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当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就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实际而言,师资力量的优劣无疑至关重要。本文便以此为论点,就基础教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展开探析,同时就教师本身对于学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众所周知,教师良好的素质与修养必然会为学生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所以在今后基础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引导。
  关键词:教师工作;教师素质;提升路径
  一、 全方位地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从实际出发,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好人才的途径有很多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我们不断前进;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入,特别在教育一线中不断实践。
  二、 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
  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首先是保证整个行业道德风尚与风气的根本基础。而在学校中,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其自身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素质也一定会时刻感染学生,在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师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风以及学生的培养。这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浓厚的理论基础与渊博的知识,更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修炼以及人格的独立。在政治思想以及道德品质上,应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继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当下基础教育教师团队的发展现状而言,绝大多数的教师已经具备了高尚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素质,很多教师也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诠释一份属于教师的骄傲。但是凡事皆有例外,因为也有少数的教师沉迷于纸醉金迷,在日常的工作中态度消极,无视学校规范与纪律,同时贪图享乐,过分地追求个人享受,在工作中锱铢必较,凡事必须与报酬挂钩等等不良行为必将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这对于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尤为不利。在此我们认为教师一方面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与示范者的艰巨责任。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方式营造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还需摒弃传统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放下身段,以尊重与宽容赢得学生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教育与引导学生,继而达到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现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对于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也处于自身价值观与思想体系成型的阶段。在这个特殊时期,基础教育教师自身的思想与道德品行,均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基础教育的教师也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首先以积极饱满的心态投入教学的工作中去,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归属感。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三、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路径
  (一)规划职业
  教师与其他职业一样,有个成长的过程,要对教育怀有初心,运用感情,积极对教学规律进行研究,不断地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新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作出有益的探索与思考,能处理各种比较重要的事情,理论知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转变为自身教育素养,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开创工作新局面。这个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步。
  课堂和学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教师自我感觉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工作初期,教学知识来自于教材,教学需要围绕教材展开,不断形成发散思维,课堂教学逐渐走向成熟,从初步认识状态慢慢迈向比较清晰的过程。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思路:我该怎样教学,原理有哪些,作用如何,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做好。在教学中把问题一个个地解决,让自己逐渐地进入教育教学中来,掌握得就越多,这个过程为教师职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教师,对教学常怀感情,才能真正做好教育,那时你会把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作为自己的兴趣来抓,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在碰到难题时学会思考问题,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有基本的方法论,在实践中指导工作,革新工作思路,丰富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这是教师是向较高层次前进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个过程如不存在,教师不会有很高的职业追求,也不能实现专业成长和职业成熟。
  教师也是一项谋生的职业,满足教育的需要,也存在付出与回报的紧密关系。但目前教师工作作为育人的事业,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仅仅追求物质的回报与新时代价值严重不相符。有责任心与崇高荣誉感的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要求高,不满足于目前的成就,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他们会对当前教育问题进行探索,有勇气质疑和否定自身的做法,对教育善于思考,对教育方法善于借鉴。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把培养好学生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让自身的价值观完全与教育人培养人融进社会活动。教师一旦进入这一个阶段,他们的工作自然会有很好的成绩,无需用制度等外力约束。这时,教育工作和事业心实现了和谐的统一,职业成熟达到一种境界,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的环境与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每个教师需要一颗前进的心。
  (二)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教师的職责是传递价值,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给学生,让学生素质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在社会上立足,把人类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因此,教师的素质要求是知识渊博。教师的知识很丰富,素质越高,新思想、新知识容易接受。改变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必须要有得力的措施,政府的作用很关键。
  1. 对教师队伍的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就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建立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福利待遇,管理效能得到提升。组建知识型队伍,组织内部应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管理评价体系必须是促进教师互相合作,这样的氛围能促进教师业务的提升,而思想的交流更是活跃。同班级几位教师的交流成为一种自发组织,深入研讨的过程。打破评价壁垒,优化评价方法,教师之间的良好协作是广大教师的内在心愿。   2. 师范院校培养优质教师。师范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很关键。为培养好教师,师范院校必须为应对教育实践进行改革,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提高,为开展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3. 教师培训以继续教育为基础。着重以提高青年教师为导向,将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政治思想觉悟提高,让其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成立一支在业务与师德方面好的教师队伍,需要的是我们科学筹划,做好各项工作,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沉淀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我们不能让教师队伍建设从学校管理中抽离出来,但我们必须可以抓好重点,掌握好关键,不让其他因素干扰,稳步提升教师队素质。
  (三)构建思想道德建设平台,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学校每学年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規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师德师风建设文件,明确教师提高师德修养要从自律做起,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校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评议制度”,强化“通报制度”。
  (四)构建学习培训平台,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学校创新培训理念,把培训目标定位在教师的需求上,使培训目标人文化。同时创新培训体系,实现全覆盖,即教师全员参与,所有学段学科全部涉及。常态化,就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的研修,可持续,实现教师研修能力、专业素质的螺旋式提升,深融合,使教师的研修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显个性,在研修中,针对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设计课程,彰显教师的个体特质。
  (五)构建名师引领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推进“名师工程”,努力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用好“三个上”,即功夫花在备课上、本事露在课堂上、效果出在学生上;落实新老教师“结对子”,做好“传、帮、带”,变个体优秀为群体优秀。
  (六)构建教研教改平台,夯实教师教学功底
  充分利用教学常规管理平台。规范和优化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检测等环节,制定“巡查、抽查、自查、期中查、期末查”等等各项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学常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督查平台。坚持同科每周一次集体备课;邀请教育管理部门教研员全程参与教研,进行以“五学”(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为基本框架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充分利用课堂开放平台。实行随堂听课、跟踪听课、跨年级和跨学科听课;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天候面向社会和家长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开展“组内公开课”“片区活动课”和“送教下乡课”等活动。
  四、 结语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当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人才教育的核心环节,其自身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就基础教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影响展开探析,旨在为今后基础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坤.中学政治课教师应有素质及养成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7-9.
  [2]徐金桂.徐金桂讲行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99.
  [3]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89.
  [4]金绪泽,魏冉.互联网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52-155.
  作者简介:常兆伟,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侯家川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3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