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型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苏会芳 汪永伟 张玉臣 刘小虎

  摘  要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针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任务线索将关键知识点有机结合,通过任务实施和课程评价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构建形成良好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性学习;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0-0069-03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of Applied Computer Course//SU Huifang, WANG Yongwei, ZHANGYuchen, LIU XiaohuAbstract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is a practical course. In view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task clues are designed to organically combine key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ask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a good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n be formed, and class teaching effect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Key words task-driven; research-based learning;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1 前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当前社会对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精通计算机编程的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1]。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成为当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问题。
  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当前,国内的一些高校、中等职业院校均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构建主义教学理论,通过任务需求为牵引,将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和教学过程串联成为一个有机过程,可有效提高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要点展开研究,并对其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3]。其本质特征是将知识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分解,划分成一个个的阶段性任务场景和目标,形成一个以任务为主线的知识脉络,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的牵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从而促进知识原理、细节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4]。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决定了其特别适用于实践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5]。计算机类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授课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技巧,并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课程的更新速度也非常迅速,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知识的快速变化。任务驱动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课堂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未来自学新知识的基本技能,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靶子。教学目标分析是为了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导向,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和层次关系,为任务线索设计奠定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Visual Basi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和常用函数,掌握Visual Basic常用控件及其使用方法,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编写简单Visual Basic程序和阅读分析复杂Visual Basic程序,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调试技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编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建立对象化的计算机编程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将编程技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  学生特点分析是为了因材施教,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可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内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对于初学编程的学生来说,内容偏难。学生对于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继承等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对Visual Studio的编程环境也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初学时往往有畏难情绪,学习热情会受到一定影响。   任务设计  基于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分析,在教学任务设计上必须贴近学习和生活,从身边的事情入手,任务必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复杂、苦涩、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变为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并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让每名学生主动、充分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第一次课为学生布置一个大任务,设计实现一个商品电子销售系统。将该任务作為整个课程实施的一条红线,将Visual Basic编程语法的学习、控件使用、界面编程、数据库编程等知识点串联起来。每次课讲述的内容都是完成大任务的必备知识,每次课都使任务前进一步。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对任务进度与知识学习不断进行对比,使学生可以清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位置和作用,在不断对标中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践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技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差异会对实施的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任务的推进要保证每名学生都能从任务中体验成功、收获成果。基于上述考虑,在实施过程中,任务可以分为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设置都按照层级设置,由简单到复杂。比如:界面编程首先要完成窗口切分、控件布局与拖放等简单任务;在此基础上完成界面美化、动画窗口等较为复杂的任务;拓展任务中设置托盘程序、不规则窗口等任务。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基本任务,小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完成拓展任务中的一项或多项。
  任务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另外一个关键环节是任务实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将任务讲解出来,而是与学生一起研讨交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前期学习的知识,对分配的任务进行分解,找出哪些是对已经学习知识的应用,哪些需要去探索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任务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任务特点和自身能力采用几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动手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独立完成任务,最大限度调动自身能动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Visual Basic界面编程部分比较简单,学生刚入手时新鲜感比较强,而在完成一个控件后,就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示例模仿掌握其余控件的使用方法。
  2)协作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动手能力,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四人。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研讨交流将任务自行分解,每个人完成任务的一部分,在研讨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如商品电子销售系统整体上涉及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系统管理四个方面的任务,划分为对应的四个子系统,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一个子系统的开发任务。各个子系统的工作量不同,能力较强的学生承担相对比较复杂的子系统,并且肩负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传帮带的责任,能力较弱学生在同组同伴的带领下往往会取得飞速的进步,从而保证整个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在学生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做好监督工作,为任务的协作完成提供激励。通过课程平时成绩等考核手段对任务团队进行监督,给予积极协作的学生更多的正向激励,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树立协作学习的理念,从内心迸发出“我要为任务解决出思路,我要为团队做贡献”的想法,确保小组成员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3)指导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任务,学生难以独立完成或者不适于协作完成,这时可以由教师进行框架指导,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协助下完成任务。如商品电子销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整个大任务的关键,学生在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合理设计。在此情况下,教师指导学生绘制ER图,并根据ER图讲解库、表、字段、数据字典等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协助学生完成数据库设计。
  任务评价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任务评价从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个方面入手。
  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点应包括协作情况、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过程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从时间维度的全程评价,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效果反映得更为精确。在商品电子销售系统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总任务又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呈现,教师对子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协作情况等都进行记录,形成过程评价结果。过程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
  2)成果评价。正确、合理评价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成果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60%,包括基本任务完成情况和拓展任务完成情况两部分。成果评价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任务需要公开展示时,学生往往会投入更大热情,去挖掘、探索、解决更多的新问题,去展示自己完成任务的独特之处。同时,公开化的成果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交流平台。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任务展示中,各个任务小组不仅完成了基本任务,而且完成一些非常实用、有趣的功能,如库存不足时弹出进货提醒信息、对商品售卖量进行统计排序、对热销量商品给出进一步优化建议、对滞销商品给出进货警告等。
  4 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教学任务设计,任务应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需求。基于任务驱动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任务驱动,将课程中的语法学习、控件使用、界面编程、数据库编程等关键知识点有机结合,课程任务的分析、解决过程展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实施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利用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法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在实践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得到更多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兰青.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再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3):44-46.
  [2]徐宁,王玫.创新意识驱动下实验教学模式转型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2):220-223.
  [3]汪永伟,苏会芳,刘育楠.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5):35-36.
  [4]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71-73.
  [5]汪永伟,苏会芳,杨英杰,等.面向实践应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108-1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7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