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讨论而完成学习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文章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翻转课程实施过程,详细列出了网络空间组织架构,以及课前、课中和课后各阶段的任务。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205-02
  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成为社会人的重要生存条件之一。在各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为各专业后续信息化类课程奠定基础。因此,怎样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经过不断的摸索,笔者所在学校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空间(商院e学堂)结合项目化教材建设,对该课程作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
  (一)重理论轻实践
  自从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来,大多数学校都比较注重系统性,理论知识偏多,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人才。由于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动手和创新能力较差。
  (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尤其是在注册制招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相互间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采用传统模式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也被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最近几年获得学校和媒体的青睐,席卷全球,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翻转课堂的本质就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颠倒过来,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而课堂上教师主要用于解答疑惑,组织学生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要实现翻转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教学视频和资源并上传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对教学视频等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分组交流,教师主要是答疑解惑,分析交流并集中讲解。
  三、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一)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笔者所在学校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校院网上建立学习空间,从开始的Moodle到现在的商院e学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e学堂学习平台上的组织结构如下图1所示,首页主要有班级列表、課程标准、功能选卡、活动讨论区等。学习和教学所涉及到的资料以及各项活动可以通过右侧最上边的选项卡进行选择,选项卡主要有资料、作业、考试、讨论、通知等等。课程采用项目化教材,按项目、项目案例和任务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时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优秀经典案例,依托立体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实施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二)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时分为课前认知、课中实施、课后拓展三个环节。
  (1)课前认知。开学初教研室组织老师完善e学堂上的所有资料,课前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提前一天将要学习的任务书通过e学堂的手机端(学习通)发送给学生,让学生用电脑或手机观看课件和微视频,完成认知作业后教师再批阅,并通过汇总答题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2)课中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认知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在e学堂的手机端进行互评,教师结合课前反馈及汇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讲评,并引出本次课的案例,通过分析讲解,指导学生完成案例操作,然后老师再归纳总结本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再通过相似案例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要点。
  (3)课后拓展。为使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每个知识点内容,教师依据在网络平台上了解到的情况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安排有单元作业。课后学生需要在e学堂上完成与知识点相对应的习题。先在e学堂上下载课后练习素材,然后根据要求完成并上传,教师进行批阅评价打分。
  (三)评价考核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形成性评价由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认知测试和课前任务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课中、课后评价构成。过程性评价由课程视频、章节测验、访问次数、作业和考试组成。
  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2017-2018第一学期,笔者对2017级物联网专业的电气171班采用了传统教学方式,电气172班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期末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统计,翻转课堂的学习成绩比采用传统方式授课的平均成绩高出近3分。两个班级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电气172班的通过率高于电气171班1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五、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课程,而且也不是所有章节都适合翻转。通常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较适合翻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取具有理实一体特征的项目,这样可充分发挥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含各类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制作大量配套课程资源,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组织讨论、过程评价等教学内容,这对主讲教师的能力和责任心要求也更高。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2]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
  [3]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2-41.
  [4]王峥,苏小红.MOOC+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9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4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