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生为本 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赓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教师觉得难教,学生兴趣不大。从教师客观方面上讲,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从学生主观方面上讲,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思品课产生轻视心理;从家庭、社会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方面来看,家庭成员素质决定了思品的教育质量,一些素质不高的家长的言行和品德无形中影响学生,这些不良习惯极易造成孩子的童年阴影,乃至影响终生。
  关键词:小学思品;分析;策略
  作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想品德课从进入到课堂之上,并随着课改大潮不断推进,新课改带来的新气息弥漫在各个校园、各个课堂。但是,思品课的现状仍然成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质量的阻碍和瓶颈问题,不仅教师还有学生、家长、社会加大对这一课堂的重视度,从而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更深刻感悟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以及这门课程带给学生成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笔者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从教师客观方面上讲,小学教育将关注度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普遍对思品课并不重视,这也就让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表面化、形式化,并没有深耕细作;从学生主观方面上讲,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思品课产生轻视心理,学习兴趣不浓,缺少对思品课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从家庭、社会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方面来看,家庭成员素质决定了思品的教育质量,一些素质不高的家长的言行和品德无形中影响学生,或娇惯子女,或打骂子女,这些不良习惯极容易造成孩子的童年阴影,乃至影响终身。
  二、解决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的相应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启发学生学会思考
  在当前诸多的关于思想品德课的负面现象,作为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转变教学观念,梳理教学思路,既要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又要学会科学合理地授课,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从而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分析思考。教师以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新知,潜移默化中浸润思想品德知识,通过春风化雨的渗透,帮助和引导学生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品质。
  2.研究授课艺术,调动学生兴趣
  为什么学生对思品课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反躬自省,除了客观上对这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也存在不足,有的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填鸭,让学生对这门课索然无味。因此,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前提条件,兴趣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需要深入研究授课艺术,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认知情感。这不仅对原本枯燥的道德观点要讲懂讲透,还必须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通过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理服人,用情感人,思品课的教育目的才能达到目的。
  3.联系生活实际,指导道德行为
  一些教师授课时只讲不练,或者是教学方式脱离实际,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因此,为了充分凸显这一课程的生动性和生活性,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学生自然投注感情于课堂学习并习得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指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并不断强化自我教育的意识。
  4.实施多元评价,形成良好校风
  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培养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约束以及规范日常的各种行为。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评价,实际上要形成从上到下、人人参与的大体系,从而实现师生评价、生生自评、他评等多元形式,从而人人都学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接受他人监督和帮助,同时也监督和帮助他人,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乃至课外,使得整个校园充满正能量,形成良好校风。
  5.建立评价体系,夯实思品工作
  将思想课的教育效果落到实际的学校生活中,通过学校高屋建瓴,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出台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考核制度等,健全组织机构,配备专人,实行评价目标管理,让评价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坚持评价内容具体化且可操作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坚持发挥创新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先进技术,增强思想品德评价实效,促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学校建立德育工作形成系统性、全方位的评价大体系,从上到下、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这种德育大氛围的营造必将改变以往对思想品德课的认知,从而使得全校师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朝着正确方向前行。
  总之,教育者要始终关注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教书还要育人,二者同等重要,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教育者还需不断探索和研究,为适应未来社会所需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奋发有为的新型人才而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洪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8(28):114.
  [2]陈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65.
  編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