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途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探究了新时代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创新途径,结合学校教育及管理,重点针对个别谈心与团体辅导,全程同步,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心理辅导、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倾诉的机会,并制定宣泄、缓释、干预、预警心理危机的机制,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宣泄与预警机制。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6-0136-03
   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相较于以往的大学生,现代大学生生活理念、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等均有所改变。传统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等,明显无法满足现代思政教育新的发展要求。这些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加强心理疏导的新教育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新时代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基本含义
   我国十分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和心理疏导的工作,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平和理性、自信自尊的良好社会心态。这些指明了新时期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针对现代大学生的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一条新思路。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人文关怀一般是指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切实关心他们多样化的、丰富的个体需求。而心理疏导一般指的是通过同情、理解、解释等手段,来改变或影响对方的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它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心理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为了引导大学生以阳光、愉快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生活、学习,积极为大学生排难解忧、帮助他们发展健康的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育中,应有机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个体的内在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更好地发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加强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途径的必要性
   (一)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
   校园和谐构建的关键在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而和谐校园的构建是目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大任务。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视为其核心与价值的基本取向,而以人为本也是和谐校园的构建所必须贯穿的一条红线与价值的内在诉求。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创新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便是以人为本的一项基本要求与一条实现途径。即及时化解、疏通存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学生、师生、学校之间的误解、隔阂、矛盾等,进而有效避免校园极端行为、纠纷乃至群体事件等,并积极维护校园秩序的稳定安全,加快建设和谐校园的步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加强的迫切要求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有过多要求社会和学校道德规范、过少考虑人的个体权利与需求;过多关心群体思想情况、过少关注个体精神活动;过多的生硬灌输、指导、教导,过少的科学疏导、引导、渗透等问题。上述这些均对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运用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急其所急、思其所思,高效、及时地实施心理疏导,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与感召力的增强十分有利。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要求
   目前,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不仅自我调控能力不强,而且自身与复杂社会问题的处理办法与經验也相对较少,所以,大学生普遍多发心理问题。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深感压力之大,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却没有正确加以排解,应结语这种状况足够的重视。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感受与诉求,引导他们既要正确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又要正确对待挫折、就业和学习,还要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和现象,并以此来帮助大学生以向上、理性、积极、自信的心态,来建立和谐、健康的精神家园。
   三、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新途径
   (一)有机结合教育、管理与服务
   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服务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结合关心服务和教育管理,重点关心大学生的需求与切身感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十分关注“教育”的功能,太过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切身行为,却尚未关注他们的内在发展所需,而缺乏彰显主体地位。在严格管教大学生时,教师应加强服务与关心意识,切实关心每个大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所需,对其以下个体感受予以高度的重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理想,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以帮助大学生完善和发展个性,使其有平等的创业与学习机会。此外,还需教导大学生积极结合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服务社会的理念,在发展国家和民族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价值与发展加以实现。
   (二)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方法
   高校传统的教育方法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长期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方式,它们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财富。然而,在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应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时俱进。目前,科学技术正在快速更新,特别是更快速、更便捷地传递信息,促使人们也在不断改变信息接纳的途径与方式,在人们的生存与社会交往方式是,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大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既快又多,他们也容易接触更多的新事物与新思想。这些均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基于传统的工作方法,灵活运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与新的科技平台,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逐渐将教育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加以提高,尤其是应充分发挥便捷网络的作用,以建立一个方便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应多开发一些学生欢迎的、针对性强的网页网站,以增强网上疏导与引导。    (三)健全大學生心理危机宣泄与预警机制
   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步入到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课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短暂的困难、产生许多心里矛盾,可塑性很大。虽然没有了升学压力,但大学生们毕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情绪整体浮躁,以致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学生陶醉在自己的伊甸园里,这就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更显得迷茫、不知所措。同时,在各种社会思潮与风气的不良影响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渐渐上升,随之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态,如:攀比心较重,穿名牌,使用高档电子产品,去高档的餐厅娱乐场所进行消费等错误的价值观,这些越发增大了他们的心理疏导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加以解决外,还要将其心理问题处理好。这便需要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基本个体情况,充分掌握他们真实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等,实行因材施教,并加强其心理健康的疏导与教育。通过这项教育,端正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自己、他人的心态,并帮助他们正确树立价值观与人生观,积极应对困难、挫折,正确对待荣誉,切实正视各种社会现象与心理问题。同时还应明确大学生思想与心理问题的差异,运用合理的心理学的方法及知识,有机结合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沟通倾诉的机会,并制定宣泄缓释、干预、预警心理危机的机制,使其不知不觉地和谐心理与人际关系,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密切关怀学生的情感
   目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是人们满足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主要途径,又是辅助人们再次认识自身,树立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的关键所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积极实行人文关怀和思想疏导,目的在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想交流,基于“一切从学生出发,帮助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习当中,将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出来,也就是说: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并基于对社会各界的政治、道德事例的真实模拟,让每名同学均能模拟、涉足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各种道德事例,同时让全体学生均可以扮演政治、道德事例的具体当事人,进而使其身临其境地展开自我教育和学习心理疏导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调节心理的能力,让他们可以正确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而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并积极、乐观地应对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挫折教学活动,并适当地引导学生演练与“长征模拟”类似的教育活动,以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帮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其在遭遇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会萌发自暴自弃的错误思想,进而防止他们因学习或生活上的困惑而导致误入歧途。
   (五)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营造融洽的育人环境
   第一,在贯彻实施思想教育的时候,高校应注重灌输的方式,切不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育来“强制”教育学生,而应采用更积极、更具活力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也就是说:首先,高校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必须方便传播知识,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适应性足够强;其次,高校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必须深受大家认同,针对不同审美、不同思想及其价值的学生,应保持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符合性足够强;最后,高校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必须能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学生,应保持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目的性足够强。第二,高校应积极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营造一个健全、融洽的育人环境。每所高校均应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大力推崇时代进步的主旋律,重点宣传典型事件及人物,广泛传播正能量,将学生的行为及思想引至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的正道上面,同时,各地高校也应积极教导学生及其教育工作人员善于倾听、关怀他人,并养成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贯彻落实“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正确树立“互帮互助”的观念,进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气氛,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
   总之,“以人为本”与“和谐、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既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现阶段,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探究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加强的新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将来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16-17.
  〔2〕李姝琦.浅析陕西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陕西教育(高教),2018,(08):73-74.
  〔3〕李金华,王海彤.浅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3):58-59.62.
  〔4〕剡启超.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视阈下的高校思政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3):16-17.
  〔5〕张洪剑.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路径[J].前沿,2010,(12):173-17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收稿日期:2019-04-11
  Abstract: At present,combined with schoo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innovation approach of the new era of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cus on individual and group counseling of heart-to-heart all the way.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ervices can apply the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ion and confid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formulate catharsis, slow-release, inter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catharsis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Keywords: Humanistic Car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0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