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就当下的整体教育形势与就业形势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考查,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当下社会是一个讲究实践能力的社会,拥有极高的综合实践的人才会受到格外的关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阶段便打好基础,为日后发展做准备。
   关键词:综合实践能力;教育主体;实践操作
   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阶段最缺乏的能力之一,传统应试型教学模式倡导教师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对学生采用“强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存在弊端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被大量的理论知识“围绕”。为应对各种考试,将理论知识全部强行印在脑海之中,对知识本身的应用浑然不知,最终导致实践能力低下。研究性学习则不同于传统教学,不再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之中学习和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
   一、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
   如果要制定出合适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策略,首先要对“新课标”具有一定的理解,并且要把握住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这样有了目标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优化。对于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2)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基本理念方法的渗透。(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意识。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在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综合实践能力固然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尽管当下教育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基础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学生拥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才会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面对各种突发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之前,一定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夯实工作,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后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也应该做到由浅到深、层层递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之中的内容。一旦有了扎实的基础之后,综合实践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操作依据。
   2.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体系之中,学生应当占据最终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方式的制定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也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人方面及学习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导致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出现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格外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教学。在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之前也要带领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即使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应当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3.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中,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小学综合实践能力教育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水准的主要路径。现今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进行教学中只能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拓展书本以外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重点在解题技巧的解说,因此让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不到提高,所以小学综合实践能力教育的发展中一定要改革传统教育,加强人本理论的应用。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理解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把之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进行转变,大力發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创建新的学习环境,最大化地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效用,并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喜欢上综合实践能力,并了解到综合实践能力的价值。
   4.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知识与操作的关联
   注重学生对综合实践能力知识的接受度,一般都是从简单到困难,再从浅到深的系统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都是一些新的内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学生唯一能够借助的便是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一些应用知识,这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但由于学生学习阶段对知识的转化能力不强,很难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起实践与知识的桥梁,并突破重点与难点。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把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引进实践活动之中,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再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开展加以完善。
   5.综合实践评价全面化
   把评价的功能进行优化,从“筛”变成“泵”,发挥评价具有的激励机制、积极的引导功能;对评价内容进行改革,注重过程、情感、个性与生活实践能力;并改进评价方式,使用实践活动评估等方式进行主体的评估,例如教师、学生等都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反思、质疑,让评价从被动变为主动,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育学生的认知能力,“互相评价”是师生与生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之间的感受是直接与真实的,让同学们互评可以准确找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逐渐完善。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推广,目前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急需改革教育理念,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效用,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培养,以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晓东,孙建,程继贵,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24-25.
   [2]陆峰,魏春雨,高龙飞,等.基于项目意识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机械制造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315-319.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