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鹏龙

  摘 要:育人乃教育之本,高质量人才应当接受到高水平的德育、美育以及智育培养。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对学生日后思想道德以及品行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以《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高效、科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可行方法展开综合分析,进而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教育;德育;生活化教育;思辨能力
  当今社会,无论是展现出不道德行为普通群众,还是触碰法律底线的不法分子,归根结底都是道德法治教育的缺失。小学是塑造品格的关键阶段,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应当受到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行,促进学生的良心发展,从宏观层面来看,还会有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实况分析
  全面推动高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精神文明层面建设带来积极影响。自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教育开展以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付出巨大努力,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如何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理念,使学生的修养和品格得到有效提高,达到育人的目的。长期以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也逐渐成为了小学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教育體系仍有待完善。在保证现有师资水平的前提下,教师和学校在教学方法与策略、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仍有问题存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及策略相对单一、陈旧,创新度不高
  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优劣关系到课堂质量以及学生参与热情的高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策略,是当前阶段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育工作者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近几年的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一对多讲述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育浮于表面,缺乏实质作用和影响,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持续推动课堂进程,却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并不高涨,对于法制知识和具体案例并未进行深入分析,思想道德意识和个人修养也未得到有效提高,这和国家大力推动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发展的初衷相背离。当今阶段,时代的主题已经发生变化,陈旧的教育模式和单一的教育策略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策略及方法的创新刻不容缓,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和认知水平上,未能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工具,创新度不高。
  (二)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度较低,吸引力不强
  小学生对于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道德与法治》和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程不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其包含的大多数法治教育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符的案例,各种行为道德规范也能够通过现实生活中某一个体或特定人群得以反映,从而给学生带来启示,这也说明《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和生活有效联系起来,依托于书本,又能通过丰富的生活案例吸引学生,丰富课程体系,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完全依赖教材,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法治知识还缺乏清晰的认知,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未能合理布置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对于学生的巩固和拓展教育,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与理解情况并不理想。
  (三)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学科特色不鲜明,课程评价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数学、语文等传统的应试文化课程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不应当以学生分数为核心,机械地背诵知识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法治知识的实际应用,也难以给学生带来道德行为上的启发,试卷的分数不应当成为评判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准的唯一依据,学校应该引导教师互帮互助,共同探索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之道,通过多维度实现课程评价。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给学生带来积极引导,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遵纪守法,使学生成为可塑之才。为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摒弃形式教育,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教学策略展开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
  (一)合理开拓教育资源,将生活化教育之道应用于《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中
  《道德与法治》科目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主要立足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课程的设立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遵纪守法之人,属于综合课程。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当秉承生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在科学分析其课程标准和教材核心要义基础上,开拓教育资源,强调生活化教育,在和学生解释法治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法律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惯性思维,在向学生解释抽象知识的基础上,转变立场,转换身份,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的方法,拒绝传统的讲述灌输式教学,重视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当重点启发学生对于公共场所中个人行为规范的思考,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实例,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本中“我们不乱扔”的相关理论知识时,列举生活中同学们去电影院观影或外出郊游的实例,让学生思考观影结束时以及郊游过程中,如果有垃圾,应当如何处理?电影院和郊游场地是公共场所吗?公共场所中学生应当怎样做?教师可以鼓励有想法的学生积极回答这些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列举生活实例让学生进行评判,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本中“我们排好队”相关知识时,让学生判断小红在和妈妈去超市结账时,拉着妈妈直接跑到第一个结账人的位置,不顾身后排队者的议论,只为快速完成结账然后赶回家看动画片,这样的行为是值得推崇的吗?小红做错了什么呢?在生活中,如果涉及到排队,我们应当如何去做?通过让学生评判生活实例中道德行为的正误,进而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加深学生对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印象,使学生得到思想层面的提高。   (二)科学开展实践活动,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落实实践巩固教育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不容忽视,活动教学不仅能够给课堂增添趣味元素,也能有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加强学生对于法治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精心安排实践活动。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父母多爱我”相关知识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想到的父母表达对自己爱护的实例,可以通过小组表演的形式进行场景再现,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父母背后的艰辛,最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谢信,并进行分享。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相关知识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自编自演相关的情景剧目,从而向其他同学说明烟酒和毒品的危害以及遇到推荐烟酒和毒品的情况应当如何处理,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友谊辩论赛,以具体的思想道德行为问题或法治问题为辩题,让学生分组比赛,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的教育成果。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用科技为《道德与法治》教育赋能
  丰富、直观的视频和图片可以弥补教材素材的局限性,化静态为动态,为教育赋能,因此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课堂外的世界,體会生活中的法治与道德。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预先制作和中国各地民俗介绍及各省地域介绍相关的视频合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强大。
  (四)获得家长支持,实现高效家校教育联动
  高效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需要关注书本内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注重课外的实践教学,这不仅说明了落实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也反映出学校在该课程教学中不能起到绝对性作用,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随着各类竞争加剧,家长对于教育的看法也趋于功利化,一些家长认为在校期间,提高学生文化课水平,进而让学生取得较高的分数,才是最重要的事。一些家长忽视对于子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未能积极支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齐头并进,家校联动教育并不理想,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法治意识不强。对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德育分享会,鼓励家长到场参与,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德育教育水平,实现家校联动教育。
  三、 结语
  《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合理、高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其法治意识,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小学教育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借助生活化教育之道,利用科技为教育赋能,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良好课堂体验,充分落实家校联动教育,共同引导学生践行良好行为道德准则,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窦秀艳.当前教育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3):63-64.
  [2]蒋红斌,宁慧鸿.小学低年级规则教育的内容及其实施:基于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1,38(1):102-106.
  [3]郑术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实践:评《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这样教》[J].食品科技,2020,45(8):311-312.
  [4]吴仕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体验导学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47-48.
  作者简介:朱鹏龙,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白草塬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1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