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基础学科竞赛大学新生机电专业认知教育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在高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新生专业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存在盲目性、片面性。基础学科竞赛能够促进大学新生的专业自主认知,为机电专业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科竞赛;大学新生;专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1-0143-02
  一、前言
  专业认知教育是在学生离开高中走进大学校门时,培养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从了解到熟悉再到掌握直至离开校园到达工作岗位后能够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1]。部分大学新生选择专业时由于对各专业认知程度不够,选择专业时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消极对待专业学习,缺乏学习动机,进而导致从业后发展不良的现象[2]。
  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中指出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国家、高校、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要求:“国家”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高校”的办学效果和鲜明特色是学科专业建设,“学生”是对高校的专业选择,“社会”招聘任用人才考查重点是专业技能。
  大学新生即将面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如何提高专业认知起点,认知自我,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培养专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3]。机电专业秉持培养具有扎实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能从事现代机电系统研究开发、集成、维护、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提升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新生专业认知不足的原因
  大学新生对专业认知缺乏自主性。大学新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到高中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同学间相互“捆绑”现象严重,对于所报专业的认知比较粗浅、模糊、盲目。经过高中三年的严酷学习,填报志愿时思想松懈,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大学新生对专业认知缺乏信息途径,缺乏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专业属于道听途说,部分学生仅通过课外书籍、电视、网络及向家长咨询等途径被动地获取专业信息,主动通过专业讲座获取信息和专业引导的动力不足,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认知学习并不重要。
  大学新生专业思想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就机电专业而言,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大一期间所开课程大多为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英语、物理等,专业课程少,且不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进行认知的兴趣。经调查发现,实践类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对机电专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学习机电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机电工作的兴趣。
  三、基础学科竞赛对专业认知的提升作用
  学科竞赛是对相关学科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认知和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发展性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探究型的智力和能力[4]。组织学科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新生对于本专业认知得到提升,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良好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进而很好地激发大学新生的学习本专业的热情,最终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具体来说,机电基础学科竞赛在机电大学新生专业认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机电大学新生对机电专业的自主认知
  补充完善培训系统,进行竞赛专业技术培训时,向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机电专业介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形成主动积极、热爱崇尚的专业精神,使新生对即将所学的专业形成进一步的认识,产生兴趣,增强信心,从而在趣味比赛的同时对机电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对未来就业方向产生初步规划。
  (二)增强机电大学新生主动认知专业的学习能力
  学科竞赛作为实践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突出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其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增强大学新生自主认知、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能够主动查阅技术资料,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咨询指导教师,坚定专业思想,促使其深入研究专业知识,创新专业发展。
  (三)树立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自我认同、团队合作、态度、价值、成就感等人文精神,倡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深层联系,树立对机电专业的自信。
  (四)帮助机电新生自主规划学习生活,增强专业黏性
  通过机电基础学科竞赛,增加学生竞赛经验,引导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制订合理的参赛学习计划和丰富的大学生活,增强学生对从事机电专业学习与工作的坚定决心。
  四、建立大学新生机电基础学科竞赛平台
  机电基础学科竞赛使机电大学新生更好地了解机电控制工程、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等机电专业基础课程。我校机控学院机电系已成功举办五届Arduino智能装置竞赛,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是以Arduino开发板为平台的多学科专业交叉的创意性学科竞赛,是面向机控学院大一新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它旨在提升大学新生对机电专业的认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小发明、小创造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
  (一)加强师资队伍和基础学科竞赛平台建设
  机电基础学科竞赛是对高校机电类专业师资水平、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学生专业认知度的一个综合检测与提升。面对大一新生,基础学科竞赛指导教师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引路人,思想上的指导者,直接影响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知。这些指导教师在拥有扎实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应熟悉本专业教学大纲,并有一定的指导学生竞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基础学科竞赛平台应选用与本专业相契合的,难易程度适中的开发平台。
  (二)完善合理的竞赛培训体系
  竞赛培训内容上,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础介绍;第二,基础验证性实验;第三,综合设计性实验与调试。其中,基础介绍为指导教师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验证性实验为基本硬件的模块应用实验,采用积木式、模塊化结构,学生自行动手安装与测试,内容尽量覆盖本专业的重要知识组成,突出让学生认识专业知识重点分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理表达、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与调试,使学生自主设计新产品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调试作品的能力。
  (三)改革竞赛评审与奖励机制
  评审环节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竞赛的声誉和影响力,也会影响参与新生专业认知的机电专业的公信力,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基础学科竞赛发布比赛信息时,应将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审标准和评审方式一同告知大一新生,并严格按照评审机制进行操作。每件作品都应得到尊重,各评审教师应拿出足够的时间对新生作品进行了解,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公示。鼓励优秀作品申请国家专利,增强新生成就感,激励学生持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五、结语
  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主要是由于专业选择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缺少信息途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基础学科竞赛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基础学科竞赛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制,改革竞赛评审方式与奖励机制,利用基础学科竞赛,提升大学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强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认知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4):182-183.
  [2]莫勋.大学专业认知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校园心理,2012,3(6):168-169.
  [3]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4,6(5):94-98.
  [4]张剑平.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J].理论探讨,2010,8(5):35-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