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新燕 侯国才

   摘 要:新课改要求生物教师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位學生都具有自主学习及发展的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兴趣、生物探究思维、生物探究能力、生物探究习惯及创建良好探究环境五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兴趣;思维;习惯;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8-0060-02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只有做好这四方面培养工作,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生物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生物、探究生物的意识,并且能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在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活动,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较少
   对于学生的知识获取而言,要么是直接获取知识,要么是间接获取知识。这两种方式的区别较为明显:直接获取知识侧重的是学生本身的体验与探究,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间接获取知识侧重的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取学生间接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知识”,这也是较多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根本原因。
   2.教师不具有科学探究的能力
   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其科学探究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保证生物科学探究活动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但是,一些生物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缺乏系统学习科学探究知识的意识,在教学中不愿探究、不懂探究,不习惯探究,仍延续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模式,这自然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1.实现教学形式的改革
   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就需要革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多设计一些符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特点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理解生物知识。这既能让生物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灵活化,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科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性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圈画起来让学生背诵。对于这样枯燥的教学,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革新教学思路,为学生设计一些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各种有趣生物现象的探究中,从而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妙。学生不断获得良好的探究体验,就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上生物学科。
   3.为国家生物领域人才的培养奠基
   当前,我国各领域所需要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大,很显然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生物领域全能人才。而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有助于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不断提升,能够为国家培养所需生物领域人才奠基。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在培养探究兴趣方面,教学情境的作用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比如,教学“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这部分内容时,根据学生对动画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以播放海底世界的动画视频。在动画视频中,学生会被海中之花海葵所吸引,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海葵不是植物而是动物,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海葵是如何捕食的吗?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产生探究兴趣,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再如,教学“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人们运动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生命在于运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其途径又是怎样的?”此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进而产生探究欲望。
   2.渗透生物思想和方法,夯实探究思维基础
   学生只有具备探究思维能力,其探究过程才会越来越科学,才能掌握更多知识。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就需要向学生渗透类比、推理等思想,尤其对于那些相关性较强的知识,更需要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在对比中逐渐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对比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对两者的异同进行全面了解。在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既能顺利掌握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达成夯实思维基础的教学目标。
   3.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模式进行革新,设计全体学生参与其中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比如,在“种子的萌芽条件”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各组合作对黄豆种子发芽实验进行探究。在实验之前,为了让学生更有思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种子的生长环境要素入手,这样各组就会从温度、光照及湿度等方面入手去控制,并对控制后的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整理出实验报告。在分组合作探究中,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己的实验思维及探究能力。    4.设计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习惯
   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才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明确实践性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习惯方面的作用,并精心设计实践性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参观生物博物馆活动,让学生对经典的生物标本及科研项目进行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或者,教师可以走进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可以开展活动的素材,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为学生科学探究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5.成立兴趣小组,构建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成立学生兴趣小组,根据各组的兴趣定期为学生推荐不同的探究项目,让各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构建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教师要根据各组实践探究的情况,为其提供一些帮助,以便各组的实践探究活动都能体现出价值性与实效性。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既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久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生物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时,需要制订好教学计划,付出更多的耐心,全程参与到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养成探究学习的良好習惯。
  参考文献:
  [1]江巧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6(11).
  [2]李桂梅.基于生物拓展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施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8(11).
  [3]张桂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4]李士杰.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biology teacher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ctivities for all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so that each student has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 bi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can start with five aspects: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biological exploration, thinking of biological exploration, ability of biological exploration, habits of bi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inquiry,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thus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biological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core competence;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interest; thinking; habits; environ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5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