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探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语文学科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小学语文,其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所以也称之为工具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便是读和写,这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何为读写结合?从字面意思便能理解,就是阅读和书写的结合。但从深层次分析,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紧扣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将课文内的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展开教学,使阅读和写作相互影响,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新时期发挥出更新的生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涉及两个重要内容——阅读和写作。特别是阅读教学,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进而应用到自己写作中,这也是最终的目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阅读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拿准每一个字的发音,也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进而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吸收。但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制定明确的读、写目标
   与其他年龄的教育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语文的实践与应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需求进行读写结合实践,在充分考虑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与身心特点的同时,做好明确、切合实际需求的读写教学目标。在实行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约定与划分。在这里要特别做好对家长的引导工作,让家长能够通过教师罗列的阅读材料要点,帮助学生选择课后阅读材料。最后,教师还应考虑到小学生自制力弱这个现实因素,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特点心中有数,才能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终实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二)以名家名篇进行仿写训练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构思方面结构流畅,在语言的表达上面更是运用了多重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熟练阅读、朗诵、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续写、改写、仿写等手段提升写作水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深入研究一些优美的语句和段落,在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结构后,为学生布置恰当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专项训练。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改写,不仅能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与掌掌握,还能提升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综合应用能力,能为日后他们独立写出一篇篇优美、感人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读为基础开展续写、改写专项练习
   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都会选择一些富有悬念的文章作为课文,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加以感受、理解。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开始阅读时做好标记,看到悬念部分时进行思考和想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到这些段落时,合上书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下面会发生什么事。这样学生就能在接收到学习任务时展开联想,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写作。这种方式下的作文能在紧密融合教材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对语文学科的喜爱。
   (四)通过“实战”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完善学生对读、写重要性的认知,并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首先,建议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钟,让学生按学号走上讲台,通过朗读、背诵一些精挑细选的段落与诗句进行互动,对于一些优秀的片段,教师还应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并布置相应的读后感作业,以此促进读写能力的融合应用。其次,我们还应当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好“公共图书馆”这个媒介,并摘录一些名家名篇,使学生在养成写读书笔记习惯的同时,找到读写结合的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将读与写融会贯通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及专业水平,并通过总结实际教学经验提升读写教学能力,最终完成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成刚.关于高校小学读写能力培养的探讨[D].河南教育学院,2013(4)
   [2]程刚、张晓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建设[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1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0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