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词析句 体悟情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佩华

  
  摘 要:语文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情感,加强学生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本文中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出发,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方法,希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品词析句;体悟情感;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
   一、 前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但是很显然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背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语言文字训练能力培养尚未落到实处,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从“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方法做出研究。
  二、 品詞析句,推进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的解读突破,有时就在于是否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因此“品词析句”在阅读教学之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而对于学生而言,也只有先学会品析词句,才能学会运用词句,下面笔者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品词析句”提出相关建议。
  (一) 巧抓重点语句,细品文本意味
  叶圣陶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说的就是在教学之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核心精髓,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文章时,重点词句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章理解,并逐渐实现“走进去,读出来”的高度。如在学习《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提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其中“谁”这个字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品析,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文章中的‘谁’指的到底是谁?”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思考,从而认识到“谁”不仅指文中的盲女孩,也指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人”,作者想借此告诉我们,生命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美好的,即使我们的生命有残缺,但仍值得被尊重,被善待,被珍惜,这一关键词句的把握,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学生也会发现文章作者精妙用字之处,从而去学习、借鉴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得到训练与提升。
  (二) 深挖特别词句,训练文字想象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融入更多的名篇佳作,很多文章的用字用词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特别词句,从而顺势利导,为学生提供想象的自由驰骋空间,这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是有绝佳好处的。如在《荷花》这节课的教学中,文章之中写到“百合花从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其中“冒”字用得十分精巧,将荷花快速生长的动态展现出来。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文章用字之妙,并促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可以将‘冒’字替换成其他的字吗?”这使学生陷入热烈地讨论之中,有的学生提到用“蹦”可不可以?还有的学生提出用“钻”去替换,最后学生会发现都没有“冒”恰当,这样深挖特别词句的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体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文字运用能力做出了训练培养。
  (三) 精炼关键词句,领略文本布局
  文章得法,重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是能够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的意蕴,对学生领会文章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如在教学《雾凇》这篇文章时,教师可结合文章之中“就像披上了华丽的银装”这句话,教师就可以从“银装”两个字出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衣服是怎样穿上去的?”,从而引导学生精炼关键词句,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文章脉络,促使学生品读揣摩,把握文本的内蕴过程,这使得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法也正是学生需要潜心学习的,是学生得到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体现。
  三、 揣摩语言,体悟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文章题材形式多样,但无不体现出对学生阅读情感体验的重视,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而体悟文章情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揣摩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并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关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句,体悟作者思想情感
  作者深沉的情思往往要通过语言才能得以表现,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若是能够带领学生关注文章之中富有情感色彩的语句,往往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章创作想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之中,文章之中有这样的两句话“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文章中十分重要的两句话,阐明了作者想要和时间赛跑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带领学生分析这样富有情感色彩的语句,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等,在让学生深入思考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再根据学生理解情况进行适时点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情感,体会作者的悲痛,并感悟作者想要提出表达的一种思想和情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的有效培养。
  (二) 关注含义深刻的语句,体悟作者思想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文章作者会集中一到两个自然段,集中去进行情感抒发表达,如在《壶口瀑布》这篇文章教学中,作者在文章之中描述了两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和感受,作者撰写这些的目的显然并不是单纯地表达对壶口瀑布的喜爱和赞美,更重要的是,作者想要借此去赞美中华民族精神,而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通常在文章之中很容易找到,如,“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学生只要认真地去进行品读,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而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关注含义深刻语句的阅读教学,他们会发现阅读文章之中大多会有一个段落,或赞美、或抒情、或揭示文章主旨,而这样的语言文字运用方法也是学生需要借鉴学习的。   四、 掌握方法,强化训练
  王尚文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语言形式”。而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学习语文必须要着眼于语言形式”。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是至为重要的,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章文字理解,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结合过往的执教经验,笔者提出以下三种形式的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方法。
  (一) 多形式读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感悟的基础,把文章读得流利、读得有趣、读得深入,学生才能与作者心意相通,并得到关于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如在《钓鱼的启示》这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树立“以读引导”的理念,从而将教学划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辅助工具读,读准读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扫清阅读字词障碍,自主内化文章生字僻字;二是“质疑式阅读,读懂大意”,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钓鱼何来启示”这样的问题进行阅读,从而让学生大概感知文章内容;三是“创造式阅读,坦言启示”,即让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从而比比谁对课文的把握更加深刻。
  (二) 学会批注
  俗语云“不动笔墨不看书”,好的文字作品单依靠读,未必能够全部吃透,因此在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美的文字或者重点字词进行批注点评。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文章之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其中这个“塞”字突出了母亲对作者深层次的爱,这是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需要做出批注的,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而对于学生而言,若是能够学会批注方法,形成批注习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 进行复述
  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应该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入手,其中“复述”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用语言重复刚记忆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对于学生而言,若是想要复述课文,就必须要熟悉课文,熟悉课文的语言,熟悉课文的句式,而复述同时又不是直接的文章背诵,是接近课文内容的复述,即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语言运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有助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五、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知识是次要的,能力培养才是关键,而品析词句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文本解读方法,只有带领学生深入地品析词句,才能帮助学生加深文章情感体悟,并可以让学生在一词、一句之中,得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從“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方法做出深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莹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方法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8(31):12-13.
  [2]黄杏梅.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让阅读教学活起来[J].小学教学参考,2018(10):71-72.
  [3]程彬彬.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J].学周刊,2018(4):119-120.
  作者简介:
   林佩华,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0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