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教学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满红 余义斌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学生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因此,众多教育工作者把对学生教学资源领域的研究工作当成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而学生的教学资源也从传统教育里有形书本教材变成无形互联网资源,甚至从非生命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资源的生命资源阶段。本文以学生教学资源作为切入点,分步论述了教学资源开发及当前开发教学资源所面临的挑战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教学资源  学习教材  教材开发  可持续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已然成为教学效率和深度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认识与使用教学资源,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学生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狭义的教学活动角度来看,教师们一般把教学资源的范围限定在与教学相关的书本、教材、教辅和教学器械等,这些教学的工具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传递的唯一媒介。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结合各类教学资源,利用它们结合学生实际的掌握程度,安排更贴切的教学方案,会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当前有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并且各种“情境课堂教学法”“过程教学”的全新教学课堂模式的兴起,使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几乎成了实现教学的基础。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开发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教育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既体现在它是当前课程内在素质,要谋求发展而提出的核心要求,是教师进行“情境教学”“过程教学”等辅助教学方式的基础组成;也体现在它是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强力剂。
  一、学生教学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互联网的碎片信息,为教学资源开发提供免费资源库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直观接触人,在信息化普及以后,并不难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给教学过程带来的冲击,当学生面临更加开阔视野资源时,对于教师教学的效率要求也不同往日。笔者曾在一个班级里做过调查:学生课后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第一求助的人是谁?结果表明百分八十五以上的学生喜欢借助百度、各类学习软件解决问题;有百分之十的学生愿意求助家长或其他同学;剩下的极少数,在前两个选项都不成立的情况下会通过电话或微信询问任课教师。这一情况和传统教学里把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情况截然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距离学生学习最近的人,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运用合适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帮助,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都比较依赖教师,教师几乎代表他们获取学习资源的唯一方式。
  但自从互联网普及之后,学生几乎都拥有自己的手机,都会上网,遇到不会的题目或是想拓展的知识点,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搜索来解决,不仅简单有效,还能避开教师的种种主观因素——教师可能会因为学生做不出题而责备,从而一定程度削减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找教师解决问题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则打破了这一限制。从这些角度出发,学生偏爱利用互联网解决学习问题是大势所趋。学生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一本书或是教师身上,他们当前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的手段等同于在教学中自动引入免费资源库,使得教学资源时刻在更新中,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开发。
  2.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了教学资源开发的活性
  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共同创建、更新教学资源。不同点在于,教师多是教学里的引导者、唤醒者,是通过间接参与教学过程来体现自我价值的;而学生的参与感则更直接,也更强,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效率。因此,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中心,必须从教学的各方面给予学生帮助,使得教学、学生、课程、成绩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升教学高效性,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求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强烈觉醒[1]。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转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已经相较以前发生深刻改变。例如,以前上课基本上是老师提问,学生才会举手回答问题,甚至大部分学生在老师提问后都不会自发举手。但是近两年,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学生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在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看法,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反而是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实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不自觉地充当了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并且比任何教材、教辅、参考资料都要生动形象,给教师提供最直接、最鲜活的反馈。同时,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接收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把学生当做教学资源一部分的同时,也激发了教学资源开发的活性,利于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更加得心應手地利用教学资源。
  二、学生教学资源开发工作面临的挑战
  1.多数教师对教学资源开发认知不深,实践能力较差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后,无论是教学研究者还是教师,都投身于基础教育课改这一工作中,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全面个性化教育。表面上看来,教师都懂得了“课改”的核心,但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转换更侧重于课堂环节结构的设计,而关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这一部分则比较忽视,这就导致虽然课堂的形式表现得更加多样化,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教学平台等辅助教学,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重心还是围绕着原先的教材和教辅,教师进行备课的依据依旧是教学大纲,并非学生的亲身需求[2]。这会使学生在教学资源与手段的落差中间,形成对知识体系的不信任,影响学习效率。
  虽然有少部分教师和学者逐渐关注到课程教学资源这一领域,但只停留在新教材方式的引用,以及加大对教学可利用资源的使用,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真正被教师运用到教学中的却很少。
  2.非生命教学资源到生命性教学资源的过渡
  范兆雄在《课程资源概论》一书中提出“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理论,学生对于教学的“整体反映”,也被看作是教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关键一项,并进一步对非生命教学资源向生命性教学资源过渡进行阐释。具体表现在:第一,对于学生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由于没有完整科学的研究系统,导致大部分教师长期以来形成“教材即课本”这一观念,禁锢了教学资源开发的进行;第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反馈才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制定、实施和修正的关键,教学应该跟着学生的实际感受走,而不是跟着教材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完成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改革[3]。回顾以往的教学活动,相信大部分教师都会有一个相同的感受——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把教学任务布置分配下去,学生的课堂完成度也不错,但是到考试测验的时候,偏偏成绩就是不理想,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普遍低下。实际上这就是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情况造成的后果。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时,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大部分是凭借着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以往的主观教学经验,忽视了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很少会有老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自发主动地去询问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教师要想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去调整教学进度,依据学生的反馈决定教学节奏,从而实现更有效率和价值的教育。   3.互联网教学平台信息的“有效处理”
  互联网的碎片信息,为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免费资源库。但是在这个免费资源库里的信息一定是对学生学习有用,可以带来用处的吗?答案是未必。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人生价值体系,因此才需要教师作为引路人引导。互联网教学平台虽然丰富了教师及学生对于教学课程教材的选择,带来更多可能性,但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其中,会对教学资源开发带来挑战的部分主要有:第一,教师对于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学生的动态,互联网学习平台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方便学生学习,但信息繁多杂乱,极易给学生带来误导。第二,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的觉醒,但判断力尚且薄弱,依靠学生自己无法对互联网学习平台上的信息进行有效充分处理。这时候需要教师以个人经验和阅历,引导学生判断并接收有效的信息,提高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和勘误能力。
  4.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之间的不平衡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产物,主要包括多媒体设备,在教学里给学生展示的PPT课件,以及插入教学相关的视频或音频信息等。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才能实现,但由于相比较传统的教学资源更为方便快捷,被大多数教师所推崇,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现在有的老师在备课时选择性忽略传统教学资源,但是传统教材及教辅都是以往教师工作经验的成果,尤其是教材,更是对学生的应试成绩起到决定性指导作用,过多地依赖信息化教学资源,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轨道偏离。
  三、学生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1.平衡教学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
  要想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首先要做的就是平衡教学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对“课程资源”的固有印象,明白教材并不仅仅代表着如课本教材、习题集等单一的文本教材,还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反馈、对于教学的理解等一系列动态的生命体验式教材。学生应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所要依据的核心资源,只有明确这一认知,教师才会把教学资源的开发落实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地方,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生态循环,提高教师、教学资源、学生之间的流动性,创造更融洽的学习体系。
  2.建立科学的教学资源研究系统
  对于学生教学资源的研究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它是连续的、可持续的、复杂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完成。教师们在从事这项研究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具备一定的耐心,并且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研究系统。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时代已经改变,学生也早早做出选择,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以往可以对教师“灌输式”教育言听计从的学生,他们有了更多自我的想法,有众多可获取教学资源辅助学习的手段,这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教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应该先学生之学而先,在学生了解之前就对各类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可接收的教学资源信息进行有效处理。
  3.充分发挥资源的可利用性
  当前学生教学资源开发整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类是基础课本教材及相关教辅,第二类是学生可接收利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信息,第三类是以学生为开发主体的生命体验式教材。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过程中,所需要做的第一步是明确这三类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谁强谁弱的问题,教师不能因为互联网资源信息多样更具生动性就全然忽视其他两种的作用,更不能因为课本教材教辅枯燥就舍弃这一资源。相反,课本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教师只有遵从各类教材之间运用的整体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可利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完成教学内容要求。
  总之,虽然当前学生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相比较传统教育时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最终要寻求的并不是短时间内的进步,而是长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在研究及开发教学资源时要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争取每利用一项教学资源,都确保其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有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实现教学资源的可持續开发,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秀娟.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课程资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 吴文胜,董亦君.有效利用学生课程资源的问题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3).
  [3] 范兆雄.课程资源的层面与开发[J].教育评论,2002(04).
  [4] 陶月仙.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03).
  [5] 林俊.学生认知差异:有效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J].教学与管理,2008(09).
   [作者:满红(1974-),女,辽宁大连人,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副教授,博士;余义斌(1966-),男,湖北京山人,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