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概念属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之一。作为教师,想必大家都十分关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这一内容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教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解读,以期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更好地构建概念,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概念大多是通过给出的具體模型以及实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这些图形的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最终抽象地进行概括的形成。其主要概念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几何体、平面图形自身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关系和它的变化,这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由于小学生心理、认知等等还不成熟,对于复杂的几何图形概念抽象性的掌握不是很准确,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去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有效且正确地对几何图形的概念进行掌握。
  二、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具体教学方法
  (一)让抽象的几何图形直观化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空间是让他们最头疼的事,儿童时期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未能完全发挥,因此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事物往往都无法理解。那么,如果想要小学生在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产生学习兴趣以及爱好,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空间想象力的发育特点去找到较为适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1. 借助道具
  小学生因为思维空间想象力发展的不成熟,因此在他们的脑海中不存在三维立体这个形象,从而导致小学生无法理解三维图形里想要表达的各类意思,若是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对几何图形在脑海中有概念化的表现,那就需要使这些图形能够更加形象化、直观化。教师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应该充分地利用一些道具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学生在实物中去感受几何图形的奥秘,之后再让学生将实物的不同面进行观察,从而和书本知识内容进行对比找到正方体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个棱,教师在通过这种较为直观的物体展示之后,去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物品看到几何图形的本质,开发学生大脑。若是在没有几何图形实物的情况下,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往往不够具象,这样做既可以发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图形概念的理解。
  2. 借助现场操作手段
  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对于几何图形的教学也是如此,在课堂中老师若是把几何图形的具体概念在当场给学生进行操作讲解和展示,往往能够收获更大的效果。小学生因为心理、思维概念等不成熟,往往对这类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概念会感到有些迷茫,因此不知道该从何处去进行学习,若是老师单凭课堂上的内容讲解就想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概念进行了解往往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采用较为直观的操作方法,并且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这样才能够收到更直观的成效。例如,在学习“体积”的时候,因为学生没有办法去想象在水中放入物体,体积就会出现增加这一概念,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现场拿出饮料瓶子进行实验,当瓶子里面的水装满之后,再给里面放入一粒石子,这样水就会马上溢出来,而那些溢出来的水所占的体积刚好就是这个石子自身的体积,若是这样做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教师就可以多换几样东西去进行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放入的物品体积大小不同,溢出来的水的多少也会不同,这样一来“体积”这一概念就能够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加深对“体积”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一起去回忆小学课本中学习过的“乌鸦喝水”这一内容,还有平时我们洗澡的时候,人进入澡盆以后澡盆的水就会出现上升的情况,举一些与日常生活较为相关的例子,这样会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引入电子教学手段,降低理解难度
  因为小学生所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较为有限。因此,教师要进行具象的展现才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几何图形,那么,在课堂中引入电子教学的手段,是非常好的方法,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将抽象的几何图形和空间知识有效结合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还能够降低几何图形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得教师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平移”这个概念时,首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几组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平移现象:像地铁的滑动门、升国旗、传送带等等,然后还可以制作CAI课件,在几何画板上面去向学生展示图形平移的过程,这样一来就可以生动形象地去向学生展示“平移”的概念。那么,在进行“旋转”概念的讲解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的脑海中能够建立起全面的空间概念,这样的做法会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顺利。
  (三)抓住几何图形特点,促进学生获得概念
  在进行几何学习的过程中,其中很多概念都是几何图形概念,那么,伴随着这些几何图形,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往往学生在进行几何问题解决、几何概念回忆的时候都会联想到与其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概念以及相关图形联结这一思维。
  1. 利用图形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在学习几何图形概念时,其概念的表述是非常严格并且确定的,但是与其相关的图形规则常常有多重位置以及形状。在这里我们所讲的利用图形变式中的“变式”所指的就是概念具有肯定性,而变式也是在一个具体概念里面本质特征相同但是非本质特征不相同的一些例子,这些例子本身的概念都属于正例,但它们所表现出的非本质特征往往略有不同。例如,在进行“互相垂直”这一概念的教学时,因为思维定式作用下,学习往往会习惯于竖着去理解这一概念,过直线外的一点作为垂线,并且常常习惯在水平方向去作画。往往当直线的位置、方向发生变化时,学生就容易出现错误,这也是为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画错三角形的高,其中也包括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鉴于此,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互相垂直”这一概念时,一定要充分地为学生提供变式材料,让学生去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项本质意义之后,对“互相垂直”的概念能够抽象概括。另外,在教学生认识并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时,教师不仅仅要在标准的图形中进行,还要在变式图形中进行,最后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这些图形的异同,帮助学生去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并且明确其本质特征。   2. 发挥表象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克服重抽象、轻表象的这种倾向,要充分地借助直观感知、抽象概念都是离不开表现建立的,从而在进行几何图形概念教学时帮学生去建立表象,不僅仅要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可以帮助理解的直观感知材料,去引导他们通过直观材料去获得表象,还要帮助学生对其所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整理、概括、提升,去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材料的特征去复述和描写,然后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若是能够在其直观感知中建立表象,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表象作为抽象的桥梁作用。例如,在进行“圆柱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学生在进行观察、操作之后充分感受到了圆柱体的特征以后,教师应该去引导学生闭眼回想自己观察圆柱体的这一过程,然后再去思考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己还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然后让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学生可能会说出柱子、铅笔、油桶等物品,教师先不要着急去给圆柱体下一个定义,此时要做的还是去引导学生进行表象加工,让他们找出这些物品的特征,然后进行回忆,并对圆柱体的特征进行口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圆柱体的概念。
  (四)强化数学操作活动,形成空间观念
  小学生图形概念以及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老师的讲解,也离不开其自身的经历。当学生亲身经历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画一画的整个过程,才能够真正地形成图形、空间的概念。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时,圆柱体表面积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一个教学难点,那么,若想让学生感受圆柱侧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具体关系,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可以先准备一些纸质的圆柱体,让写上将其拆开,看看自己都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往往非常乐意去参与,这样一来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当学生拆开圆柱的侧面时,会惊讶地发现展开图竟然是长方形,那么,经过学生的亲手操作,其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不仅能够记住公式,也可以加深“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认识。
  三、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的方法,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能够急于求成,要根据孩子们的自身特点出发,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热情和趣味的课堂中去学习几何图形概念,为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业春.试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方法[J].名师在线,2019(19):59-60.
  [2]丁菊秀.探究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几何图形概念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86.
  [3]赵光尧.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169.
  [4]王海英.“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6(2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