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牧图文让想象具象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贯穿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内阅读使学生得法,课外阅读使语文学习更丰盈。本文以《小真的长头发》为例,将课内文字游牧至课外绘本,进行有效信息整合,让想象具象化,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游牧阅读;游牧图文;想象;具象化
  阅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贯穿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理念。”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光光依靠课本上的几十篇课文内容,那是杯水车薪。课内教学需要游牧至课外阅读,进行有效信息整合,才能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何为“游牧阅读”?游牧,是游历与牧养的简称。游历是过程,是以无拘无束的漫游心态,经历阅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思想体验和语言体验,牧养是目标,在各种形式的游历中养育出阅读兴趣和能力,养育出新的精神生活品质。这与以往的精耕细作的“圈养式”阅读和放任自由的“放养式”阅读不同,其以开放、自由、多元化的阅读心态为基础,以师生共同在阅读中游历情感,想象和语言,牧养儿童阅读兴趣、能力和精神生活品质为目标。
  故而,游牧图文,则是诞生于“游牧阅读”的大背景之下,把课内的文加之课外的图,综合感知,让学生的想象更具象化,大胆的同时,不乏合理性。
  一、 依托课文,挖掘想象支点,促进想象萌芽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小真的长头发》,这是改编自日本的高楼方子的一本同名绘本。课文从三个好朋友在圆桌旁的谈话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趣的问答,使整个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真大胆的想象使得故事发生数次反转。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托课文文字,挖掘想象支点,发挥孩子个体想象的魅力。如:在圆桌谈话后,让孩子们猜猜看,小真的长头发到底有多长?了解了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相同或不同之处时,再次发挥想象:小真的长头发如何能“钓到鱼”?她的长发要如何编织?鱼饵放在哪个位置方便鱼儿上钩?小真站的桥离河里有多高?鱼儿上钩后,这些鱼最后怎么烹饪……
  借助文字,孩子们可以想得很细致,想出画面。还能在这样想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拓展,如小真的长头发除了“钓到鱼”“套到牛”“当被子”“晾衣服”等功能,还能做什么?鼓励学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态我不谈”,大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散思维。
  还能再寻找想象支点,说说你最喜欢小真长头发的哪个功能?并说明理由。拥有长头发后,小真会不会碰到什么麻烦事儿?在对比学习中,学生的想象更加具有逻辑性。想象在字里行间穿梭,也在细节之处生长,想象的世界极具画面感,又具声色。
  二、 连接课外绘本,开拓想象思路
  如果从一开始,就由绘本介入,那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势必会大打折扣,“绘本的画面其实是一种结论,而且是一种源自作者的单一结论。读了图再读文字,会对学生自由的、多元的、扩散的想象,形成一定的干扰。”
  《小真的长头发》早在2010年就出了同名的绘本,文字和巧妙,图画也很精致,二者配合得很巧妙。想象可以很大胆,但想象也可以借着绘画落地,同样的,如长头发可以用来钓鱼这一想象,孩子们对文字已有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加之绘本图片的展示,可以印证自己在本文学习中的想象。
  生活中,很多孩子可能会有跟着大人去钓鱼的经历,那么每次都要带上一系列的工具,可能是钓鱼中最麻烦的事情,但是,小真的长头发可能给我们提供各种便利,而长头发和钓鱼绳又那么相似,这时候,你不得不赞叹,作者的神奇想象。
  这样还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小真对长头发的想象其实都是基于现实生活实际的需要,夸张中却也合理,趣味中又有依托。
  故而,孩子们在对文字有了充分感受之后,教师伺机呈现绘本美图,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想象与作者进行对比,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里,截取最需要、最有趣的部分,把自己的想象具象化,让长头发随心所欲,可以当被子盖,被子松松软软的,感觉已经上身了,这样盖着还不容易着凉;也能帮助妈妈“晾衣服”,解决了阳台挂满琳琅满目衣服的问题,也能满足自己的看书需求,一边感受衣服随风舞动的自在,一边还能心无旁骛地看书,还能赢得妈妈的奖励,一举三得。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能借机了解作者的想象思路,如:在对“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些什么”再次进行想象时,就会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拉回生活,是具象化的,饱含孩子的天真个性,又带有浓浓的烟火气息。
  所以,在读完文本之后引入绘本,让阅读的趣味在图文并茂的形式中得到延展,让产生的想象与阅读感受得到升华,让想象中的理性和感性得到更完美的结合。
  三、 增加同类绘本阅读,让想象得以丰满
  想象因为一本书而停止,那是很遗憾的,借着《小真的长头发》,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游牧在同类绘本中,夯实孩童想象的能力,让孩子们的想象更上一个台阶。《米莉的帽子变变变》是日本喜多村惠的一本绘本,主人公米莉把生活中见到的美好事物想象在自己的帽子里,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也让图文的结合,使想象具象化,这是想象的再现;紧接着,小米莉想象出了周边未有的事物,如:走在公园中的她,是不是可以增加一顶喷泉帽,美化了周遭环境,这是想象的再造;此外,小米莉想象着周围的每个人头上都顶着各自独特的帽子,想象借着文字和绘本的共同协作,让想象有了载体,这是想象的转化。
  最难的,应该算是想象的创造了,这一顶帽子,在小米莉的想象世界了,有了他的生命力,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娱乐,可以陪伴。这是一顶想象的智慧之帽呀!
  想象不要停,玛丽·荷·艾斯的《在森林里》也能帶着孩子们想象森林里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动物为友。想象还能借助着电影具象化,借着科技的力量,把自己想象成《神奇四侠》中的“神奇先生”“隐形女”“霹雳火”和“石头人”,拥有超能力,想象一下,你愿意拥有哪种?你拥有这种超能力后,会做些什么呢?   游牧图文,不停地刺激孩子们的感官体验,不停地开发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的想象时而升空,时而落地,更加具象化,颇有意义。
  四、 趣味仿写画图,指导想象表达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爱说不爱写。为此,如果在说与写之间设计一个有趣的“画想象”的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孩子们会十分感兴趣。
  故而,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作为教师或者家长,可以适度地引导孩子,在想象的同时,可以尝试学习作者文字的排版,句式的组合,“能‘为想象配个图’,能‘为图画配上有趣的文字’,能尝试‘出一本绘本’,这是极具诱惑力的挑战。”
  例如,在教授《小真的长头发》一文中,我首先鼓励孩子再读课文,尝试发现隐藏在各个段落、各个页码间的写作密码。孩子们大多能发现作者在段落间写作的共同点,发现这几段话不仅开头相似,还都用上了表示条件或者假设的关联词,而后是对各个功能的具体描写。此外,经过想象力的训练,对于把想象落地于纸面,就相对于之前的能力来说,就容易多了。
  孩子们了解了高楼方子借小真长头发的丰富想象力与写作密码之后,也模仿了作者的句式,对小真长头发的功能进行了大胆想象,他们认为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作为梯子、能够画画,制成木筏,打包行李,迷路时顺着头发找到家,充当拉马绳,当作登山绳,可以用来荡秋千、放风筝,当鞭子,做滑索,加上磁铁就可以变身蜘蛛侠,还能做鸟巢,跳皮筋、拔河等呢!所有现实完不成的事情,孩子们都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得以实现,还能把想象具象,都有了自己的小小绘本集,这是孩子们创造力想象产出的结晶。
  这样的实践,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锻炼了思维,锻炼了写作,学会了表达,也提升了绘画功力。
  所以,在我们看来,绘本,可以不是单纯地供我们表面欣赏,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跟着作者一起去想象情节和画面;二来,可以一遍两遍三遍地读绘本,找找作者的创作密码,学习作者的写法,模仿创作。三来,还可以拓展延伸,同类别拓展,让想象飞一会儿;四来,借着作者的图文,进行之想象的创作,将想象具象化。
  “游牧阅读”植根课堂,却是“游于外”而“牧于内”。就像《小真的长头发》一样,找寻生活与教材的“连接点”创造课内阅读与课外绘本的对话情景。“游牧图文”不是一个教师给予甚至塞给学生的既定结果,而是一个需要学生必须在亲身阅读和想象中才能经历和拓展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用课内阅读去叩开课外阅读的大门,用课外阅读充实课内阅读,那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实践探索[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2011:10.
  [2]何捷.课文源于绘本怎么教——以统编三下教材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9:1.
  [3]唐湘飞.图文勾连 让奇趣想象具象化表达——第五单元《小真的长头发》教学片段与反思[J].小学教学设计,2019:4.
  [4]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實践探索[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2011:10.
  作者简介:黄佳,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