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方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方法为重点,从强化教师将数学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意识、以数学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渗透数学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目前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学都存在着很强的急功近利思想,只教数学运算的方法,为应试教育而学习数学,反而忽视了数学自身的魅力。数学文化也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但是却被大众忽略了,导致数学教学给人的印象都是呆板枯燥的,难以提起學习热情,应当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当中,提升数学的趣味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一门十分典型的具有很强理性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也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与背景。加强对数学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将数学内容融会贯通。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是学习的基础,在此阶段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可以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是顺应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数学的教学内容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数学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也愈加重视,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脱离了文化,学科也不能进行良性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该学科的文化必须要参与到其中来,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又可以增加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数学理论得到更好的诠释,最终使数学学科得以发展。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文化进行渗透是必要的[1]。
   在教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还顺应了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数学是小学教学活动中占比较重的几个学科之一,教学及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整体学习情况。但由于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抵触情绪,使老师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所以如何将数学课堂的学习气氛调动起来就成了首要难题。而如果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便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展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好更快地解决数学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求知,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一定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的数学课堂。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
   (一)强化教师将数学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意识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只是将教学内容机械地传达下去,将既无法达成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师的素质教育提出的严格要求,也无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对教材内的专业知识做到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有助于数学教学的数学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将课内知识与小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数学文化将知识生动地传授下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数学精神,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抱有兴趣。教师应该有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之中的主观意识,将思想教育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
   (二)以数学教材中的素材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1.录入数学史料与名人逸事
   数学是一门极为深奥的学科,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名词概念,都是无数数学先辈呕心沥血反复试验与验证才得出来的,又是他们因为对数学的无限热情以及前赴后继的精神才使这一学科得以传承下去。其中的每一个符号都蕴含着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痕迹。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对公式的机械复制,而应该是数学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略数学文化的无限美感、提升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潜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还原当年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理论的坎坷历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内容的发展轨迹,明白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具体而言,可以将一些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寻找当年的历史名人,列举他们的名人逸事。
   例如,在讲述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将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进行讲述。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根据长期观察,创制出一篇新的历法——“大明历”,并且还对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做出了注释,又编写出了一本《缀术》,但是他最杰出的贡献还应当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在长期的钻研下,经过了反复的验证,终于求得了圆周率应当是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成了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再如,在讲述到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时,可以将阿基米德在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时,还在说“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为纪念他发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均为外切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三分之二,而将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这一图案的故事进行讲述,以体现数学历史上的各位数学名家对于数学的奉献,从而建立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敬仰之心。
   2.挖掘数学美感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3]这句话充分地肯定了数学所具有的美感,这种美是一种理智的美,它与艺术美、自然美等美感不同,它并不是美在外在,而是美在内涵,美在对称性、规律性、抽象性以及统一性。例如,圆、等腰三角形、矩形、等腰梯形都具有对称美;各种数学定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都具有规律美;数学学科与内容并没有具体的形状,一切都是理论知识所构建,体现了抽象美;而一些计时法、进制法则是规律美的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充分领略这些美感,在对美的享受过程中充分理解知识、吸收知识,使教学内容深深地在学生脑中扎根,提升教学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    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连接,就能使学生对数学内容更加理解,明白数学的实用性,减少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也能够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反复利用知识,也能够掌握得更加熟练。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时,可以充分将生活情境引入,开展一个购物游戏,令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对“元、角、分”进行充分认知;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借助生活中具有三角形结构的道具进行展示。总之,要时刻对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提高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渗透数学文化
   1.创设教学情景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对课堂情景的创设,注意数学文化的渗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要注重正式开始讲述知识之前的课前导入部分:在讲述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以此题作为引入,向学生抛出问题,讲述有关鸡兔同笼的名人轶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受到历史文化与数学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2.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不应该是呆板的纯理论的讲述,而应该在讲述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实践,证明数学理论的正确性,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还能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了解得更为扎实、透彻。比如在讲述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放出圆柱体的三视图和立体图,再给每个小组发几张硬纸板、圆规以及安全剪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个圆柱,使学生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圆和一个矩形所构成的,经过自主动手之后,学生必然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深刻,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解决问题过程
   数学并不只是死板的运算,而是应该应用于实际,真正帮助人们去解决问题,并且还要尽可能简便地解决。想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就必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保持清晰的思路,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比如在讲解田忌赛马时,可以先陈述问题,不公布答案,令学生自想解决办法并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循循诱导,将正确答案公布,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策略的重要性。
   4.学生讲解、小组互助
   在课堂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起到主导的作用。想要将数学文化渗透进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选择使用让学生进行讲解的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我,给学生体验教学的机会。这需要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准备,在学生讲解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经历搜集资料、讲解、交流、感悟的过程,这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还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最终使教学内容得到完美传授。
   5.在作业布置中渗透数学文化
   作业实际上是课堂的延伸,虽然新课改对书面作业做出了新的规定,但是仍旧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手工作业、实践作业来实現对课堂数学教学的延展,并且布置这种书面以外的作业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使数学文化真正渗透到课堂中,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趣味性极强的学科、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展示数学这一学科的独特风采,而拒绝刻板枯燥的数学公式的填鸭式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建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学周刊,2016(29):84-85.
   [2]周志生.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考试周刊,2017(58):119.
   [3]曹玉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4):114.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