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预习是学习个体独立的探索活动,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索,会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前置学习活动,而是成为让每一个孩子提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预习;自主学习;预习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农民工子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比较多,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家庭环境较复杂,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预习是发现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前奏,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那么,到底如何预习课文?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完成哪些任务?老师又该如何有效地指导预习?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对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一、营造良好的预习环境
   通过对我校初中三个年级随机抽取的12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52%的学生因为家庭及经济原因,回家后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进行课前预习;53%的学生是因为老师的作业要求才被动进行预习;68%的学生进行预习就是随便看看书或者划一划。对于老师即将要上的课程内容能掌握全部知识的仅仅只占到了6%,没有预习、一无所知的学生占到了12%,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无法自主在家完成预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每天抽取早自习或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预习,同时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预习氛围,以小组讨论或集体预习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在语文课上,则要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他们预习的成果,激励学生的预习兴趣。
   二、实施有效的预习策略
   (一)渐进式的预习指导
   七年级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明确预习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等,逐渐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八年级时学生已培养起了预习习惯,教师就可以布置预习的具体活动,如预习课文内出现的生僻的字词,作家、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课文的初读与思考,让学生自己完成。到九年级,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完全自主设计预习方案,兼顾广度与深度。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向老师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讨论、辩论,如果准备充分也可让学生来讲解课文,教师只做点评或补充、总结。在这种渐进式的预习指导中,学生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从读有收获到读有疑问,分步提高,螺旋上升,最终达到提高自觉学语文的能力。
   (二)自主式的预习指导
   让学生善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将不认识的字词标识出来,通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字典》注拼音、明释义。工具书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字的形、音、义的识记,提高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
   (三)感受式的预习指导
   学习新授课之前,指导学生从全局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结构和体系。要了解教材的体例、单元文章构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体裁、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及其他相關联学科知识,寻求与课文相匹配的生活经验。
   注重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每教一篇新授课文,都要让学生在相关的背景下多遍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文字中自主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形成共鸣。通过让学生摘抄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写出对课文的感受,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坚持课外阅读,不但拓展学生的视野,吸收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的热情,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不但能让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学习,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学生才会有认真做的动力。除了传统的课前小测试、课堂抽查,教师还可以尝试使用小组竞赛、个人展示、个人模拟教学、游戏检查、辩论、小剧场表演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激励性的评价与反馈,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前的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2008.
   [2]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826。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