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数学课堂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玉红

  【摘 要】新课标推出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们更多的是感到茫然,反观我们的数学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躁与虚假”的现象。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下边就听课时见到的现象进行新的探讨,从而使课改进行得更加扎实、有效。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习方式 转变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近日听了一节公开教学《圆的面积》,引发了我对数学教学的本源性问题的一些思考,数学课堂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笔者认为,只有老师准确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学生实验操作推理验证,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从提出教学目标,到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过程,教师始终应该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生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老师应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实现知识迁移,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圆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进而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构建新知识。在学生剪、拼图形的过程中,教师深入每一小组指导学生如何将圆剪拼成长方形,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从学生动手实践剪圆、自拼图形,到学生自主探究和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个过程,学生个个是主体,个个是主角,学的真实,用的灵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教师应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不能运用割补的方法把圆割补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学生动手、动脑剪一剪、拼一拼的基础上,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使学生们经历实验操作、总结验证的学习过程。
  笔者认为,在探究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最具有思维含量的地方是怎样让学生自己去想到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而接下来的怎样让折出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怎样让剪拼出的图形更像长方形等等,都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改进而已。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应该告诉学生“剪拼”的方法,而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动脑筋、想办法,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把基本经验和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数学课标修订组的专家提出了“四基”的概念,即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重视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节课设计的三次探究活动,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第一次探究活动,通过折一折和剪一剪把曲线转化成近似的线段,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反思体会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妙用。第二次探究活动,围绕着“怎样使拼出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使剪拼后的图形更像长方形”这些问题开展操作、想象活动,充分体验了“极限思想”。第三次探究活动,学生借助数字、字母、符号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成功地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三次探究活动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操作、想象,进行交流与思维碰撞,他们经历过程与体验,积累了探究数学问题的经验,获得了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学科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在结课时,创设了“小狗的活动面积有多大”这一生活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圆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地结束了本课的教学。通过联系实际,计算面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数学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许多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操作。但操作不是目的,关键是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上,把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即借助数字、字母和符号等进行抽象的分析、判断和推理。本节课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探究活动是以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为主,第三次探究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于前两次,是要求学生摆脱动手操作,利用教师提供的示意图作为思维的支撑,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学生在前两次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明确了圆与转化后的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3870.htm