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删改法教学《故都的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本解读学理论认为,解读就是解“写”,悟出了写法秘妙,就读出了文本秘妙,自然中得心源。而想揭示写法的秘妙,相对理想的办法是比对经典名篇和其未定稿本的改动和变化,抓住删改之处体会定稿优于前稿的妙处并揣摩作者的删改理据。语文教学删改法,大致源于鲁迅先生关于写作的经验和体会。他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这两段文字,既是文学创作之谈,也是文学鉴赏之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却很难获得作家作品的手稿、未定稿等原始文献及其影印件。然而,广大语文教师可以对作家推敲文字、删改作品以及定稿的写法和过程进行一种模拟性的体验和揣摩,还原作家写作运思和遣词造句的状态和过程,由此而衍生出的方法就叫删改法。文本删改法,堪称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看家本领,甚至叫作语文教学的家法也毫不为过。下面,通过删改法的实际操作,揭示《故都的秋》的写法秘妙,提高教学《故都的秋》的课堂效益。
   一、删改标题见深情
   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所以,运用删改法揭示文章写法秘妙,自然先从标题开始。
   “故都的秋”比起“首都的秋”,差异在于“故”字。“首都”通常见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感情色彩十分一般,而“故”可以组成“故乡”“故土”“故居”“故里”“故人”“故友”等词语,饱含深情,熟悉之感、亲切之意、眷恋之情俱在其中,作者在这座城市里有故人、有故事、有故情,可谓一见如故、一“故”见深情。标题只有四个字,简短简洁而又情深意长,因为着一“故”字,明显具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
   “故都的秋”跟“京城的秋”“京师的秋”相比,虽然在“都城”之意上有着相似之处,但“京城的秋”往往指当时的国都,“京师的秋”则在时间概念上扎进了封建时代,相较而言,“故都”既指当下的这座城市,又多了“前朝的都城”这一层含义,还带有一丝悲伤之感,情感最为丰富。如果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故都的秋”这一标题似乎还隐含着作者的家国情怀。
   若将标题改为“北平的秋”,较为平淡,没有特色,缺乏深情,跟篇首、篇末的情感浓烈程度不匹配。改为“北国的秋”“北方的秋”,则少了“故都的秋”聚焦一点的力度和准度,也少了“故”字所特有的“前朝”这一历史文化意蕴、“眷念不舍”这一深厚感情。运用删改法,通过同义词、近义词等删改替换,有利于培養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删改句式品节奏
   读《故都的秋》,很多人会注意到文中所描绘的五幅秋景图,却往往忽略句式和标点所蕴含的情味,导致自己不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跟作者内心情感有些“隔”,最终不能体味《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独特的节奏和语气。
   篇首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将其删改为:“每个地方的秋天,是好的。可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删改句语义基本不变,然而艺术效果却大相径庭。删改句的删改幅度很大,删掉了“秋天”,而原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通过连续两次呼告秋天,旨在强调对秋天的热爱,但一删改却没有这种强调之意和强化效果了。更重要的是,经过删改,原文的句式从转折关系的复句变成了两个单句。而单句字数少,句子又较短,适宜用于语气激动、情绪欢快和节奏较快的感情抒发。原句是复句,短短长长,尤其是长句读起来不得不舒缓一些,而“秋天”“北国的秋”短句又可以适当加快节奏,这就可使整个复句在节奏上产生一些变化。舒缓的节奏,常用于深沉、绵长的情感抒发,而作者对“北国的秋”“故都的秋”的情感正是深沉、绵长的,可谓表里相合。
   删改原句,不仅使复句变成了单句,而且使排比句的这种句式也被取消了,明显地削弱了原句的艺术效果。“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经由“却特别地”这一提示和总领,“来得……来得……来得……”这一句式传达出了复沓而又多角度的立体化全方位感受,可以更好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在删改句式时,将原句从复句删改为单句,原句所使用的分号“;”也随之消失。从语义关系来说,分号通常表示并列关系,但也可以表示转折关系。在原句中分号和后面的“可是啊”一起使原句形成了转折关系。即使原句用“可是啊”这样的口语和“啊”这样的语气词,分号也直接提示和加强了原句的转折语气,是一种属于个人情感偏好的判断,貌似要商量,其实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三、删改结构品章法
   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删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揣摩删掉前后的效果,思考作者写作第二自然段的理据。
   从段落之间衔接的角度看,删掉第二段,文章的结构并未受到断裂性的影响。第一自然段的结尾是“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语句核心是“秋”“秋味”,而第三自然段的首句是“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语句核心是“秋”,这两者之间的衔接似乎更紧密,咬合更紧。既然如此,那么作者为何不删掉第二自然段呢?这涉及章法结构和行文思路的问题。
   在章法结构和行文思路上,第二自然段是全文意脉的一个转折。其一,文似看山不喜平,插入以江南之秋为代表的南国之秋,避免了行文思路平铺直叙和意脉直流无落差,形成宕开一笔、摇曳生姿的艺术效果;二是使用对比手法,以江南之秋为代表的南国之秋和以故都之秋为代表的北国之秋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由此可见,第二自然段的作用,类似古人所谓的“闲笔不闲”,可谓匠心独运,这极其有利于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体验和积累。    四、删改文体品诗意
   《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本就充满着诗意。然而,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询问学生的阅读感受却令人惊讶,学生说还不如《荷塘月色》富有诗意。面对学生产生的如此感受,教师惟有采取适切的手段,方能使学生感悟到《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经典所内蕴的诗意。众所周知,在文体上,写景抒情散文比应用文更有诗意,而比写景抒情散文更有诗意的文体是诗歌。所以,删改原文的散文文体,是引导学生感受《故都的秋》的诗意的一个有效抓手。
   引导朗读语句:“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问学生,有诗意吗?只有少数学生回答“有诗意”,再问“诗意何在?请说依据。”能够回答者更是寥寥无几。然而,一旦改变原句所属的文体形式,将其从散文文体形式变成现代詩歌文体形式,再引导学生朗读,就是另一番景象和感受了。例如,下面的这一变形:
   在南方
   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 想起
   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
   本是散文文体的语句,变形为现代诗歌这种文体形式,引导学生一朗读,学生立即就产生了兴趣,顿时觉得语句挺美。问学生美在何处?学生纷纷回答“美在句式整齐”“美在画面”“美在排比效果”等。当然,教师还可以抓住描写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和“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的视听结合、白描勾勒等艺术手法,进而点出“美在视听结合”“美在白描勾勒”等,使学生感受到这篇经典散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当然,学生在审美的经验上和思悟上也都会产生更丰富、更深刻的积累,语文教学可以更鲜明有效地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故都的秋》这篇经典散文中,可以用来删改成现代诗歌这种文体的段落还有很多。再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同样可以变形为现代诗歌的文体形式:
   南国之秋
   当然 是也有
   它的 特异的 地方的,
   譬如
   廿四桥的明月,
   钱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
   等等,
   可是 色彩不浓,
   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
   正像是
   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在文体形式改变之后,学生朗读起来充满深情,节奏也变得舒缓起来,语调也变得低沉起来,语言本身所蕴涵的诗意经过声音的传达就散发出来了。可以说,打破文体形式,使文体变形,使人可以咀嚼文本内蕴的情感,这如同折断一根完整的甘蔗一样,使折断甘蔗的人能够品尝到甘蔗的滋味。
   五、删改文体悟手法
   在抒情性文体上,散文和诗歌通常被合称为诗文,两者所使用的手法常常具有通同之处。删改法在文体变形上除了有利于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本身的诗意之外,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艺术手法。若能引入必要适切的文本资源,则有可能促使学生触类旁通而产生开悟、顿悟的感觉和体验。《故都的秋》篇末,是直接抒情的段落,甚至是夸张式的抒情,来极写作者心中之爱的炽烈的程度。想要实现深度教学,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使用删改法,将本段语句从散文文体形式而变成现代诗歌文体形式,就能悟到本段夸张式抒情的背后所深藏的语言表达技巧。
   语段的散文文体形式: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删改为现代诗歌文体形式:
   《故都的秋》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
   寿命的三分之二
     折去,
     换得
   一个
   三分之一的零头。
   引入必要适切的文本资源:
   《汉乐府·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lìng)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在经过文体形式的变形和引入必要适切的文本资源后,可以发现两者在抒情的相似性,即:通过写几乎不可能发生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极写自己心中之爱的强烈。这种似乎有违自然常理的夸张式的抒情,其艺术手法叫作设誓。设誓的核心乃是设置一种或多种誓言,以便将强烈的情感抒发到极致。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中,设誓手法这样夸张式的抒情表达也不乏使用,常常出现在恋人之间、朋友之口等,例如“如果变心,天打五雷轰”“谁要说谎,出门被车撞死”等。再如,可将原句改为“我爱秋天,我想掏出心来留住秋天”这些语句,都是通过设置愿望和誓言,以达到抒情效果极致化的目的和效果。因而,《故都的秋》篇末之段跟《汉乐府·上邪》相比,是一个愿望誓言和多个愿望誓言的区别,在抒情方向和抒情逻辑上并无本质的不同。
   善用删改法,能够使学生有效感悟和揣摩作者所运用的手法效果。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可以通过文体的变形引导学生感悟手法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具体手法的调换引导学生感悟手法的运用。例如,将篇末之段变成一个使用比喻手法的语句,作以比较:
   原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改句:我爱秋天,就像爱我的眼睛一样。
   原句使用了设誓的手法,而改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相较而论,比喻句不如设誓句语气强烈、情感浓烈,艺术效果高下立判。所以,用好删改法,对原文句段作以文体形式的变化和具体手法的替换,都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咀嚼文本所用艺术手法的秘妙,在培育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删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对解读文本、利用文本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有着独特而显著的作用和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2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