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当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时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制订学习方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素养
  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其中包括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含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等。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多样化的语文课堂
  想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积极地准备教学方案。教师要为学生打造活跃轻松的语文课堂,将语文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就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完善课堂教学。新课程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广泛的和能够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师要想为学生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还要适当地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又多彩。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今天大家来学习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在学习完本课后会对作者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教师创设的语文课堂丰富有趣时,学生就会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学生的知识也会逐渐地积累,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与生活进行联系
  语文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若是不将语文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语文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趣,学生不愿学习知识,教师也没有讲课的激情。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在设计课堂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课堂与学校、社会、家庭等进行联系。在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写作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进行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许多人和事。有些事令我们刻骨铭心,有些事只在我們的脑海中留下了模糊的影子;有些人,虽然陌生,却会在我们的心湖荡起涟漪,有些人,虽然熟悉,却总是被我们忽略。是什么让我们总是忽略他们?是因为他们太无足轻重了吗?我想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太熟悉。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身边写起,写眼前之景,眼前之事,或者熟悉的人、生活中的小事。真正地让学生的写作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出来。同时还要让学生将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同步提升。通过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人文性,但是有些教师用力过度,忽视了对于语文双基的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味。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地挖掘文章中的人文内涵,忽略了学生对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虽然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将课堂交给学生,课堂氛围热闹,教学形式多样,却少了学生的读书声。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特色发挥出来,提升语文素养。
  四、保证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有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表现师生的互动,总会提出一些类似于“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这样没有意义的问题。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深度,但层次不够明显,学生的回答混乱。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是在活跃、热烈地进行交流,但是实际上课堂效率不高。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保证课堂的实效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语文课堂,将生活中的知识与语文内容进行联系,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确保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赵昱.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42-43.
  编辑 刘晓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