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设民间游戏创新教学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赖素凤

  摘 要:小学课程中开设体育课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但从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来看,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教学主旨,教学手段十分单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而课堂缺乏活力,制约了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天性,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在课程中加入民间游戏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受到学生喜爱,还能辅助教师教学。通过民间游戏让学生有序、快乐地学习,这是所有体育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体育课改革的深入,体育课已经焕然一新,但在实际的课堂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不科学、不够合理,需要更有效的方式让课堂优化,民间游戏教学的方式受到众多教师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民间游戏教学法让体育课堂充满乐趣、欢乐。
  一、 小学体育课堂中创设民间游戏教学的原因
  (一)符合小学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
  由于小学生所处阶段较特殊,其身体的协调性、配合程度都不高,教授他们动作时往往需要进行反复教学,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越来越低,最后觉得体育课枯燥、乏味。在体育课中巧设民间游戏,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加入适宜这个阶段的民间游戏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体育课中加入民间游戏教学比传统课堂更具趣味性。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在课程里加入民间游戏的前提是每个学生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保证游戏有序、顺利进行。此外,学生间适当的比拼和摩擦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教师在进行民间游戏前要让学生自我约束,既要与他人合作,也要迎难而上,培养自己敢于拼搏的品质。游戏不代表着“傻玩”,教师要知道通过民间游戏能让学生学到东西,在游戏环节中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开发智慧。如此,让学生既能感到体育课的乐趣,同时收获知识、锻炼体能。
  (二)优化小学体育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机械化严重,一般是教师演示某个体育动作,再组织学生不断进行练习,整节课下来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整体来说,教师没有合理地去运用教育资源,没有合理设置并优化教育结构。而加入民间游戏教学可以打破师生间缺乏沟通的困境,活跃体育课堂的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能力
  加入游戏并不简单地是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能力。民间游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还可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而且民间游戏还能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交流表达、领导协作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集体荣誉感同时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 小学体育中运用民间游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虽然在小学体育中运用民间游戏的效果显著,但还是需要教师注意相关的事项,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取游戏教学法,民间游戏不是课堂的主体,只是辅助工具。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游戏,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几点:第一,不能滥用民间游戏。加入的民间游戏过多不但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还会让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做游戏,这样在课上他们就不会专心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第二,避免民间游戏竞技化。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会加入很多竞技化的民间游戏,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破坏学生间的情感,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前一定要仔细探究游戏是否合适,是否能达到效果。
  三、 体育课中采取民间游戏教学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在课前做好引导,让学生及时热身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在运动时拉伤。课前准备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将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作为游戏背景加入准备活动中,这样在游戏时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游戏中。又如,引导学生将民间游戏与实际结合。体育源自生活,脱离实际的教学是不现实的,通过与实际结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这样学生经过了及时的热身,在课堂上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二)注意教育意义与有趣性相结合
  教师在使用民间游戏教学法时,選取的游戏不能只注重游戏是否有趣或者体育技巧训练,而是要将两者统一,在保证民间游戏有趣的同时带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漳州太祖拳青龙阵,它是一套用铁棍排练的别具风格的阵法。在游戏开始时,教师让学生排好阵,教师作为旗手挥舞导引,按方位、随阵法跑跳蹿跃,既可以左右对练、内外对练,也可以正面对练、侧面对练,很具灵活性,教师站在学生的中间做出相应的引导和指示。
  以上案例中,锻炼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而且教育意义与有趣性结合形式更能促进学生去集中在游戏上,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有效的教学规律
  不同年级的学生生理特点都不相同,如果只采取相同的民间游戏,不仅不会达到教学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课前必须学习大量的教学案例,科学合理地设计民间游戏,控制好训练强度。一般来说,年级小的学生的运动强度应该更低,因为他们的骨骼硬度不高,甚至是脆弱的。
  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组织学生玩弹玻璃珠的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任意位置安放弹球,学生石头剪刀布确定顺序,撞到对方弹球,对方弹球即归自己所有。弹玻璃珠的游戏简单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组织学生玩抬轿子游戏,活动前教师给学生放《八只小狗抬花轿》做热身运动,让学生活动身体,分成三人一组,教师在学生抬轿子的场地上设定一定的障碍,并根据教师的口令: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上山坡—下山坡等进行,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走得快。   以上案例中,弹玻璃珠游戏的出场者的顺序由学生自己定,规则简单随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这个游戏有别于其他“精神奖励”的游戏,学生如果不想输,就要找到让弹珠射得最远的角度和方式,有助于学生的手指动作的发展。而抬轿子的民间游戏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喜悦,提高学生与学生间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性,还能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教师还可以给游戏设置一些其他困难增加游戏的难度,让民间游戏与体育游戏完美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在游戏中成长。
  (四)合理利用民间游戏教学素材
  如今的课堂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育课也同样,体育教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的游戏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对不擅长做游戏的学生,教师要加以鼓励和引导,这些都需要教师合理利用游戏教学的素材。群体性游戏就可以很好地弥补学生间的差异性,避免了学生心中产生落差。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选出一个学生作为母鸡,还有一个学生作为老鹰,其他的学生都是小鸡,母鸡要时刻保护小鸡不被老鹰“吃掉”,小鸡也要相互配合,躲在母鸡身后保护自己。
  以上案例中,通过团体游戏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同时避免了教师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该游戏更加考验队员之间的信任程度,既要小鸡之间相互配合,还要让母鸡保护小鸡。这个游戏能让队员在活动中建立及加强对伙伴的信任感及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五)加强民间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教师要时刻注意游戏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就无法真正让游戏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不要过分注重游戏的开展,导致教学进度变慢,影响了教学效率。
  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确保游戏与教学内容有联系。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的训练时,可以加入“跳大绳”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跳远的训练时,可以加入“跳竹竿”等有关跳远的游戏;组织跑步的训练时,可以加入“丢手绢”的游戏等。针对不同的训练采取不同的游戏,以保证游戏的多样,同时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不让学生丧失对体育的兴趣。
  以上案例中,加强民间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游戏更加多样,既能保证教学顺利地开展,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
  (六)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或自然界的物品,就像民间游戏的材料往往就来自生活,在游戏开始前准备竹子、稻草、树枝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这些材料随处可见,促进学生对游戏过程和规则的理解。
  例如,在组织斗鸡游戏时,教师利用稻草等材料设置场景,然后把学生带到安排好的场地上,然后让学生想成自己是一只斗志满满的公鸡,通过斗鸡比赛来彰显自己的雄风。
  以上案例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更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能理解规则,减少不明白规则的情况出现。
  (七)通过游戏树立体育锻炼的思想
  民间游戏的加入不仅仅是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还要给学生传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引导学生加入体育游戏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对身体的协调能力有幫助。民间体育中的运动,例如“蹀羊蹀”“跳竹”“抬轿”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考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思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中加入民间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打破传统教学下僵硬的模式,使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游戏环节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他们在课上的注意力相比以往会更加集中。虽然民间游戏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还需要小学教师不断探索,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民间游戏,并将游戏合理地运用在课堂上,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石守华.巧设游戏,创新教学: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4):156.
  [2]杨甲.玩中学学中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79+81.
  作者简介:
  赖素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石亭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