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花尉攀 李凯峰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应用型的职业人才,以有效衔接社会需求,实现职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也即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助力社会发展,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而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支撑,其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社会的效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针对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基点,透过校企合作现状进行针对性创新,以彰显职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3-0130-02
  1 引言
  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增加了优胜劣汰的速率,也对现代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尤其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和升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普工型人员的需求量呈现递减趋势,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如何在企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之间搭建桥梁,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注重理论教学,主要特征是教师教学生学,弊端是重理论轻实践,使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断层现象。
  目前,社会、企业急需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专业技能人才。为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该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导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通过与企业协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早日熟悉企业岗位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应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谋求发展优势,快速适应岗位,也让企业在其中获得应用型人才竞争的成本和差异优势。
  校企合作作为连接企业需求和人才供给的桥梁载体,其能够融合双方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辅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实现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双向提升。为此,结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透过其现存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有效创新,是未来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路径。
  2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把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探索各类教育的特色发展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是开放性、共融性的,需要融合校内外各类教学资源,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引入专业对口、岗位适宜的企业,是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及技术革新等多重变革,人才培养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应用人才培养需求,成为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首要难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势和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认清社会需求的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才能突破瓶颈,实现创新性发展。而目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应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带动当地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同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加强顶层设计,巩固优势特色,努力补齐短板,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并落实国家倡导的,在满足学生“有学上”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学生“上好学”的迫切愿望,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从高职院校培养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在生源日渐紧张背景下,许多院校在招生时为了吸引学生,设置专业名称很夸张,与企业、社会需求不对接,空有其名却未见其实,专业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的内容普遍化、不具体、不突出、较笼统,造成学生入职后需要二次
  培训,浪费入岗时间,也从根本上抑制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2)很多院校的教学大纲千篇一律,教学内容也几乎相似,不能突出专业特色、学校特色,培养的人才如出一辙,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不仅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使得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无法彰显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和本质;
  3)在基础与专业课程设置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多数院校在设置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内容時,均将着力点放在理论课上,理论课过多而实践课过少,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4)评价方式单一,单纯通过卷面考试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去学习理论知识,甚至产生背书本的现象,考试一过,背的知识逐渐遗忘,到毕业时竟不知道自己到底会什么;
  5)学校实习的软硬件环境不够完备,资源过少、单一;
  6)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师学历普遍较高,理论基础较好,但是缺乏企业锻炼的经验,实际操作经验几乎为零,实操技能也不过关。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到的理论知识能转化为自身本能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团队教学法等,在考试中加上实践考试,动脑动手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面向实际,突出能力培养,在很多发达国家,培养人才十分注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应用型学生毕业入岗后直接进行操作,教学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岗位需求达到同步发展。建设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训练条件,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做到软硬件结合。所谓基本硬件设施,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训基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保障,同时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推动产学研在更深层次上的结合。
  德国实行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且这些人才是直接面向生产一线的,把“双元制”的教学思想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应用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说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以技术应用性强和学制短而见长。同时,德国的人才培养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不按学科培养而按照工程领域和技术工艺领域去划分专业学习,并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进行集中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与地区经济紧密挂钩,具有很强的地区特色,尤其注重扶持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使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起到双重主导作用。   美国应用型大学采取的主要模式是将技术教育大学和技术学院、社区学院、工程教育相结合,实际也是一种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
  国内很多院校也在逐步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就是典型实例。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由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共同办学,学校与企业本着学产研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联合办学,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发挥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特点,积极和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连接,强化专业化和工程化特点,培养企业需求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同样,企业也是最大的受益方,因为企业健康有序蓬勃的发展离不开高品质优秀人才的支持。
  3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以往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并认为是教学环节的技术性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表明培养高技能人才应该是全新的培养过程。
  首先,创新的关键在于理论先行,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应用型的职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着力点,且重点突出技能这一特色,重视学生顶岗实习,通过与企业协同合作、共建,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师资资源,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体验,丰富应用知识,提升应用能力与经验,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熟练岗位工作,以最大限度缩减岗位适应时间。
  其次,重新定位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以教育为主,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理顺学校与企业关系,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应该是创新改革的重点。同时,校企合作模式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教育适应经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体现过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应明确各自的职业和发展需求,分工协作,基于应用型人才的高效、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创设共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再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可操作性。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以学生未来工作的岗位需求为切入点,同时对专业的设置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学校已经设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基础上根据需求可以加设专长课程。同时将传统的试卷考试逐步转化为实操等开放形式,考核人员不仅有教师,还有企业人员,体现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最后,校企互为资源,共同发展。很多学校面临实习基地不足、实训场地受限制、实训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困扰,而校企合作能将企业的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和实训项目及指导教师。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的好处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战略意义上,学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及时运用到企业生产中,还可为企业储备一批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促進企业的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
  4 结语
  总之,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学生毕业需要寻求工作岗位,两方合作各有所图又各得其所。校企合作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一个对应企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毕业时可为多个企业服务,也就是说培养的是一批技能人才,解决的是多个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为企业战略布局、储备人才提供了广阔前景,是学校、企业和社会共赢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史士本.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1(6):15-17.
  [2]姜华斌,张新民.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6(4):94-97.
  [3]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49-55.
  [4]龚迎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与分析[J].时代经贸,2013(19):138.
  [5]赵甲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7):135-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1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