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艳华

  课例研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课例研习,内接教师的课堂教学一线,外联教师自身的读书、写作等专业发展路径,有助于教师发展专业共同体的打造。循着这样的路径,载德小学自2010年起就开始进行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究。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师抱团成长,在2013年启动了“团队教研大赛”,开启了“学习共同体”的专业成长方式。在八届团队教研中,不管如何变化团队汇报的方式与内容,始终没变的是“课例展示”,“课例研习”也成了载德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观经典课例,提升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洞察力
   “课例研习”已成为载德小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路径,这个研习过程为教师提供了共同学习的平台,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更是一个感知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正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在研习前,学校会把学校教龄在三年内的青年教师编入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进行“课例研习”。这个学习共同体是“顾问—营长-教练-学员”四层级的架构,校长顾问主要对学习营做全局的引领,营长和副营长主要担任点评导师,对学员的学习心得做点评、对如何观课作引导,教练则侧重在书法练习、课堂技艺、文本解读等方面给学员指出问题和改进策略,学员则要在每天的课例研习基础上,上交观课心得,并在学习群里提出疑惑,与点评导师直接对话。
   在如何选择课例上,学习共同体的营长会从历届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反复甄选,按主题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国赛赛课或特级教师的课例,供青年教师进行研习。对于还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她们先接触什么样的课堂,对她们的课堂观的形成非常重要。“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那观摩一节优秀的课,就是在和优秀的老师对话。因此,选择特级教师或国赛一等奖的课例,就是想在她们刚踏上三尺讲台时,就用最有养分的课来涵养她们。
   以“2019年暑假学习营”的课程安排为例,学习共同体的营长孙玮洁主任反复甄选课例,在“课例研习”的安排上,分主题研习,一天研习一课。分主题研习,有助于新教师在集中一周的时间里,对某一课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同一课型,不同教师的不同课例,为新教师呈现了丰富的课堂观感,能让她们对不同课型有一个从感性感知到理性思考的过渡,为走上新岗位做好一定的储备。
  二、议经典课例,洞见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敏感力
  (一)整体感知不同主题的课型特点
   同一主题的研习,让青年教师对不同课型有最直接的感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每一种课型有基本范式,更有不同于其它课型的独特特点。一开始青年教师先关注到的是一节课的框架结构,记录下来的是课例的基本信息:1.执教教师背景。2.教学背景。3.主要教学环节。4.观课感受。这四点对于青年教师来,是对语文课堂样貌的整体感知,是对课例信息的记录,是浅层次的议课。
  (二)重点聚焦一个侧面的主动思考
   在对课型有整体感知后,导师就要引导学习营的青年教师走进关注内容的议课,在点评中,导师提示观察的对象和时机,提出观课议课的方向:1.执教老师的教学活动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2.教学效果与哪些教学行为有密切联系?3.你印象最深刻的教学环节是哪一个?从中你有什么收获?从这三个方向,让青年教师从关注结构到关注内容过渡,促使她们思考教学行为与课堂效果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引导下,青年教师的观课议课内容逐渐充实,越来越聚焦,提出了很多思考——
   如在“阅读主题”研习中,营长选取了分别由焦开慧、亢丽、李文三位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的三个课例,学习共同体的青年教师观摩这三个侧重点不同的课例,从关注教师技法的高超、师生对话的精彩转移到了“四十分钟的背后”:1.同样是阅读课,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来教?——从教学内容反推课的教学目标。2.同样是指导朗读,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个教学策略?——指向老师想借助这个内容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语文能力。3.同样的知识点,老师为什么选择这一个方法呢?——指向老师对课堂学情的关注及调整,也是教师综合素养在课上的集中体现。课的设计虽说是提前设计好的,但学情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会发生改变的,在课上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现场学习状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主题式的观课与议课,让青年教师从一课的观摩走向一类课的观照,从惊叹执教老师的某一精彩环节走向思考这一类知识点的传授与语言训练,延伸到了对“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考,所以,主题式课例的研习,能很好地洞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敏感力。仅仅是“2019年暑假学习共同体”的观课心得就多达137388字,并结集为《遇见名师,洞见自己》一书。
  三、摹经典课例,锤炼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驾驭力
  摹经典课例,不是让青年教师单纯模仿,而是去思考名师课例中各环节的逻辑关系,发现课堂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老师“教的行为”去看学生的“学习行为”,再从“学习行为”去检测“学习效果”,再從“学习效果”来看“教学设计的环节”与“教学目标”是如何匹配的。在学校青蓝工程的大背景下,借助师徒结队的方式,通过在年级组集体备课、试教、磨课、改课,教学设计是几易其稿,教学活动和内容在多次的借班试教中去验证,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得到锤炼,如果所在年级的班级都试教完了,那年级组的老师就扮演学生,与青年教师模拟课堂,打磨教学技能,直到最后才在语文大科组面前闪亮登场。
   课例打磨的过程,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很多优秀的名师都是在这样研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以课例为中心,研磨的不仅是一节课,更是青年教师从理论走向实践,把所学所思落在课堂,让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过程。在学校“一人一课”的赛课上,六位青年老师把自己的所学所思,融入到学生之间,化在课堂教学里,很好地展现了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呈现出多样的精彩。
  四、搭联盟课平台,展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表现力
  “课例研习”成为载德小学语文科组培养青年教师的新路径,在这个新路径的引领下,青年教师正在持续向上发展,不仅在学校的舞台上呈现精彩课例,还开始走出学校,在校际联盟交流课中初放光芒。“课例研习”的方式,为载德小学语文科组的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打开了一个新的样式,引领她们在实践中去验正、修正、完善,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课例研习,内接教师的课堂教学一线,外联教师自身的读书、写作等专业发展路径,有助于教师发展专业共同体的打造。载德小学的青年教师,正以抱团成长的方式,无限向上。
  责任编辑 邱 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