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离不开教育系统的支持,教育系统的健康和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正是我国快速发展的一大决定性因素,因此,与国际化接轨的小学英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当下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方法和水平提出了几点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教育系统、教职员工、学生、家庭成员等几个方面的改进提出了一套解決措施,并且给出了几点个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英语;批判性思维;问题与对策
  一、 引言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并且在日常工作生产中可以进行不断批判性思维,找出生产过程中问题或者能够改进的更优秀的人才。而我国现代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在一部分地区的实践中仍然采用传统且落后的方式,缺乏与现代社会文化、多媒体、科技的结合,凸显出一些在教学成果上可以具象化的弱点。想要提升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批判性思维,就应当在教学方法、模式、软硬件设备等方面的更新上做出努力,并且积极结合多方元素进行学生的多维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英语教育与国际化的接轨,提高教育系统为社会输送批判性思维人才的能力。
  二、 批判性思维新内涵
  现代网络科技的发达使得这种思考模式被赋予了新型的含义,批判性思维在大众中被更多地提倡是“批评加判断”,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传导系统中,更多的人不再被媒体传播的知识误导,而是会加以国外文献和自身生活常识、经验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类、判断,并且根据自身素质水平加以整合,进行对周围人群的二次传播。批判性思维在当今社会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借用这种思考方式的人群可以更加清晰地确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防止被另有所图的恶劣媒体歪曲引导;另一方面,过度的批判性思维导致一部分人群产生多疑、刻薄等反面情绪,造成对一些公众事物的过度解读和对公众人物的恶意攻击。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背景下,批判性思维自身又带来了“批判性”,这无疑是一种戏剧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值得教育机构和信息传导媒体进行思考。
  三、 浅析该类型思考模式在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无法引导学生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
  据笔者生活经验和实际调查得出的结论,80%的小学生对待英语课堂是“复杂、困难、无趣”等有负面情绪的判断词,而这与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僵化”的你问我答交互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状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多数是老师在讲台上一味地灌输知识,并且不进行对专业术语的剖析就直接传导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讲台下听课时“云里雾里”,从源头上就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惧怕感,认为英语是一门无用且专业的学科。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度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更无法从知识中得到自我思考,升华批判性。
  (二)教职员工自身批判性思维思考能力不足
  教职员工作为教学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当代的小学课堂教学,教育部门偏重于使用“有经验、上年纪”的老教师,认为其教学质量高,年龄大,包容心强,更加能够有经验地引导学生进行这门外语学习。但与此同时这类教职工的特性多数为教学方式老化、自身思维缺乏批判性、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差等,这些特性都不利于教职员工自身专业技能素质的二次提升。一味地采用经验主义方法进行教学,只会同新时代下的新文化发展进程产生脱节现象。
  (三)教学软硬件设备落后,与现代社会科技脱节
  在课堂的实践环节中,部分内陆、偏远山区的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仍然落后、传统,与现代社会学生所接触的大部分网络知识毫无关系。现环境下的学生多数早熟、自我思考能力强,并且与前几十年学生喜爱的事物有很大出入。他们更加愿意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互联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课本中有一课关于“颜色”的英语教学,课本上印刷了几位小朋友出门游玩时的场景,并通过该场景介绍各种颜色的英语单词。这种场景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有所出入,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彩虹、野餐、动物园”等实地环境的色彩结构,从而导致理论知识的模糊,无法对其进行正确判断的同时,阻碍了学生对课本的批判思维培养。
  (四)各方教学参与主体黏度不够,无法多维巩固学生批判思维
  在现代部分家庭的学生教育中,家长观念多数为“把学生交给老师管理,自己可以安心工作”。这样的观念不仅不利于学生成长,更加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自身家庭环境不匹配,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学生主动学习时的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黏度不够,且联结性、关联性不强,家长不能作为孩子在结束课程后的倾听者,讨论者,或者家长在学生学习时扮演“上帝”的全能角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
  四、 解决措施及个人观点
  (一)引入新型教学模式,完善课堂交互机制
  现代社会较为开放的教学模式之一就是将大学课堂交互机制引入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中,通过改变学生与老师的主体位置,互换其教学角色,引起学生在自我学习的环境中增强知识成功传播的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知识判断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改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主动改变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中有一课关于“科技”的单词学习,教师就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互联网+”“大数据”等大人孩子都较为熟知的词汇,简单结合一些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科幻纪录片等进行课堂开头,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提高主动倾听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可以只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进行词汇内涵补充,并且在课堂结尾时就本次课堂内容布置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预备三到四个论证实例,为课堂的下半部分内容进行自我讲述。而教职工在此时应当充当倾听者和提问者,主动改变自身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汇报成果进行认真地观点评析和奖励,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同时提升学生在下一次课堂实践中的参与度。应当注意的是,教职员工不能偏重于积极发言的学生,应当对全体学生的参与度都有所观察,并且主动提问不爱发言或者胆子较小的学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全面化、广泛化的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内心变动进程,与学生交朋友,真正完善课堂的交互机制。   (二)提升教职员工自身批判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部门不仅要完善课堂内容,还应当积极分配教职员工进行交叉岗位学习,并且外出参加教育专家讲座,在学习完成后主动进行思想汇报,从教学主体这一源头上改善教职员工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更正能力。此外,教职员工在日常教学课堂上要积极提问,并且在提问前有充足的知识准备便于回答被问者的反问,在日常教学沟通中学会思考、判断,而不是一味地跟随教材或者教案的内容进行简单传导。教职员工要在课堂实践中投入这种批判理论知识,在实践的安排上更为合理具体,并且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比重,做到将自身的思维引導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传导知识的进一步批判性思考。
  (三)改善教育资金投资模式,提升教学软硬件实力
  教育教学部门对课堂内容的改变应当从软硬件更新开始。在教育资金的分配上,教育部门管理者可以更加偏重于对教师团队人才培养的奖励机制中,鼓励其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其学习主动性。在对软件的提升中,教材的编制应当结合大数据分析,倾听学生群体的要求和意见,并结合教育科学部门的专业态度和数据进行改变,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课本中的引导思维内容,裁减一些会对学生自我思考进行阻碍的固有、老化内容。在对硬件设备的更新中,教育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引进更多的多媒体、网络信息为基础的模型设备,加深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理论映射化,提高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理论反馈能力和速度,使得教职员工能够更为清晰和明确地传导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积极性。
  (四)家庭与学校、课堂联动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教职员工与学生家庭成员应当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但不能作为高高在上的“批评者”干预学生家庭,而应当作为“建议者”和“思考者”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向的个性化培养。教职员工在英语课堂结束后应当提高布置家庭实践任务的比重,并且鼓励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改变自身地位和身份,从无所不知的“上帝”转变为积极好学,同学生一起进步的“陪伴者”,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结束后回家向家长进一步复述或补充今日的英语教学内容,积极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内容主动查阅书本或第二日询问老师来寻求解决办法。这种家庭与课堂的外层面联结方式的加深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当日的英语课堂学习内容,还有助于维护家庭环境,使得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并且在根据自身批判思维成功解答父母提出的问题之后有效地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五、 总结
  结合实际和理论,从实践中得到理论并且将理论反馈于实践,完善整个教育系统的机制构造,是所有教育系统都应当注意的问题。而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中,这种观点尤为重要,且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完成。只有教职员工及教育部门进行主动的教学内容更新,鼓励学生和家长进行教学联动,增加各个环节的黏度和规划完整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璐.浅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英语广场,2019,99(3):122-123.
  [2]林静,庞雅.浅谈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4(5):47-48.
  [3]李建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3):96.
  [4]柏亚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2019(12):101.
  作者简介:
  王莹,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德惠市菜园子镇新立村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8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