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涯建构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慧婧 王羽

  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行各业人士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年轻力量,未来将以不同职业角色对社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必须适应外部职业环境,进行职业生涯建构。运用生涯建构理论,首先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诸多因素;其次,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的层面,针对大学生如何实现职业生涯建构提出可行性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改进提供新思路、为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启发新思考。
  关键词 大学生;生涯建构;生涯教育;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0)02-0006-07
  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和国家全面深入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大力培育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质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未来与祖国的繁荣富强息息相关。职业生涯作为人生职业活动的经历过程与职业目标的实现过程,对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始终同“个人梦”“中国梦”紧密相连。大学生正处在生涯建构初期,亟需准确、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前明确职业定位。
  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导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率持续走低。但与此同时,不少企业总是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社会上出现了“就业难”和“招聘难”并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大学生未能及时做好与个人能力和企业需求相符合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关于生涯建构的研究在我国尚属新兴领域,国家、社会及各大高校对生涯教育的普及和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兼顾自身硬能力和软能力的综合提升,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是迫切需要每一个有志青年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大学生生涯建构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大学生生涯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生涯建构理论创始人萨维科斯认为,生涯建构探讨的是个体如何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意义的职业准备和工作经历来构建自我职业生涯。生涯建构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确立清晰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更好地认识未来职业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培养职场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早为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以天津市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生为例进行间卷调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最终回收527份有效问卷(男生219份、女生208份)。并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访谈和文献调研,主要从5个方面阐述我国大学生生涯建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1.1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生涯建构意识淡薄
  首先,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认知是生涯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胜任能力、优劣势等,才能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性选择。笔者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我国大学生对于自身优缺点的认知不充分。问卷数据显示,仅有21%的大学生用心思考过职业兴趣,明确了心仪的职业方向;仅有17%的大学生了解自身职业发展的优势与阻碍因素,而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对生涯规划的客观认识。(2)自我评价有偏差,高估或低估个人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盲目自信或职业期待偏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生涯建构过于简单,因而没有形成对生涯建构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识不够。不少大学生“没有了解过求职中的困境”“不相信大学生就业难”,因此有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心态,缺少危机意识,低估就业难度,进而忽视职业规划,缺乏积极主动的生涯探索。
  其次,大学生的生涯建构意识淡薄。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涯决策有强烈的依赖性。许多大学生习惯于遵循父母和亲友的建议选择职业,很少自主决策职业生涯;或倾向于“找关系”“走后门”来解决职业问题,而非凭借个体后致性因素,通过努力建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大学生忽视生涯建构理论,职业规划过于草率盲从,缺少科学性。在调查中,一些学生表示,同辈群体的职业选择、网络与媒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学生认为,几乎没有考虑到理论知识对生涯建构的帮助,反而更多受到从众心理影响来规划职业发展道路。
  1.2大学生生涯适应能力较弱
  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建构的核心,指个体在应对各种工作任务及角色转变中进行自我调整的准备状态或社会心理资源,体现了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面对外部挑战所具备的重要能力。生涯适应力是社会适应力的一种,指大学生适应职场环境的能力。在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市场化使得环境对人的要求更高、考验更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由学校向职场的角色转变发挥积极调节作用。一方面,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角色转变起着催化作用。在生涯建构过程中,由于角色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士,环境由大学校园转变为企业市场,所处的文化环境、思维方式、交往模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最有效的调节方法就是适应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生涯适应力有助于大学生快速融入职场文化。职场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在学校里,大学生习惯于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学生团体,但在企业里,个体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更多的表现出团体格局。从校园文化跨越到职场文化,需要他们不断运用社会适应能力,顺利完成职业角色建构和面向未来职场的文化调适。
  然而,根据笔者调查,许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缺少角色转变的自觉意识。大学生普遍表示,没有完全意识到个人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需要因未来身份变化而改变,部分学生在生涯建构时往往“等”和“靠”,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能顺利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意识转变。(2)与生涯规划相关的社会支持状况不理想。获得社会支持是提高社会适应力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包括同辈群体的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及其他社会关系支持。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生涯建构时,家庭支持占主要因素,同辈群体及其他社会关系的支持则明显不足。大学生与同学交流职业生涯的情况并不普遍。此外,大多数学生不曾主动联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士,未向他们寻求过支持,因而社会资本积累不足。(3)缺乏实习经历,对职业文化与环境陌生。在调查中,仅有1/3的大学生有过长时间实习经历,在实习过程中系统地了解过工作环境。对未来职场氛围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着大学生初入职场的适应情况,进而在生涯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对未来职场文化的陌生会降低其职业归属感,极不利于生涯建构的顺利实现。   1.3高校生涯教育体制不完善
  费孝通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大量知识和本领都是在为日后工作中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准备,学习范畴包括知识技能、群体文化和角色扮演。大学生在学校既有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有职业生涯的准备。高校生涯教育是按照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走入社会、步入生活,明确生涯发展方向的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其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还要引导、辅导他们进行生涯建构。
  据笔者调查与观察,目前大学生涯教育体系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生涯辅导时间安排不合理,与大学生学业发展不相符。通常高校在大四年级才开设生涯辅导课程,指导成效微乎其微。访谈得知,大二年级是学生生涯建构过程中感受到阻碍最多、对未来发展最迷惘的时候,也正是需要生涯辅导和教育的关键期。在大学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制定出读研或求职方向,并为之努力。大学四年级是学生获得研究生录取和工作录用的时期,这个时候学校开展生涯辅导,为时已晚。
  其次,生涯教育内容滞后、形式单一,学生认可度不高。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涯辅导大多以课堂讲解为主,向学生提供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没有与当前就业形势接轨;偏重校内教学,缺乏社会资源的链接与校外实践。忽略其操作性与实用性的运用。另一方面,缺乏针对个体一对一的职业咨询,忽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仍单方面向学生输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缺少课堂互动与课下实践环节,没有从学生角度设计生涯辅导。亦未采用职业生涯测评手段对大学生职业方向展开分析与调查。因此,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现有的生涯教育课程并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积极作用,提供的就业信息与自身生涯建构关系不大。
  最后,生涯教育与辅导的专业度欠缺。在生涯教育的知识体系方面,我国高校生涯教育课程既缺乏职业生涯理论支撑,也没有与当今社会发展、求职现状的现实紧密联系,而是依据过往经验程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求职培训,例如简历撰写、面试流程与技巧等。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一是高校生涯辅导较少涉及职业生涯理论知识,多数学生对生涯建构理论、生涯适应力理论不够了解;二是在生涯教育培训人员方面,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专业度不高。目前我国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比较匮乏,高校生涯教育团队大多由非专业化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暂时组成,因此生涯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1.4就业环境不稳定,职业发展复杂多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和以“996”为代表的新型工作模式的出现,使原有的传统雇佣模式优势降低,职场内部的流动性促使个体职业发展复杂多变。由于职业的属性和分类不再一成不变,大学生在面对多种职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人才优胜劣汰机制、职场不稳定等因素所带来的失业风险。
  当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性工作由机器代替完成,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单一技术人才转变为复合型、综合性人才,这就使职场的流动性大大上升。技术类人才很有可能由于其技术不再被需要而失去工作。企业更加看重人才不易被取代的软技能,如沟通能力、跨部门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而并非只注重专业技能。专业不再像以往那样成为选择职业的限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的余地更大。同时,从就业者个体的角度来看,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们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不拘泥于所学专业。但又不得不承认,在学业与就业的压力下,有些大学生会失去对于自身规划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何种职业的情况下,不论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第一份工作,都会出现盲目跟随市场导向,随波逐流的现象。可以说,职场风险的增加,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学生的生涯建构很大程度上受到职场风险性的影响。笔者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会考虑频繁跳槽,甚至会选择“裸辞”。此外,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在对15万领英用户的公开档案展开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后,发布了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该报告表明,第一份工作往往都不是劳动者的理想工作,并且日后转行比例逐年增高。可以说。就业形势的快速转变,使大学生改变了旧时“求稳”的就业观念,因不断谋求个人更好发展而使生涯建构之路变得曲折而漫长。
  1.5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关注度不够
  在2008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大学生就业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才开始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出现,学校教师与相关部门开始积极设计课程、组织相关活动,以此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建立。而在之后的2015年,生涯建构理论才被引入国内。当前我国关于生涯建构的研究多为理论研究,是对国外生涯建构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但在实践层面,开设生涯建构辅导的高校寥寥无几。因此,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具有起步晚、未本土化的特点。
  目前,高校对生涯建构理论及运用尚不熟悉,对生涯建构和生涯规划的关注度仍然不足:(1)国家财政针对职业生涯教育和生涯发展研究的专项资金投入少,政府尚未制定专门的生涯教育政策,生涯教育并未被严格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2)社区、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等社会机构的职业生涯教育参与度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没有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3)学校强调理论知识,忽视职业生涯辅导,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理念,未设立专门生涯辅导机构、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生涯建构进行跟踪与反馈;(4)各年级学生对生涯建构认知程度不高,未能形成有效的生涯规划或建构个体职业生涯。
  2国外高校生涯教育的启示
  国外向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建构,体现在高校的生涯教育发展早、体系成熟等方面。由于各国教育制度、就业体系不同,高校對大学生开展的生涯教育各具特色。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较为先进,已取得较大成果,值得思考与借鉴。   2.1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的优势
  美国是最早在学校中引入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将生涯教育视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美国高校生涯教育体系完整,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例如,纽约州立大学在学生入校时就开展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所有学生接受职业评估,为一对一的职业辅导做准备;接着引导学生参加实习、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招聘氛围;最后一年则指导学生写简历、求职信,传授面试技巧,引领毕业生提早进入工作状态。在大学四年里,学生都伴有学校提供的生涯辅导服务,有些高校甚至将生涯辅导对象扩大到已经毕业的学生群体。
  其次,美国高校拥有发达的网络职业生涯咨询系统,各个高校通过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求职资料。大学生将自己的情况上传至网络系统后,就可以获得职业辅导中心人员提供的个性化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获取招聘、实习等相关信息资源。此外,生涯辅导网络系统还将毕业校友与在校生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按需向校友求助,获得求职经验;毕业生也会被邀请回到母校,讲述自己求职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传授经验。网络系统将在校生与校友便捷、高效地联结起来,有利于大学生积累属于自己的职场社会资源。研究发现,正是这种“弱关系”,往往带来“强效应”,即有价值的工作资源。例如一些企业的“推荐信制度”,使大学生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的积累,被推荐至更广阔的平台。
  2.2德国实现生涯建构的经验
  德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主要有两种:一是高校专门成立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为所有在校生提供职业生涯辅导服务。这些生涯服务部门成为大学生向社会过渡的桥梁,为学生提供简历指导、职业就业辅导、就业招聘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我生涯建构。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对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人员的从业资质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历背景,需要接受规范的生涯辅导学习与培训,还要求必须具有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经验,确保大学生接受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
  二是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涯辅导,完善职业生涯服务系统。参与生涯建构服务的除高校外,还有政府、企业、私人职业生涯咨询所。政府负责生涯辅导整体的统筹协调工作,在各个地区设立协调组。企业供应大学生实习场所,相应还会提供实习培训,并选派企业里有经验的专家指导大学生实习实务工作,以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同时,企业重视大学生的生涯建构,将大学生的人生规划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另外,私人职业生涯咨询所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测评服务,力求帮助大学生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位,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职业决策。因此,在德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丰富多样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为生涯建构提供支持。
  2.3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
  日本高校提倡大学生追求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注重生涯适应力的培养。日本高校鼓励大学生时刻做好职业变换的准备,不断提高知识储备,用提升自我的方式来适应职场中的风险与变换。
  首先,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小学阶段职业观的培养、初中引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到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与自主选择、大学时期培养专业的全能型人才,都实行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在此期间,日本职业生涯教育高度重视人独特的创造性与个性,旨在赋予学生工作技能的同时,使其不断了解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主动选择建构生涯发展道路。例如,在幼儿至成人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将知识的教授与未来工作和生存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其次,“产学官”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由企业、高校、政府共同合作承担,学生既可以通过学院联系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也可以自己投递简历,应聘各个公司的实习职位。鼓励学生通过实习了解职业角色、熟悉文化、锻炼交际能力。例如,日本女子大学邀请女企业家开展“女性生存与就业”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生涯建构、就业等相关信息。
  最后,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由政府牵头、自上而下推行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日本政府的一项基本教育理念,政府部门协调和指导,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资金支持,社会部门和民间企业积极响应,派出经验丰富的员工到高校开设讲座与培训。政府统筹社会多方共同配合,高校与就业部门积极合作,成为日本生涯教育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3新时代大学生实现生涯建构的对策建议
  生涯建构追求的是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与职场环境相适应。短期来看,生涯建构有助于大学生提早具备生涯适应力,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长期来看,这种适应力也使职场人士有足够的能力抵御职场风险,保障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给。通过分析问卷资料,笔者发现大学生的生涯建构现状存在生涯建构年级差异明显、未来生涯认知不明确等问题,以下尝试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实现生涯建构。
  3.1国家层面: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在经济发展中,“供给侧改革”指的是生产方(供给方)以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有效生产、增加中高端产品质量的方式,来应对市场供过于求,使得供求平衡的改革措施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当于供给侧与市场的关系:大学是社会所需人才的供应方,培养市场所需的劳动力。当今社会愈发看重大学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而目前高等教育体系尚未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大学生往往缺少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因此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首先,高等院校应该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围绕企业用人需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改进教育体系,确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实力,从而适应市场的动态要求,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出色的人才。其次,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简政放权,适当划清大学与政府的界限,使高校产生独立于政府的无限创造力。例如德国成立高校管理委员会,减少政府的涉足,以此体现政府简政放权的思路。最后,优化高等教育投入要素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按需调整专业分布与结构。例如美国政府鼓励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通过财政手段支持高等教育改革。   3.2社会层面:合力培育集体社会资本
  集体社会资本存在于社区或者社会其他部门中。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集体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一方面,开展社区志愿活动,汇集集体智力。集体社会资本强调的是互利共赢的模式,参加一定的社区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因此,个体需要走出自我,寻求网络与共同体,愿意牺牲一些时间来从事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在维持经济个体生活之余,与成员共同完成社区建设。第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制度,让广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有保障、有依靠。在志愿服务有一定成效后,要积极奖励相关学生;第二,健全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志愿活动。可以参考西方的评价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学分之中,或是通过志愿督导来评价志愿效果。
  另一方面,发展社会组织,吸纳优秀人才。非营利社会组织不失为大学生就业的较好渠道。我国非营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吸引优秀大学毕业人才:第一,社会应加强舆论宣传,培养公益意识。公共意识与志愿服务精神是自愿参与非盈利社会组织的前提。第二,大力表彰为公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宣传公益行为、倡导与公益有关的文化、弘扬公益精神,并将公益意识融入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
  3.3学校层面:重视生涯规划教育
  吉登斯认为,目前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可能性与不确定性相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应为确保学生能面对风险而采取积极措施,即教育学生不仅需要知识储备与技能准备,更需要积极有效的应对态度。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发展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完成生涯建构。
  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明确生涯辅导目标,引导大学生增强未来竞争力。第一,应当结合自身定位,借鉴国外“自由教育”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各门类的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专业与素质并重的现代化人才。例如美国高等院校协会提出复兴“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并将自由教育确定为大学学习的长期目标。第二,高校也要根据办学类别与层次,从高等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出发,思考人才培养目标网。比如研究型大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学术研究人才,所以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可以以理论发展为主。应用型大学是为了培养面向市场与服务的应用专门人才,可以借鉴高职高专的办学优点,根据专业需求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实施“校企结合”“产学结合”,致力于探索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
  另一方面,高校要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其生涯教育主要呈现以下特征:生涯服务机构与政府和民间组织无缝对接、网络化分布;生涯教育人员高素质化、教育与服务形式多样化等。结合问卷分析,笔者认为可尝试如下教育措施:通过隐性课程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愈发关注;在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上,由于不同年级的生涯适应力与生涯阻碍现状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生生涯建构情况较差),因此建议在大二的课程中增加生涯适应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4个人层面:积极拓展人格资本
  英国社会科学家菲利普,布朗在对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大量研究后,提出就业市场中的新概念——人格资本。人格资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自我”“软流通货币”“硬流通货币”。笔者认为,人格资本的概念对大学生生涯建构的启示主要如下:第一,明確生涯发展目标,积极建构职业角色。大学生需要尽早确定职业目标,在大学期间为以后的职业角色而努力,进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建构。第二,加强个人技能学习,提高核心竞争力。“硬流通货币”在人格资本中,既包含学历与工作经验,也涵盖个体与众不同的特长与竞争力。大学生应形成自己的专属特长,打造“个人专长包”,如思维、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具有非重复性,具备独特技能的大学生往往拥有不可替代性。第三,加强角色融入能力,提高生涯适应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士转变的过程中,人际交往、谈吐举止、衣着打扮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使自己进入职业角色。其中,利用个体社会网络获得人际交往经验,是增强生涯适应力、顺利建构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刘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2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