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关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成为当今的潮流,人文关怀教育也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尤其受到大学教师的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的目标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转变为学生们内在的品德,从而提升个人的修养。这就需要大学教师们从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本篇文章主要从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关怀的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情怀;探究
  人文关怀的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断展现出来,教师们在课堂上也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者,他们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气质和修养,以及良好的内在品质。然而,教师首先要进行自身修养,从根本上了解并理解何为人文关怀,同时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达到教学的真正意义。为此针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关怀展开了探究。
  一、对现今大学课堂缺乏人文关怀而导致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在大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人文关怀
  在现今校园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学习知识的传播,忽视了人文关怀,在教师授课时,教师完美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殊不知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在教师进行分知识点总结时,只有教师在不停的运转,而在座学生的思绪早已不在课堂之上,教师得不到学生们的回应,学生也感受不到课堂的吸引力,于是二者相背离,课程难以开展。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禁锢学生思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思想情感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信心,并多采用鼓励关怀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想法,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甚至不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听到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不相符时,常是以批评代替鼓励,从而扼杀了学生们对上课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对学习的厌烦与恐惧的心理。与此同时,学生们过度依赖教师传授知识,从而降低了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们更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注重知识传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关爱,注重人文艺术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二、提倡人文关怀为主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一)大学语文教学与思想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正确教学模式,就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而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主要就是将人文关怀与语文课程相结合。以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它通过不同主题(比如生命青春、修身励志、乡土亲情等)对内容进行划分,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以文学体裁进行划分的模式,显而易见加强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一转变下,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堂绝不仅仅只是传授语文知识,更不再是死记硬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相反的,教师更注重学生个性的体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也开始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学环节当中,通过不同主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珍惜感情、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等美好的观念和思想。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也并不是为了应付学生而教学,教师的授课内容也不必仅仅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可以拓展同一主题下的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真正为他们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最终,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世界,在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
  例如:在冰心的《谈生命》中,冰心在文中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皆是生命成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互依存的原则,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与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探索分析,从冰心的写作背景出发,感受冰心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和作者一样的感受进行文章欣赏阅读,感悟人生真谛。因而做到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感体验,从而彰显出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关怀。
  (二)大学语文教学全方面贯彻人文关怀
  以教师对当代大学生的了解,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多媒体信息资料丰富,可以通过声音,图片、视频传达给学生们,增强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传播。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应用多媒体传授知识,给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同时多媒体呈现出各种生活场景,并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创造教学新鲜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们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讲解贾平凹《秦腔》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家乡方言入手,彼此感受不同地区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并向学生展示陕北的一些风土人情和衣食特色,让学生首先对陕北这个地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者,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些秦腔的片段,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播放,让学生对文章背景有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大学语文课堂富有生机,教师教学顺利进行,促使大学语文成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素养的课程。
  三、塑造健全人格
  (一)参与实践活动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大学组织的校园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例如:以大学语文课程为载体,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学生读书会,诗歌朗诵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交流的乐趣,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
  (二)贯彻人文情怀
  教师除了在课上进行教学外,课下也要与学生多交流,询问学生们是否遇到学习问题或者多多了解学生们生活中的趣事,学着倾听学生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如果遇到思想比较消极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以及生活中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和关心,主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学会成为学生的“树洞”,多倾听学生们想法和观点,教师要对学生所讲述的事情进行保密,学生相信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放假期间,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来家做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这在学生今后发展的道路上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鼓励学生交流
  在大学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比如让学生上台讲課,或者让他们分享读书感想,甚至是举办课堂辩论赛等,进一步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教师也可以加以引导,多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交流范围,多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有些事情并不是在教师的教学范围之内,但是一位具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无论在课内和课后都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校园的重要话题,近几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重视,心理健康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文关怀的关键之处。大学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知识学习,通过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且教导学生要有面对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
  例如:如果教师感受到学生心理有消极的变化,教师就应该经常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并给予力所能及帮助。这不仅只是为了体现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增加感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人文关怀不仅仅只是在语文课堂上或者教材中体现出来,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贯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大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文关怀,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的知识学习以及课后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这将成为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倡人文关怀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真正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林,李春华.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一人文一文化”内容拓展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2).
  [2]张玉能,张弓.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12).
  [3]赵江荣,王大桥,袁祺.大学语文与学生文化心灵塑造——大学语文价值取向三人谈[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9).
  [4]石承斌,黄忠昭.高校课程建设中的的人文素质教育[J].高教探索,2008,(5).
  [5]李瑶曦.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及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5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