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尤亚萍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数学属于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未來学习以及其他学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在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应用差异化教学方式,能够认真分析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多方指导与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学数学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以及具体的对策,旨在有效促进班内整体学生共同学习与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成因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学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个体,导致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引导,根据学生分化现象原因入手,采用相对应的教学对策予以引导与帮助。由于部分学生学习经验积累不足,存在认知脱节情况,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针对化指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从而树立学习信心,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并解决两极分化现象。
   一、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分班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当前我国普遍实行分班制教学模式,在入学时将学生分到不同班级,但是分班之后教师却很少进行班级调整,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分班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要在相同的班级内学习,直至毕业,当前分班制是最为普遍的,虽然能够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使学生接受同等教育,但是此种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被分到同一班级内的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成绩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跟随教师的思维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也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难以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落在后面。
   (二)教师缺乏创新思维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园丁角色,教师是知识传播人,也是专业指导者,通过教师的专业引导学生才能够学习知识点,但是有的教师观念过于保守教学方法有所落后,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是此种强硬式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存在脱节情况,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只能够被动式的接受,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感到疲劳与厌烦,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越拉越大。如果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则会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三)难以注意到学生心理变化
   正如上文所言,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便会在校园内得到较多的肯定和表扬,家长也会对孩子的成绩十分自豪,每逢节假日以及休闲度假便会谈论孩子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虽然这些看似寻常的成绩问题,却会使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感到委屈与难过,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此时教师与家长不能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无法进行及时疏导,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可能会导致孩子存在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孩子也会在心中埋下叛逆的种子,产生学习抵触情绪,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家长也会愈加批评,如此恶性循环,将会阻碍学生的学习与身心成长。
   二、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成因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所以教师必须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设置开放型教学情境,确保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好4个苹果,然后分给4名同学,应当怎样分,学生会脱口而出每个人分到一个苹果,教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学生,应该怎样分呢?”然后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学生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答案,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半个苹果应用何种数字表示,在此基础上顺利的引入分数概念,此种方式能够起到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并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将正确的引导作为课程教学前提,有助于有效解决当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教师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进行多元指导,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有效梳理教学脉络,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点,使学生的认知顺序更加的适应学生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提高自身的课程组织能力,可以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通过贯彻以学引思教学思想,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现象。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单向灌输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地位,如果教师并未进行合理引导与帮助,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到表面知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水平。所以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确保每个问题讲解之后,应当为学生留出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将所学习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对比衔接。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陷阱,在题目讲解时故意出现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发现问题,使学生勇敢的提出想法,能够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这些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式的进行教学,并不是以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灌输,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先学后教,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想法和意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切记自己是教学引导者,并不是领导者。必须要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的分析探究,尝试探究问题的解题技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创新思维以及逻辑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学生才会积极的进行思考探讨。
   (四)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陪伴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能够赢得家长的支持,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言行一致。家长应当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应当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引导与帮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家长应当勇于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下班之后与孩子共同学习研讨,对于孩子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当进行知识的引导与指出。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由于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这一现象难以客观扭转,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首先要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对于学困生则应当进行耐心的引导以及针对化的辅助。对于学优生则设置拔尖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教师也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与艺术,展示出数学教学的亲和力,推动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在学习以及复习和课后巩固过程中,应当有效传授学习技巧与方法,使学生由厌学,逐步转移至乐学,从而掌握学习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多出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才能够培养出好学生,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既可以采用课后观察,也可以采用课后访谈或者是实践活动等各类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淑萍.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7(05):71
   [2]曹庆菲.浅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7(11):78
   [3]张小琴.送一缕阳光给学生——浅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校正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5):95
   [4]曾桂显.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基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视角[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2):101-102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