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体育渗透生命教育途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傅英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精选生命教育内容、确立生命教育主题、丰富生命教育活动、拓宽生命教育实践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命教育契机,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体验中形成生命认知基础,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生命教育;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1;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8-0028-02
  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选生命教育内容、确立生命教育主题、丰富生命教育活动、拓宽生命教育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的具体设计和组织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运动能力出发,结合生命教育的特点,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宜的学习内容,确保体育教学呈现时代性、实践性、实用性的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精选生命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教师需要对海量生命教学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高中生对生命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要展开深入的学情调查,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读,以便做出适合的筛选和设计。积极心理教育、抗压能力教育、环保意识培养、人际交往、生活实践、合作互动等,都属于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生命教育认知。
   教师要对学生的生命关注取向有一定了解,精选生命教育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训练设计。如耐力跑训练内容,这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训练项目,为了赢得学生训练的主动性,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情境性训练活动,在操场上设置了一些障碍物,并规划了一些线路和标志,这些都具有特殊意义。“这是一个特定情境,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生命大逃亡’活动。现在我们被困在一片大森林之中,这里有很多毒气,危险无处不在。我们手中仅有地图和指北针,请大家以小组为行动单位,根据地图指示方向快速跑出来,看哪一个小组能够按照规定最先安全到达安全区域。”学生们听说要进行模拟生存体验活动,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于是,教师将地图和指北针分配给各小组,让各小组的学生自行研究行动路线。待学生们快速进入位置后,活动正式开始……
   教师精选生命教育内容,为学生设计特定的生存模拟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中,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生命保护意识。虽然这只是一个游戏性活动,但是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并让学生在团队配合中建立了更多的生命成长认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确立生命教育主题,培养学生保护意识
   确立生命教育主题,对有效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学生的自我保护、生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传授更多的保护技能,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进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构建和提升。生命教育关涉的内容极为丰富,教师要针对运动教学实践需要进行设计和组织,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生命意识构建行动中。
   运动中出现一些伤痛是极为正常的,如抽筋、崴脚、岔气、扭伤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围绕运动损伤话题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竞赛。学生对竞赛活动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会利用一切机会展开信息搜集和学习,并自发地进行互动训练。课堂竞答开始,教师出示题目,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例如:“出现运动扭伤后,要不要立即按摩?热敷还是冷敷?”“如果出现鼻子出血情况,需要如何处理?”学生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就能够给出正确的解答。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知识竞答活动任务,将学生带入到知识检验的环节。从学生准备的情况能够看出,教师设计的知识竞赛活动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运动思维,让学生在知识抢答过程中巩固对生命保护的相关认知。
   三、丰富生命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具体的运动形式渗透更多的生命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自然形成生命保护能力。合作交际是体育运动最常见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体育游戏、体育比赛、体育交流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才能确保运动训练的顺利推进。一些高中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更强烈的個性追求,对运动的独立性有着更高的期待,往往忽视了合作意识的培养,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体育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有益的帮助。
   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成运动团队,然后进行对抗比赛。因为是自由组队,学生进入团队后既需要设定统一的战术,又需要与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这里便涉及团结合作的问题。教师让学生自由组队,目的是增加团队的和谐性。在比赛对抗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团队的具体表现给出及时的提醒,要求学生形成团体意识,以提高对抗力量。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单轮淘汰赛,以增加学生的对抗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教师要及时干预,要求学生注意配合和协助,并给学生传授一些技战术,确保篮球教学的顺利推进。为了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教师要对表现突出的团队给予重点表彰,并要求表现突出的团队进行典型经验介绍,让更多的学生都进入到良性互动中。
   运动竞赛讲究相互配合,而学生大多会忽视这些,教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其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唯有团队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崭新的生命观。生命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实际,以便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四、拓宽生命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体育运动训练启动后,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传授一些运动技能,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觉参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形式众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践诉求进行设计和组织,不仅要关注教材涉及的运动形式,还要利用更多的课外运动资源进行创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生命教育环节,在不断创新探索中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实践范围非常广阔,教师在具体设计和组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能力。高中生需要面对高考压力,运动时间受到一定限制,如果能够为学生传授一些灵活的运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会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如课间运动,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立定跳远、俯卧撑、踢毽子、拔河等运动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运动。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间运动的主动性,教师在课间会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培养学生的课间运动习惯,既让学生掌握了运动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运动意识。每到课间时间,学生都会自觉走出教室,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相关的运动。教师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间运动中,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鼓励和影响。
   教师为学生布设课间运动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运动意识和习惯。这些小型运动,没有太大的运动量,他们都能够接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这也属于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跟进指导,为学生建立运动习惯提供更多的帮助,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总之,高中生对生命教育内容比较熟悉,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对相关内容和操作形式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顺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抗压能力、自我保护、合作交际、创新实践等,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更多的关联性,教师从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布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命教育契机,让学生形成生命认知基础,进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春新.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体育学科教学探析[J].田径,2018(09).
  [2]郑小云.生命教育:体育教育的价值拓展与实现[J].中学教学参考,2019(06).
  [3]周小雅.“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探索[J].教育信息化,2020(10).
  [4]张春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8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