注学习内涵的丰富,从而让互助学习真正行之有效。
  (三)师生同行,学教共进
  良性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不仅是静待花开的守望者,更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共同充当教育活动中的双主体角色。校园、课堂成为师生“同学”的舞台,他们良性互动、相互关注,协同合作、彼此欣赏,一同探讨、共同进步,生命与生命相互影响着。
  (四)同享资源,学无止境
  泛在学习,打破时间的约束、空间的羁绊,学生可以依自己所需在多样的时空以多种方式展开学习。“同学”意味着所有的虚实空间都将成为师生学习的空间,每一个学习者都以“同步学”的方式享受丰富的学习资源。正如朱熹所言:“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三、“同学”之理性建构
  (一)让学生在文化涵养中“同学”
  “同学”理念下的体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身”体验之,以“心”感受之,强调学生回归生活,亲身参与,触及心灵,在不经意中获得生命认知,升华道德情感,锻炼实践能力,培养高尚行为。
  1.有灵魂的物型文化中同润。让固化的校园环境闪耀教育的灵性,这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对每一位教育者眼光和智慧的考量。教师应当重视适时、适度地开发、利用校园环境资源,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致力于把校园物型文化打造成为一部内涵丰富、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教科书,打造成为一张可以观瞻、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校园名片,打造成为一个雕刻校园时光、解放学生心灵、适合学生生长的“有机生命体”。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以“乒乓”为载体,深刻挖掘其育德、启智、健体、怡情功能,36间教室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国梁”中队——为国争光,争做栋梁,“励勤中队”——勤勉、自励,我相信我能改变,“振华”中队——振兴中华,奋发进取……每一间教室都是如此润泽、阳光、快乐[5]。
  2.有精神的师生文化中同悟。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根植于学校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文化之中,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起来的。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场”。学校每个成员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整个集体息息相关,大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的小小银球激活了校园,润泽了教室,点亮了生命,也丰厚了师生的精神和灵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等乒乓文化的精髓让全校师生从中悟出了精神的底子——“振華”。学校大力弘扬“振华”精神,以“热爱、拼搏、创新”为精神内核,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衷共济的人文环境。   3.有生命的活动文化中同乐。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幸福成长为本。校园文化活动是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亦是学生凝聚精神、融合智慧、展现能力、提升素养的过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适合他们成长且学生其喜闻乐见的活动,或举行成长礼、科技节、读书节、运动会、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或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生气的社团活动,以“节”“微社团”等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能力。
  (二)让学生在课程创生中“同学”
  理想的教育要依托优质的课程来支撑与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应确立“交互主体”的师生共同成长内涵,让师生都成为课程的主体,由封闭转向开放,由说教转向“对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使课程真正成为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汇的摇篮,成为师生互相合作、共同体验的生命涵养历程。
  1.大同小异,全员参与“文化基础”的必修课程。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基础阶段,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学校可以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校本特色等开设与国家课程相结合的必修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朝着既定的共同学习目标前行,不同程度地与传统相遇,与语言相遇,与文化相遇,与艺术相遇……形成各自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及审美情趣,夯实人文底蕴,健全人格,增长智慧。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充分挖掘“校园乒乓”的教育基点、生命价值、文化意义,根据教与学的需要,编写寓教于乐、视听结合的校本教材《玩转乒乓》。我们遵循学生实际水平,设置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共同找到运动的动力和目标,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求同存异,个性建构“自主发展”的选修课程。学校课程建构,应当倾听、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及学习需求,从兴趣出发,积极汇聚课程资源,努力优化课程结构,以合零为整的实践理念,从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统整梳理纷繁的课程项目,使不同学段和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成长空间。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依托“红领巾‘振华’研究院”研发选修课程,帮助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计划,指向创新能力的创造性课程“玩‘美’乒乓”,指向职业能力的体验性课程“银球之声”……学校采用“走班上课”的形式,使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学生与情投意合的学习伙伴相遇,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中,自由呼吸,相伴学习,尽显才能,充分享受课程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文化洗礼、情感浸润和价值引领,激活学生持久不衰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3.本同末异,泛在学习“社会参与”的践修课程。每一位学生不仅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更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方法,随时、随处地开展多样化学习,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一系列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贴近生活实际的、高度综合的践修课程,与其他课程既等价又互补,具有及时性、实践性、灵活性、自主性。在课程与社会有机结合的过程中,社会成为学生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实践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拥有真实的体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教化,实现生命的成长。
  (三)让学生在课堂演绎中“同学”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是为了学习的,课堂是促进发展的。“同学”课堂以思维能力训练为重心,以多维问对为载体,以交互反馈为保障,构建师生、生生共同学习的课堂。
  1.因“学”而谋,分层确立思维发展的学习目标。要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同学”,必须处理好两个矛盾:一是群体学习与个体需要的矛盾,二是社会要求与学习者实际状况的矛盾。所以,教师课前预设学习目标,课堂上却不能拘泥于这些目标。首先,必须正视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维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一定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同学”,不是活跃“几个人”,而是要关注、尊重“每一个”,让其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其次,一堂课学习目标的深度是学生攀爬出来的,他们能够到达的地方都是合适的地方。如果学习目标仅停留在“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面,学生只会简单认识世界和按图索骥执行任务,而不会创造性学习。因此,“同学”课堂需要教师陪伴学生向目标的更远处、更深处漫溯[6]。教师根据学情在学习前方插上新的“目标旗”,以新的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以“分析、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发展作为学习目标的一条隐线伴随课堂教学始终,为学生构建起学习的“楼宇高阁”,促进新知识与能力的生成。
  2.应“学”而定,相机整合意义连接的学习内容。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同学”课堂要让真实深入的学习真正发生,学习内容必须是以发现“真问题”为导向的多维知识整合。在进行学习内容分析和选择时,教师要灵活整合素材,将教学的内容“打散重组”,使学习内容呈现“结构化”和“弹性化”特征。这可以是学科内的组合,如单元整体设计,把学科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可以是学科间的融合,如基于项目的学习,以某一主题打破各学科知识的壁垒,使相关内容融会贯通;也可以是课内外的汇合,如以实践、体验、探索为主线,设计综合性活动任务,既关注学生课内知识积累,又关注学生课外生命体验。“同学”将原本孤立的知识要素有机连接,增加学习内容的“附加值”,便于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真问题”,将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中。
  3.顺“学”而为,积极创设激活学习的真实情境。“同学”课堂注重鲜活的生命在场,注重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课堂的行进是真实的、自然的过程。低段课堂,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营造富有想象力的交流氛围;中段课堂,渗透逻辑思维训练,学生认知和思考结合生活实际;高段课堂,重视审辩性思维,鼓励学生关注他人和社会,树立努力将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志向。课堂上,教师敏锐捕捉学生问题的关键点,带着、陪着、跟着学生一起学习,通过一次次追问、一个个新任务,让“问题球”在师生间多方向、多回合地传递,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生活,调动他们的生命体验,给予真实而广泛的尝试[7]。允许学生试错,学生能自然自在地说:“我不会。”“我不懂。”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在“同学”,以最真实的情境发现学生最伟大之处——丰富的可能性,帮助每个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
  4.视“学”而议,合理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持续评价在“同学”过程中尤为重要,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同学”课堂注重全面性评价。教师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段、不同个性的學生给予不一样的交流和激励,评价方式变单一为多元,变统一为差异。“同学”课堂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价值,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历程。教师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尤其关注学生元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见自己“学得怎么样”。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宽慰的神情,温馨的语言、温柔的语气调控评价过程。时间无言,润物无声,却最是情深处,在这样的美好情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策略,积极探究,深入学习。自然而然,学生的“学”被引入了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J].比较教育研究,1980(2):48.
  [2]杨树亚.同学课堂,为了沉默的大多数[J].江苏教育,2018(1):29-31.
  [3]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9(4):17-20.
  [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靳玉乐,刘富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33.
  [5]郭磊,方丽莉.乒乓飞舞 绘就亮丽教育长空[N].中国教育报, 2018-05-30(8).
  [6]陈佑清.学习中心课堂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基于对“教师主导作用”反思的理解[J].教育研究, 2017(1):106-113.
  [7]陈宝生.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教育研究, 2017(1):4-6.
  责任编辑:石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2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