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创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主体。近几年来,国内很多高校也对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有待进一步地系统深入地研究和落实。面对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我们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对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引进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调动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精神,完善平台建设,构建精良团队,全面系统地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创业能力 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43-02
  双创教育是一项兼具有创新、创造、实践等特性的实用教育。对高校进行双创教育的改革,不仅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党在十九大中多次提及科技和创新,足见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创新实力和经济实力必然需要得到大幅度跃升[1]。教育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是如何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遇到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在当今提倡创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2,3]。
  1 当前实行研究生双创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需求
  众所周知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然而这个增长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只有那些符合创新的创业在这一过程中才能达到更高的经济收益并能够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历史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就必须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够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够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的创业质量。为了帮助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就要提升双创教育的地位,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4]。高校研究生是创新的主力军,是新时代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最终也会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创业主力军。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研究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通过对髙校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既能够有利于解决目前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对我国髙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5]。
  1.2 开展研究生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体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高要求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更高要求。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社会的人才结构和就业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将创新教育作为主要任务来抓。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日益突显,导致我国研究生在创新意识和素质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生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差距[6,7]。为了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的差距,解决目前研究生就业难与满足市场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中开展双创教育,培育高品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必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2,8]。
  1.3 研究生就业形势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顺利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研究生招生数量都有大幅度增加,但研究生就业却形势严峻[9]。為解决这一现实矛盾,需要从人才培养入手,对研究生进行双创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热情,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形成健康的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达到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来缓解研究生的就业压力[4]。因此,高校必须自觉深化教育改革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时代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和推进双创教育的发展。
  2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双创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 双创教育的理论体系在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中不完整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老套陈旧(主要有创新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和设计大赛等),课程体系对创新创业不突出,不能实现系统的研究生双创教育。另外,在进行研究生双创教育的课程设置时,要注意把握好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相互统一又要形成特色,即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并推陈出新,制定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以构建一套能面向研究生的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对研究生开展双创教育的必要保证。
  2.2 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要激发其潜在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培养和提升创业素质能力,这是一项要求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教育活动,重点是要落实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来[10]。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双创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主体教育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双创教育在学科定位上不够清晰,不知道究竟应该将其纳入到经济学科还是企业管理学科当中,这才导致了其地位边缘化。绝大多数高校简单粗暴的将大学生双创教育当成是培养学生老板的教育,功利倾向明显,没有把握好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机械地将其分开,导致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之间没有连接点,使学生在认识上得不到重视, 学科地位自然无法提升[2]。
  2.3 创新创业氛围缺失,创新创业意识淡薄
  当前,社会和高校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就业率划等号,极少有人关注创业率。而大多数的研究生在毕业后也选择到大企业或研究所、高校就业,对创业意向不强烈。事实上,目前从政府到高校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也有限,而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进行的创业教育还主要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从根本上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如何进行研究生双创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所以目前还没有在我国研究生中形成比较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2]。   2.4 缺乏好的创新平台、团队和创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研究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这其中包括研究生、导师、高校、企业和政府等 。要完成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拥有一个软、硬件兼具的创新、创业平台。然而,这方面国内各高校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将现有的实习或实训中心叫做创新创业平台,出于条件或资金的限制,学生在实习时仅停留在参观或简单演示的层面,很少动手。创新来源于实践,由于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创新平台尚且如此,由于大多数高校与企业或外界联系的非常少,创业就更无从谈起。
  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也是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之一。其中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是团队良好运行的核心凝聚力。目前高校在培育和构建创新创业团队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创业团队核心人员的流动和缺失较严重、团员的角色分配不当、分工不明确、创业平台的建设不完备等[11]。创业导师水平的高低决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目前高校从事研究生双创教育的导师都是学校的老师,大多数老师最多就是承担过相关的基金或课题,在知识的转化上并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缺少指导学生的创业经验。
  3 改革路径
  3.1 探究社会主义新时代双创教育理念,完善双创课程设置
  为实现对研究生的培养从重理论请实践向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针对现有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培养模式的不足,将对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使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与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双创教育。要以学分的形式对学生的双创教育具体加以落实,从而将双创教育融入到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12]。
  3.2 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
  构建以双创为核心的研究生系统培养为主,研究生自主学习为补充的多元化双创能力培养模式。尊重研究生的选择,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支持学生申报各类基金、项目,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和实践中,让学生切身接触整个流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解决科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双创能力。通过课题的实施,培养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创业储备能量[13,14]。
  3.3 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和研究生创业团队的建设
  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教学水平、创新精神、科研创新素质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进一步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依托省级专业创新团队,再公开招聘一部分具有创业经历的兼职教师作为创业导师,组成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指导。基于学生的兴趣及创业意愿,更好地开展自主性、创新性学习,针对一个创业项目,选拔有较强创业意愿的研究生,构建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团队成员内进行分工合作,培养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针对不同分工的成员选择的专业课程,进行定向指导。
  3.4 构建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改进和完善校内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的硬件条件,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15]。借助本校的科研平台和资源,以企业需求为牵引,结合课题寻找创新点,鼓励学生申报国家或省级创新课题,通过实践锻炼扩大科研视野,提高实操能力。选择技术成熟的项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与需求单位对接,借助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市场优势,积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的进一步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双赢的新模式,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协助学生确定可行性较高的自主创业项目,在大学科技园建立公司,尽可能地提供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运行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4 结语
  通过改革和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组建双创教育优良教学团队,构建研究生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兴趣,针对学生個体差异提出不同的科学培养模式。通过在双创创新平台上课题的实施,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需求,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凝聚核心竞争力,为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研究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通过研究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科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王一,常雪梅.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专家解析[N].法制日报,2017-10-21.
  [2] 钱广,汤富荣.高校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9):20-23.
  [3] 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
  策[J].高教探索,2014(03):119-122.
  [4] 李姗霖,熊淦,吴亭燕,黄明东.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4):45-50.
  [5] 蒋春露.高校研究生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6] 李慧,郝云忱.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26-27.
  [7] 谭军华.浅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05):16-17.
  [8] 王春梅.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7,(17):24+34.
  [9] 侯晨曦.论微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传统管理理念的挑战与
  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2):
  66-69.
  [10] 王贤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程[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6.
  [11] 侯晓珊,刘顺.基于短板理论和长板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建设[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4):50-52.
  [12] 谷家川,赵来,孙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及措
  施——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05):
  57-61.
  [13] 赵成志.天津市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研
  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14] 黎德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2014,(17):34-35.
  [15] 司马学龙.协同创新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4):38.
  通讯作者:于建民(1974-),男,山西省忻州市人,汉族,博士,副教授,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0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