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园环境改造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楼华

  [摘   要]幼儿园环境是支持幼儿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教师可通过审视园所环境,从实际问题出发,让户外环境支持幼儿探索、游戏、运动的需求;让室内环境支持幼儿展示分享、多元活动的需求;让班级环境支持幼儿互动交流、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需求。这将使幼儿园的环境逐渐从“好看”到“好玩”,从“好玩”到“玩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改造;实施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呢?显性层面上,环境是支持儿童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隐性层面上,环境折射出的是教育者所传递的世界观。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持续推进,笔者围绕园所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索了一系列环境改造的实施策略。
  一、环境创设中的问题
  一是幼儿的参与度不够。教师更多以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进行环境创设,而忽略了幼儿的需求。比如教师说“我觉得这样好看”“你这样贴太乱了”等,过于追求完美的要求不利于幼儿的充分参与,削弱了环境的教育功能。
  二是整体空间利用不够。很多园所对于整体空间的划分不够合理,如户外环境中,观赏性的绿化以及大面积的硬质场地影响了幼儿的活动;室内环境中,装饰性物品过多却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不能充分发挥促进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
  三是班级区域环境规划与创设不够合理。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很多游戏区域的设置一成不变,班级游戏区的场地和空间利用率低,活动单一。
  四是工业化材料多,自然材料少。自然材料可以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变化,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反观班级中各种利用吸管、纸盘纸杯、毛线绒球等工业化材料制作的幼儿作品琳琅满目,而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物,如树枝、木片、花瓣、石头、贝壳等却很少,很多收集来的材料也未经选择、随意堆放、无人管理,环境中很难看到幼儿对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环境改造中的策略
  1.户外环境要支持幼儿探索、游戏、运动的需求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睁开眼睛去仔细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就是说,幼儿应回归自然,到户外去活动,利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尽情地玩,充分地玩。
  一是减少灌木丛。将原本仅作为绿化带的灌木丛改建为不同品种的草坪,并在上面建造树屋、独木桥、靠墙面的攀爬架等,将园所内每一寸土地的功能都与促进幼儿发展联系起来,优先满足幼儿的使用需要。如在春日里,幼儿可以观察树荫间透下的一簇簇光斑,感受落英缤纷;夏日里,幼儿可以享受枝繁叶茂带来的丝丝清凉,感受夏日蝉鸣;秋日里,幼儿可以观察像蝴蝶一样飞舞的落叶,感受桂花芬芳;冬日里,幼儿可以踏雪寻梅,感受树木叶子落尽但伫立不倒的力量感。
  二是扩大饲养角。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土质场地,扩大饲养角。通过对鸡鸭兔鹅等动物的饲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发现、自由探索的兴趣。
  三是调整沙水区。结合沙、水特点,优化调整玩沙池。通过开辟小水渠,引导幼儿配合各种辅助材料,将沙水池变成幼儿的土木工程试验地。
  四是增加种植箱。根据城镇园所面积小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楼周边将原有绿化以种植箱的形式替代,一方面确保园所绿化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种植需求,让幼儿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播种、管理、收获的全过程。
  五是引导幼儿参与环境改造。幼儿是园所的“小主人”。因此,在园所环境的改造中,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感兴趣的幼儿参与环境改造的图纸设计与部分现场施工。让幼儿在与园长、教师、设计师、工人的沟通与劳动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
  六是丰富休闲区。充分利用园所中的树木、草地等资源,通过搭建吊床、凉棚,投放轮胎、水缸、石头、贝壳、瓦片等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迸发出无限的创意与灵感。
  2.室内环境要支持幼儿展示分享与多元活动的需求
  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包括大厅、走廊、楼梯、平台、专室等区域。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便可以了解幼儿的喜好,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整,以满足幼儿展示分享、多元活动的需求。
  一是在门厅呈现幼儿近阶段开展的一些主题活动。如结合季节或节日开展的活动,包括“冬日窖藏”“春天的畅想”“悦读悦美”等。以“悦读悦美”的幼儿园阅读节活动为例,师幼共同开辟“爷爷奶奶的书和我们的书”“参观图书馆”“奇奇怪怪的书”“自制绘本”等几个板块,同时结合“幼儿园故事电台”提供的桌子沙发、四季图书、纸笔等供幼儿随时记录,及时满足幼儿“听、说、读、写”的需求。
  二是将楼梯的墙面调整为幼儿的课程故事。如“采柿子”“寻找春天主题摄影展”等,这些生动的课程故事照片呈现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供他们观看、谈论,班级个体的经验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大家谈论的话题,使幼儿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三是将走廊划分为“自主阅读”“二十四节气”“艺术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四季”等主题,将幼儿的讨论话题通过幼儿作品、活动照片等进行展示,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话题量,增加了幼儿与墙面的互动。
  四是利用大面积的平台满足幼儿的阶段性需求。如大班幼儿从“走近太仓”主题活动中引申出的利用生活废旧材料搭建“太仓的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观察、创造,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发展思维,锻炼各种能力。
  五是优化专室空间的使用。根据专室面积小的实际情况,打破平面的限制。如在图书室的改建中,充分利用层高来增加使用面积;在美术室的改建中,将两间教室打通,而功能区的设置、幼儿作品的呈现等均可由幼兒在教师的支持下合作完成。   3.班级环境要支持幼儿互动交流、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需求
  在创设班级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特质和环境的价值,敏感于幼儿的需求,从而创设符合本班需求的保教环境。
  (1)环境应推动幼儿活动进程,让幼儿有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
  班级环境的创设应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改变,同时将幼儿的思考过程和作品呈现其中,让幼儿随时可以欣赏、进一步探索和互动。同时,班级环境也是幼儿对自身学习体验和经历的回顾、梳理和记录。如大班主题活动“走近小学”,中班主题活动“弯弯绕绕”等。这样,环境就成为推动幼儿进一步探索、感受,可以摆弄、玩耍并且盡情表达的环境。
  (2)环境应服务于幼儿近期的兴趣和探索需要,引发幼儿主动学习
  跳出主题以外,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讨论什么、关注什么,对什么充满了兴趣,根据幼儿的关注点或个体发展需要在班级中呈现个性化的环境布置。如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环境设计,使幼儿能对自身的生长变化进行更直观的自我评价。如“说说换牙”“比比谁的手长”等;或结合微课程研究,开辟大块墙面,让幼儿能够记录自己的问题、发现和收集的资料。一个个发现、一个个问题都将带给幼儿无尽的好奇与惊喜。
  (3)环境要便于幼儿的自主管理
  在致力于幼儿自主、自由的同时,教师更要将其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因此,教师们发起了便于幼儿自主管理的环境改造行动。
  一是强化物品的管理与使用。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设计班级物品、游戏材料的标记,如小班采用与颜色对应的图形、中班采用与点子或数据对应的标记、大班采用与加减运算对应的标记等,让标记成为便于幼儿自主管理的工具,也成为他们拓展经验、探究学习的工具。
  二是发挥签到墙的最大价值。点名是教师每天的例行公事,但传统的点名形式不仅浪费时间,也忽视了环境对幼儿的价值。因此,教师通过设计班级签到墙,让幼儿在签到的过程中观察、判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在找到同伴、关注同伴的过程中互相了解、互相关心并友好交往,营造了一种温暖、和睦、积极、活跃的氛围。
  三是便于幼儿自主用餐。教师陆续调整了班级用餐环境,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卫生习惯。如每个班级增添小盘子,确保一人一盘,避免交叉感染;增加不同尺寸的夹子、勺子、筷子,确保不同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四是制定班级公约。教师利用晨间谈话和生活活动时间,阶段性地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幼儿讨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最后由幼儿提出自己必须遵守的约定,形成图文并茂的“班级公约”。这样的约定不仅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在点滴小事中学习自我管理,并有意识地将规则转化为行动。
  五是完善游戏记录与评价。根据班级区域游戏创设情况,教师和幼儿对游戏区的标记进行讨论,并在游戏结束后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游戏的内容与具体情况。如此,不仅有利于幼儿对自己一周的游戏进行回顾,也有利于教师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从而作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
  三、结语
  总之,环境改造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幼儿的过程,是尊重幼儿发展的过程,也是让教师真正感动的过程。利用这一过程,可以较充分地做到“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姚力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1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