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正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的小学生大多具有叛逆心理,对于外界的奉劝往往产生抵抗的情绪,正因为其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德育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难免会遭遇学生的冷漠相对,学生对于德育教学内容也深感枯燥,因而小学班主要善于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降低学生心理上的出现的厌烦情绪,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内心需求,从而拉近师生距离,更好地进行班级德育教学工作。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1.班主任德育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教育中,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依然采用“填鸭式”教育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也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观念束缚,课堂上小学班主任在滔滔不绝地讲授,而学生却对讲授内容毫无兴趣,从而让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与班主任意愿相违背的事情。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强制点名的方式进行回答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对德育教育的畏惧心理,也难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或者学生在课堂下开小差或搞小动作,从而降低课堂中的枯燥感,但这在小学班主任看来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小学班主任对于班上同学的个别行为采用一而概之的评价方式,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班主任的管理热情。
  2.缺乏對学生心理的关注
  正处于幼年期的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理,但很多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注重维护小学生的自尊心理,甚至对其稍不合规范的行为大加指责,完全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在课堂氛围沉闷的情况下,有些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则在课堂上点名批评甚至大声责骂,这种行为将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同时也可能让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德育更加的难以开展。
  3.德育教学活动形式枯燥无味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偏向于理论化教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德育知识传授,而忽略德育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也难以调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例如,对于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其更多看到的是生活中存在的黑暗面,因而作为小学班主任就应组织开展更多的阳光型活动,让其意识到世界上美好乐观的一面,从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措施
  1.形成新型德育观念,重视以人为本
  新型德育教育观念要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创新,将更多的创新元素融入德育课堂教学中去,让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强化自身对心理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充分洞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小学班主任教师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善于坐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拉近师生关系。
  2.注重学生心理
  学生心理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因素,因为学生的心理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性格和爱好也不尽相同。因而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德育教学水平,小学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敏锐观察,了解其内心需求,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沟通是了解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因而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学会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某同学的家境贫寒,母亲还患有精神病,对于这位同学而言,在学校其更希望受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待遇,而不愿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因而其对家境的问题会选择回避,作为班主任就要认识到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委婉地转移话题,从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可以根据这一事例对其他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教导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从而提升其德育水平。
  3.活动形式
  枯燥的理论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因而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将德育理论知识与活动实践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德育教学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小学班主任组织开展“好人好事”小组评比活动,通过活动中的竞争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风气败坏的事情形成批判态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共赢精神,也可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并发布合作任务,让其在相互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责任编辑 黄博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