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提问技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敏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课堂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的意图所在,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充分体现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良好的课堂提问还可以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不断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良好的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发现规律的“向导”,更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信息与反馈源。鉴于此,
  本文以提问为突破口,从提问时要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联系新旧知识点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提问、注重反馈,适当追问、控制提问数量,提高提问的质量,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论等几点进行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分析
  课堂提问是很多教师都会采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喜欢在课堂上提问来检验当堂课的实际效果,提问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辅助手段之一,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与保障。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定能不斷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顺利地推动课堂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见,如何充分发挥提问功能,使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价值,需要教师掌握好提问技巧。
  一、 提问时要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
  课堂提问是新课程背景下重要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做更深一步的思考,数学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所有学生的兴趣点,抓住这些兴趣点加以提问。青少年都比较贪玩,而且数学这门学科对多数学生而言是枯燥无味的,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到“有理数”这一章小结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复习课,然后很多学生不认真听讲,进而导致听课效率不高。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做的是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可以将这一章学到的知识分成三类,即概念类、法则类和运算类,然后给学生规定时间,分组讨论,之后每组再选出代表,为其他学生讲解,最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总结。这样一来,远比教师单独总结效果要好很多,最重要的是还激发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故此,教师要以积极有效的方式策略进行提问,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提供支持。
  二、 联系新旧知识点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
  初中数学内容相比于小学阶段的内容系统性更强,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故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借助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前后贯通,把新旧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不断温故知新、化新为旧,并且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网络。其中,课堂提问则不失为一座联系与沟通新旧知识点的桥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能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识推出新知识,用数学学科的逻辑关系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点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主动去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运用不同的知识点灵活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训练发散思维。例如,在探讨关于梯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吗?”当学生回答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继续提问:“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迪呢?”待学生回答出中位线的性质后,继续提出问题:“梯形的中位线又有哪些性质呢?大家都知道吗?”这些问题正是结合了知识之间的类比与联系,串联成一个知识网,不断激发学生联想,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 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提问
  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是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从生活化的教学角度出发,设计出以书本知识内容为基础,又能使学生把问题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教学策略。比如,通过创造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猜想、推理、交流,使其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分析“圆环面积”的求法时,多数教师会利用这样一个较为典型的问题:“有一直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现在需要在花坛外修建一条宽度为1米的小路,则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呢?”对于初次接触此知识的学生来说,在思考这类题目时很容易忽略小路在花坛直径两边均延伸了1米,导致误认为大圆的半径为4米,这也反映出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尚有欠缺。针对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及生活实际提问,使这一问题的指向性更加明晰。可以先问小路修建后花园外围的大圆直径为多少?在此基础上,再提问环形小路的面积是多少?使问题带有较强的启发性,更有利于锻炼并启迪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 注重反馈,适当追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反馈是师生良性互动的基础环节,而师生良好互动则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础保障。诸多研究结果显示,在反馈过程中如果进行适当追问,会获得意想不到之效。所以,注重提问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并适当进行追问,是提升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进行“一次函数”教学时,在反馈环节要注重适当追问,这样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在讲解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定义时,很多学生也提出了“形如y=2x的函数,有什么特殊性”这一问题,我一一给予了他们肯定的答案:确实有其特殊性。然后再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其式子,试探一下到底有何特殊性?接到问题后,孩子们也开始了热切讨论,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正比例函数的问题。不难看出,这种及时反馈和适当的追问,对于课堂提问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把问题设定为主线,利于教师提问应用价值的体现,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 控制提问数量,提高提问的质量
  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使提问法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引导方式,问题的有效设置,能及时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问是教师在上课时常用的教学辅助方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不会是提问不断,有鉴于此,在提问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教学实践也表明,一堂课,如果提问过多,会导致教学的重点、难点很难突出,学生也很难掌握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故此,教师的提问次数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问题的设置也要讲究疏密有致,张弛得体,跌宕节奏也要有个合理安排。如此,才能改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师生之间获得良好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在一节课中,应该把最需要提问的问题精心设计成二三个小问题并设置成一定情景,让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到其中去思考、去讨论,这样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这样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的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多变地使用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论
  科学合理的应用提问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也只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论,才能更好地保障提问的价值。在评论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根据的评论。分析评价和归纳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对学习知识进行深化的促进过程。因此,在进行评论时教师要注意以表扬为主,多给予学生肯定,对学生能够起到鼓励的作用。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追问或补充问题。一方面,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回答一旦出现偏差,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找出思路中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补充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更深层次,探究更深层次的知识。
  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对提问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因为有效的提问使课程进度与学生理解相辅相成。培养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提问的能力,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知晓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而积极发挥在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也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才能让他们发现数学解题的乐趣,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全面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在此,仍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努力钻研教材,透彻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建问题,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探索,不断推动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高云.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1):35.
  [2]王小英.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8):197.
  [3]姚翠连.试论初中数学中的“差别教学”与“分层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S1):125-126.
  [4]陈思烨.“提”在恰当处,“问”出精彩来——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6(4):49-50.
  [5]朱安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6):178-179.
  [6]沈巧泉.紧扣主体差异特性实现有效问题教学——提升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學效能策略运用刍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5):200.
  [7]薛莺.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2).
  [8]杨成洪.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1.
  作者简介:王敏,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4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